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三中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生物試卷(理科)說明:本卷考試時間為90分鐘,總分為100分,試卷共4頁。一、選擇題(1~20題每題1分,21~4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下列關于細胞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淀粉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BDNA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D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甘油和脂肪酸*X*X*K]下列實驗中,既需要使用顯微鏡又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染色的是A.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和蛋白質 B.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C.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D.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下列選項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組化合物是A.纖維素和尿素B.脂肪酸和磷脂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D.膽固醇和血紅蛋白A.1∶2 B.2∶1 C.8∶9 D.9∶85、在生產實踐中,水稻種子的最佳貯藏條件的組合是( )A.低溫、高氧、高濕 B.低溫、低氧、干燥C.高溫、高氧、低濕 D.低溫、無氧、干燥6、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國等多國接連甲型H1N1型流感多個地方報告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有關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變為藍色C. 葡萄糖在線粒體中 D. 纖維素由葡萄糖組成.肺泡B.血液C.線粒體D.細胞溶膠10、在生物組織的糖類、蛋白質的檢測實驗中,下列關于材料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A.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動物材料B.甘薯中富含淀粉,是用于淀粉鑒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材料D.甜菜的塊根含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鑒定還原性糖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一種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質和80%的RNA組成,如果將這種酶中的蛋白質除去,并提高Mg2+的濃度,他們發現留下來的RNA仍然具有與這種酶相同的催化活性,這一結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C.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D.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13、右圖所示5個化合物分子中,有的屬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將其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縮合成多肽,則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鍵的數目依次是A.2,2,2 B.,,2 C.4,3,3 D.3,4,3有關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膜載體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C.線粒體外膜與內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下列對細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從細胞水平分析,細胞分化是由于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改變的結果B.從蛋白質分子角度分析,細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質種類、數量、功能改變的結果,這是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C.從細胞亞顯微結構水平分析,細胞分化是由于細胞器的數目、形態結構功能及細胞質基質成分和功能改變的結果D.從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細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人體肝細胞內CO2分壓和K+濃度高于細胞外,而O2分壓和Na+濃度低于細胞外,上述種物質中通過主動轉運進入該細胞的是( )A.CO2 B.O2 C.K+ D.Na+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出芽”的一種重要細胞器,內含60多種酸性水解酶。溶酶體內pH大約在5.0,比細胞中pH(7.0~7.3)低得多。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溶酶體的形成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B.溶酶體不會被酶C.溶酶體酶在游離核糖體中合成D.少量溶酶體酶進入細胞溶膠后失活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大腸桿菌細胞 D.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19、科學家提供35S標記的氨基酸培養哺乳動物乳腺細胞,測量細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過程中各種膜結構的面積變化,結果如圖。a、b、c所代表的膜結構名稱以及放射性標記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a(核糖體)→b(內質網)→c(高爾基體)B.a(內質網)→c(高爾基體)→b(細胞膜)C.a(高爾基體)→c(內質網)→b(細胞膜)D.a(內質網)→b(高爾基體)→c(細胞膜)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過程中,某同學在視野中看到生活著的洋蔥表皮細胞正處于如圖所示狀態,a、b表示該部位溶液的濃度,由此可以推測A.可能a>b,細胞滲透吸水B.可能a=b,細胞吸水與失水保持動態平衡C.可能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4707.html
相關閱讀:【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