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共75分)
1.下列4種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草履蟲; D.水綿
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的主要區別是( )
A、無細胞壁 B、無核膜 C、無RNA D、無細胞結構
3.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線粒體 D、核酸
4.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真核生物的一組是( )
A、噬菌體和根霉 B、細菌和草履蟲 C、藍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變形蟲
5.下列對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研究的正確順序是( 。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
C.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種群→生物體→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D.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系統→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6.細胞學說揭示了( )
A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 B 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C 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的細胞 D 人們對細胞的認識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7.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是因為( )
A.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構成細胞的無機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
8.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 Fe、n、Zn、g B. Zn、Cu、n、Ca
C. Zn、Cu、B、n D. g、n、Cu、o
9. 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兩個氨基,其中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則另一個氨基的部位應在( )
A.在氨基上 B.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10. 肽鍵在下列哪兩個基團之間形成的( )
A.磷酸基和羧酸 B.羧基和氨基 C.醇基和醛基 D.醛基和氨基
11.下列物質中,不是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12.人體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這是因為( )
A.肌細胞形狀不同 B.在人體的分布位置不同
C.支配其運動的神經不同 D.構成肌細胞的蛋白質分子結構不同
13.現在正在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遺轉物質RNA,如果該流感病毒的組成物質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徹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產物主要有( )
A.堿基、脫氧核酸、磷酸、氨基酸 B.堿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堿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堿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14.由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復雜化合物b,對a和b的準確敘述是(。
A.a是核糖,b則為核苷酸 B.a是脫氧核糖,b為脫氧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b則為核苷酸
15.下列哪些糖類物質能分別對應: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 中的糖類;②存在于葉綠體中而不存在于線粒體中的糖類;③存在于動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糖類( )
A.核糖、脫氧核糖、乳糖 B.脫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脫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16.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17.體液中Ca2+含量太低時,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升高而出現抽搐。這一事實說明Ca2+的作用之一是( )
A.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 B.維護細胞的正常形態;
C.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調節細胞內的滲透壓
18.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 ( )
A.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與此無關; B.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升高;
C.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降低; D.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不變
19.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學性質,使它能夠通過化學鍵連接成鏈狀或環狀,從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
①碳元素參與生物體內所有化合物的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③碳元素是各種大分子化合物中數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組成生物體有機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0.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幾種肽類化合物的氨基酸數目如下表:
肽類化合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名稱
催產素
牛加壓素
血管舒張素
平滑肌舒張素
豬促黑色素細胞激素
人促黑色素細胞激素
氨基酸數目
9個
9個
9個
10個
13個
22個
據表格分析,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數目雖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B.表中③與④、⑤與⑥雖然功能相似,但各具專一性
C.⑥中常見的氨基酸最多22種
D.假如構成這六類化合物的每一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均為,則⑤的相對分子質量比④的相對分子質量多
21.下列對生物體中有關化合物的鑒定實驗不正確的是( )
選項
鑒定對象
試劑
顏色
水浴加熱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藍色
無
脫色的材料
B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
需要
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組織
C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不需要
豆漿、牛奶、雞蛋清
D
脂肪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不需要
花生油
22.若以雞蛋蛋白液為材料進行蛋白質鑒定實驗,發現蛋白液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后會粘固在試管壁上。下列關于這一現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雞蛋蛋白液稀釋不夠,攪拌不勻
B.只添加了雙縮脲試劑A,未添加雙縮脲試劑B
C.雞蛋蛋白液不是合適的實驗材料
D.蛋白液與雙縮脲試劑的反應時間不夠長
23.用甲基綠吡羅紅染液對人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結果發現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下列解釋中正確的是( )
A.甲基綠、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相同
B.細胞核由DNA構成,細胞質由RNA構成
C.真核細胞中,DNA不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RNA不分布在細胞核中
D.該實驗的結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狀態
24.下列是有關顯微鏡使用的敘述,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正確的是( )
A.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放大倍數的目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調節視野亮度
C.調節光圈——調節視野的大小
D.調節反光鏡——調節視野的亮度
25.右圖為人體內兩種重要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有8種
B.a的結構通式可表示為
C.B是人的遺傳物質
D.A的種類在神經細胞與表皮細胞中不相同?B則相同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26.根據下列表格完成下面的問題:
(1)a的結構通式可為 ;a →A過程中發生的是 反應,在此過程中有下列數量關系;失去水的個數或 個數= 數目— 數目;A可分為A1…A4…,其原因是:從a分析由于 ,從A分析由于 ,從C分析是由于 。
(2)A1是 ,A2是 ;A3是 ,存在于 中,除圖中元素外,還含有一種特殊素 ;A4通稱 。
(3)C是 C1與C2組成成分的不同表現在 。
(4)B在動、植物體內分別主要是 , b 的主要功能是 。
(5) A、C與生物生命活動的關系可描述為:
27. 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腎炎病人則腎小球部位通透性大為增加,尿液中會有蛋白質。檢測病人的尿液可幫助醫生確定病情。小李覺得自己身體不適懷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腎炎。如何通過一定的檢測確定是否患相應的疾病。請寫出設計原理和具體操作步驟及結論。
(1)設計原理:
(2)操作步驟:
(3)現象及結論:
參考答案
1——5 BDDDA 6——10 BCCCB 11——15DDDCC 16_----20DCCCC
21——25 DADDA
26.(1) ;
脫水縮合;肽鍵;氨基酸;肽鏈 ;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 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2)酶;抗體;血紅蛋白;紅細胞;Fe ;結構蛋白
(3)核酸;DNA含有堿基T和脫氧核糖,RNA含有堿基U和核糖;
(4)糖原;淀粉和纖維素; 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5)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27. (1)葡萄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2)①取甲、乙、丙三支試管,分別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
②甲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加熱,觀察現象
③乙試管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觀察現象,丙試管加入等量的蒸餾水作為對照。
(3)①若甲試管出現磚紅色沉淀,則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患糖尿病。
②若乙試管出現紫色物質,則尿液中有蛋白質,可能患腎炎。
③若甲試管出現磚紅色沉淀,則尿液中有葡萄糖;乙試管出現紫色物質,則尿液中有蛋白質,可能同時患糖尿病和患腎炎。
④若甲、乙試管均無明顯現象,則小李不患糖尿病和患腎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2982.html
相關閱讀: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