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屬于自然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以下是生物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完美假期答案,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生物網一直陪伴您。
1.(2009上海卷,8)下列人體不同種類的體液之間,電解質濃度差別最大的一組是()
A.血漿與組織液的HCO-3
B.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蛋白質
C.血漿與組織液的Cl-
D.組織液與淋巴的Na+
答案 B
解析 離子可以穿過細胞膜,因此,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離子種類、含量差別不大;而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不易穿過細胞膜。所以,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蛋白質濃度差別最大。
2.(2008寧夏理綜,4)長時間運動引起機體缺氧時,血液pH的變化趨勢、引起pH變化的物質、能起緩沖作用的物質分別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 B
解析 在長時間運動的情況下或進入高原等缺氧環境時,人體部分細胞會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酸性物質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引起pH略微下降,起緩沖作用的物質主要是血漿中的NaHCO3。
3.(2007江蘇卷,13)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淋巴、血漿等
答案 A
解析 血漿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無機鹽、葡萄糖、血漿蛋白、O2、CO2、激素等,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
1.如圖所示為人體體液相關組成及各成分間的關系,①~⑤的名稱依次是()
A.細胞內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細胞外液
B.細胞外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內液
C.細胞外液 組織液 血漿 淋巴 細胞內液
D.細胞內液 血漿 淋巴 組織液 細胞外液
答案 B
解析 內環境是組織細胞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圖中⑤為細胞內液,②③④共同組成的①為細胞外液(即內環境),由于淋巴是由組織液回流等因素形成的,它與血漿之間也為單向流動,故③為淋巴,②為血漿,④為組織液。
2.下列各組物質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紅蛋白、H+
B.過氧化氫酶、抗體、激素、H2O
C. 血漿蛋白、Ca2+、載體
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血紅蛋白和過氧化氫酶是細胞內的物質,載體是細胞膜上的物質,均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3.肌肉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后到發揮作用經過的一般途徑是()
A.血漿組織液淋巴病變細胞
B.淋巴血漿組織液血漿病變細胞
C.血漿組織液病變細胞
D.組織液血漿組織液病變細胞
答案 D
解析 肌肉注射時,藥液首先進入組織液,再經組織液擴散進入血漿,經過血液循環運輸,再經過組織液作用于病變細胞。
4.下列有關內環境穩態的敘述中,最確切的是()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來維持的
B.內環境穩態是機體的調節作用
C.在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是保持不變的
D.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內環境穩態是通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A、B選項只說明內環境穩態的某個方面;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不是保持不變的,而是在適宜范圍內波動,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故C項錯誤。
5.人體內環境相對穩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是()
①小腿抽搐 ②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③尿毒癥 ④組織水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抽搐由于缺血鈣。尿毒癥可能由于腎功能病變或者說機體內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因某種原因導致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或組織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就會相應地造成血漿的滲透壓降低,組織液的滲透壓增加,這時組織液增加,就會出現組織水腫。
6.哺乳動物肺泡里的氧氣來源是()
A.空氣 B.血漿 C.組織液 D.淋巴
答案 A
解析 肺泡是實現外界與血液氣體交換的場所,因此肺泡中的氧氣直接從空氣中獲得。
7.關于血漿的化學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其中的非蛋白氮,如尿素、尿酸等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氨基酸、多肽屬于蛋白氮
B.其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血糖,這與血糖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有關
C.Na+、Cl-、HCO-3較多,這與滲透壓的維持有關
D.各種化學成分與其他內環境成分不完全相同
答案 D
解析 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其中的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質類含氮化合物的總稱,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多肽等。血漿中Na+、Cl-含量較多,與血漿滲透壓的維持有關;而HCO-3的存在與酸堿平衡有關。各種內環境的成分大致相同,但有區別,如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達7%~9%;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很低。
8.組織液生成增加,大量積累在細胞間隙就會引起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不能引起水腫的是()
A.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
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
C.飲食過咸,血漿滲透壓升高
D.淋巴結發炎,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 C
解析 組織水腫是組織液的量增加,從周圍的組織細胞中或血漿中吸收水分。血漿蛋白減少,血漿濃度下降,水分進入組織液;過敏時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腫;毛細淋巴管發炎,使組織液不能進入淋巴管而積累,形成水腫現象;而飲食過咸,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組織液進入血漿,不會出現水腫現象。
9.某人因身體不適,全身浮腫,去醫院做尿液檢查,化驗師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釋尿液2 mL;②加0.1 g/mL的NaOH溶液2 mL,搖勻;③加0.01 g/mL的CuSO4溶液3~4滴,搖勻;④觀察結果:有紫色出現。此病人可能患()
A.糖尿病 B.腎小球腎炎
C.脂肪肝 D.過敏性皮炎
答案 B
解析 通過實驗可知此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質,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體外,使血漿滲透壓降低,水分流進組織液而出現全身浮腫的癥狀。
10.組織液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的線粒體至少通過磷脂分子()
A.4層 B.6層 C.3層 D.8層
答案 B
解析 組織液中的O2首先通過細胞膜(單層膜)進入細胞內,再進入線粒體(雙層膜),至少通過3層生物膜,6層磷脂分子。
11.在血液生化六項檢查的化驗單上,每種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對此,不正確的描述是()
A.內環境穩態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B.內環境穩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
C.年齡、性別等個體差異會導致內環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異
D.該變化范圍主要考慮了化驗結果的誤差
答案 D
解析 血液的生化指標能反應機體的健康狀況。但都有一個正常范圍,一方面是因為個體差異;另一方面是因為同一個體內環境的穩態是相對穩定的。醫學化驗是高度精確的,血檢指標的正常值的變化范圍反映的是群體內環境的狀態,與誤差無關。
12.如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系示意圖,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a表示________系統,b表示________系統,c表示________系統,參與內環境維持的還有圖中的________系統。
(2)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會因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等離子作用下恢復正常。
(4)內環境相對穩定,除了圖中所示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
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下進行。
(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內共穿過________層生物膜。
答案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環 (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于組織液中的 (3)降低 HCO-3、HPO2-4 (4)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 (5)5
解析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同時借助多個器官、系統的參與,如呼吸系統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統消化吸收食物從而為機體提供營養物質,泌尿系統排出細胞代謝廢物。(1)由圖可知a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為呼吸系統;b吸收養料,所以為消化系統;c排出代謝廢物,所以為泌尿系統。(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于組織液中的,所以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3)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降低,然后在HCO-3和HPO2-4等離子作用下恢復正常。(4)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需要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參與。(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首先需要穿過肺泡壁的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后進入毛細血管壁的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后再進入毛細血管內的紅細胞(1層生物膜),共5層生物膜。
13.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和人體內環境是能夠相對穩定的,這種穩態是細胞進行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卮鹣铝袉栴}:
(1)血漿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對穩定是因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氣腫患者由于呼吸不暢,血液的pH將略有________,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會引起內環境中哪一部分的液體增多?________,其結果將會引起組織________。
(3)對人體來說,體溫恒定也是內環境穩態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對于細胞的生命活動來說必不可少,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緩沖物質(緩沖對) 降低 氧氣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同時CO2排出不暢 (2)組織液 水腫 (3)各種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
解析 血漿中有緩沖物質,使血漿的pH保持相對穩定。肺氣腫患者由于呼吸不暢,血液的pH將略有降低,原因是氧氣不足,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同時CO2排出不暢。若長期營養不良,血漿中蛋白質降低,組織液增多,引起水腫。體溫恒定有利于酶的催化。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生物完美假期答案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59546.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