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對有絲分裂中遺傳物質數量變化曲線的探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  圖文轉換是生物高考能力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結合現行教材相關內容探討了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染色單數、DNA含量的周期性變化曲線繪制的規范化問題,并提供了兩種可供參考的圖形及所表示的意義,供廣大生物教師借鑒。

關鍵詞  有絲分裂  遺傳物質  數量  曲線

圖文轉換是生物高考能力考查的重點之一。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含量的周期性變化,被生物教師和各種資料廣泛地用作圖文轉換訓練的素材。但各種資料中所列圖形及說明不盡相同,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有待規范和統一。本文以二倍體生物為例,結合現行教材分析如下。

1.關于DNA

1.1 圖示中應標作“DNA含量”,還是“DNA分子數”

常見圖注有兩種:一是標作DNA含量,用a表示,a為正實數。DNA復制過程畫作斜線,起止點分別表示DNA復制的開始和結束,斜線段表示伴隨DNA的復制其數量不斷增加,復制結束時數量增加一倍。二是標作DNA分子數,用N表示,N為正整數。DNA復制的實際情況是:邊解旋邊復制,復制結束DNA分子由一個形成兩個,細胞內DNA分子數目由2N變成4N。顯然,標注為DNA分子數時,其復制過程中是不會逐漸增加的,即要么是2N個DNA分子,要么復制結束為4N個DNA分子,因此,不應畫作斜線。而含量卻可隨著DNA分子的復制而逐漸增加,因此,圖中應標為DNA含量,斜線起點為開始復制,止點為復制結束(圖1)。

1.2 關于DNA復制起止點的確定

繪制DNA含量變化曲線,必須首先確定DNA復制的起止點。常見有3種圖形,對應有不同的起止點。第一種圖形中,以分裂間期的起止點作為DNA復制的起止點,意為DNA分子的復制在整個分裂間期進行(如圖2-甲);第二種是以S期(分裂間期的第二個階段)的起止點為DNA復制的起止點,認為DNA分子的復制是在整個S期完成的(如圖2-乙);第三種是以進入S期作為起點,到分裂間期結束時為止點,意為DNA分子的復制在分裂間期的第二、三(S期、G2期)兩個階段完成(如圖2-丙)。結合現行教材的相關內容“分裂間期第二階段(S期):一般為幾小時,是DNA完成復制的時期”來看,第二種畫法較為合理(圖2-乙)。

1.3 DNA含量在何時減半

DNA存在于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體上,未形成染色單體時,每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形成染色單體后,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個DNA分子;當細胞進入有絲分裂后期時,伴隨染色體著絲點的分裂,每條染色單體變成一條子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只含有一個DNA分子。其后,DNA分子的行為與染色體的行為保持一致,伴隨著染色體的移動而移動,因此,確定DNA分子何時減半與染色體數目減半時間的確定方法相同(見后)。

2.染色體的變化情況

2.1 染色體數目何時增加,增加多少?

親本細胞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間期進行了復制,使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但染色體的數目并未改變。只有進入細胞分裂后期時,伴隨染色體著絲點的分裂,才使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分別成為一條子染色體,使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圖3)。

2.2 染色體數目何時減半?

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后,什么時候恢復正常,即何時由4N→2N。常見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后期結束時(圖4-甲),另一種認為發生在末期結束時(圖4-乙),兩種圖形均未明確其含義。筆者認為,兩種圖形均有道理,第一種圖形可理解為:進入末期時,出現“一胞兩核”的特殊現象,此時每個核內的染色體數目只有核出現前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一半(圖4-甲);第二種圖形可理解為:細胞分裂結束時才形成兩個獨立的子細胞,此時每個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只相當于形成前親本細胞的一半(圖4-乙)。如果不明確的給所畫圖形賦予其特定含義,學生難以明白其內涵。因此,筆者以為,對所繪之圖形進行說明是很有必要的。

對DNA含量減半的時間及意義可與染色體減半行為作相同理解(圖5)。

3.關于染色單體的變化情況

對染色單體的變化,各種資料比較統一,均認為在分裂間期隨著染色體復制結束而產生,0→4N;后期由于著絲點的分裂每條染色單體變成一條子染色體而消失,由4N→0,見圖6。

4.結合上述討論,建議使用兩種圖形

4.1 第一種為圖7,其意義為DNA分子的復制為S期,DNA含量因復制由2a→4a,末期伴隨著子細胞形成而減半;染色體數目于后期加倍,末期時形成兩個獨立的子細胞,每個細胞內的染色體僅相當于形成子細胞前親本細胞的一半;染色單體于分裂間期結束前產生、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形成子染色體而消失。

4.2 第二種為圖8,與圖7的主要區別在于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減少不在末期,而在后期結束時。意義為:伴隨著新核的形成每個核內的DNA含量和染體數目相當于前一時刻親本細胞的一半。

參考文獻

1.劉春霞.教與學整體設計-高考總復習..寧夏.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2004.7,第二版:42~49

2.謝飛云.素質教育新教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5,第四版:55~64

3.葉佩珉、趙占良等.生物..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第一版:34~38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0910.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