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學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 .01考生注意:1. 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所有答題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無效。答題紙與試卷上的試題編號一一對應,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2. 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1-30題每小題2分,31-35題每小題3分,共75分)1.在早期人類文明的形成過程中,地理環境的作用不可小覷。以下地圖所示地區,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商業的繁榮起促進作用并進一步推動民主政治產生的是A BC D2.右圖為山東嘉祥縣漢代畫像石上的黃帝像拓片,對此材料的史學價值判斷較合理的一項是A.黃帝其人其事純屬后人不可信想象B.畫像的拓片性質證明了黃帝的存在 C.印證了《史記》關于黃帝的部分傳說D.能說明黃帝時代的頭飾與服裝式樣3. “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渡袝髠鳌饭俾毘錾硎捄蜗鄧h吏陳平丞相游士周勃太尉吹鼓手樊噲左丞相狗屠灌嬰太尉布販4.右表乃根據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現象是A.西周:“封建親戚”B.秦朝:“獨尊儒術”C.西漢:“布衣將相”D.隋唐:“金榜題名”5.“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從《三國志?毛?傳》所記載的這條建議判斷 A.建議者服務于劉備 B. 建議提出于赤壁之戰爆發前C.建議者系豪強地主 D. 建議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6.某同學在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時,在參考文獻中列出了以下幾篇文章(書籍)《地理與文明之間的關系》《希臘城邦制度與民主政治》《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與古希臘文明》《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希臘文化》據此判斷,該研究論文題是.地理環境古希臘的B.古希臘城邦制平等互利觀念C.近代文明希臘政治文明的D.古希臘民主政治文明產生的條件A.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護和穩定帝國統治B.羅馬是一個真正的現代意義的法治社會C.羅馬地方有自主權,不受羅馬法的約束D.羅馬帝國是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8.西塞羅:《唐摭言》記述道: (原指箭射出去所能達到的范圍,后用以比喻牢圈套) 。A.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B.內閣成為制約皇權的中央機構C.皇權與內閣的矛盾不可調和 D.內閣首輔演變為事實上的宰相12.著名歷史學家錢穆曾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裁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边@里所說“完成于清”的歷史依據是清朝A.沿用議政王大臣會議 B.沿用明朝的內閣制度C.創建軍機處 D.設立總理衙門13.宋代“程朱理學”又稱“新儒學”,意思是傳統儒學又有新發展。這種發展主要表現在 A.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精華 B.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粹C.繼承了西周禮樂制度傳統 D.兼容了西方民主法制觀念14. “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體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睆囊牡乃枷牒诵目,它出自A.司馬遷 B.劉知? C.章學誠 D.梁啟超15. “日 嚴復譯著的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引入中國。 A. B.C.中國近代革命派思想武器 D.20. 新華網巴黎12月5日電 。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A.贏得對外戰爭勝利 B.取得對內改革成功C.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D.實現了經濟的騰飛26.右圖是一幅名為《該是對殺害兩千多萬蘇聯軍民的罪魁禍首興師問罪的時候了!镆韵旅啃☆}3分,每—選項的分值可能是0、1、3分,多選不得分。31.右圖反映的是從西周至新中國建立初期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的變化。將它移植到史學領域,反映黃土高原地區A.因農業比重下降,工業化建設侵吞了大量的林地B.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大量的林地被開墾為耕地C.因道路、房屋宮室的大規模建設而致使森林減少D.因人口的增長及對木材消耗的擴大導致森林減少32.袁騰飛在《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Eric J. Hobsbawm)說:“發生于二十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使人們認為蘇聯的經濟制度成為一條全球性的可行之路!边@句話說明A.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也有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B.防止經濟危機的唯一途徑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C.不同經濟制度之間存在著可以相互借鑒的因素D.自由競爭經濟制度已經暴露出足以致命的弊端34.上世紀初北京城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故事:庚子年的一天,李中堂(李鴻章)請八國公使參加燭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國公使見了美味卻還要故作矜持。賓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說話,突然一陣風吹過,把蠟燭全被吹滅,黑暗中傳出一聲慘叫。過了一會兒,蠟燭重新點燃,只見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著熊掌,手背上插著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舨妓勾蠹叶挤艞壸约旱娜繖嗔Σ阉鼈冝D交給一個主權者利維坦(比喻強大的公共權力,即國家政權)。利維坦的權力是絕對的、至高無上且不受侵犯的。利維坦凌駕于其余所有社會成員之上。洛克人們各自放棄其仲裁權并把它轉交給一個中間人(指公共權力機關);同時保留其生命、私有財產。中間人若侵犯其生命財產,人民有權推翻他。中間人同其余社會成員是一種契約關系。參考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洛克對霍布斯的社會契約思想有哪些繼承和發展?(6分)他們的思想對以后的西方思想文化發展有什么影響?(4分)38.變化的美國19世紀美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 800年它的邊境所包圍的土地不足90萬乎方公里,人口僅微略超過500萬,3/4的勞動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到1910年以前,它的人口超過了9000萬,這些人口居住的土地面積已擴展超過了300萬平方公里。它的經濟的轉變也同樣引人注目。在10個勞動力中,農業所占用的僅為3個,制造業——這個行業在19世紀初期幾乎沒有雇傭勞動力——則在4個勞動力中吸收大約1個。這個國家已經變成了農產品和制造業最大的生產商……參考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敘述美國在19世紀的百年間發生的“很大的變化”。(9分)39.新文化運動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憲制,復欲于倫理上保守綱常階級制,以收新舊調和之效,自家沖撞,此絕對不可能之事。蓋共和立憲制,以獨立、平等、自由為原則,與綱常階級制為絕對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倘于政治否認專制,于家族社會仍保守舊有之特權,則法律上權利平等、經濟上獨立生產之原則,破壞無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此而不能覺悟,則前之所謂覺悟者,非徹底之覺悟,蓋猶在惝恍迷離之境。吾敢斷言曰,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后覺悟之最后覺悟!薄1916年2月15日《青年雜志》第一卷第六號40.中國與西歐人均GDP水平基本變化趨勢比較(公元400-199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水平的基本指標。閱讀問題(1)據材料,時段中國與西歐人均GDP水平的。(分)(2)分析影響段中國均GDP走勢變化的主要。(分)41.英國曾流行這樣一句話:” (張金鑒:《歐洲各國政府》當國民公會內部就是否審判國王路易十六出現了激烈的爭議時,馬拉挺身而出,在會上大聲吶喊:”可見,對君主,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域也認識迥異。以下兩則分別是中華民國政府于1912年和1924年通過的關于清帝的“優待條件”: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近代英國革命過程中對君主采用過哪幾種處理方式?(6分)法國大革命對君主制度持怎樣的態度?(4分)基于以上材料,談談你對的看法。1)封建等級制;等級君主制;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4分)(2)封建等級制:伴隨著8世紀采邑制度的改革,封建主層層分封土地而形成;等級君主制:12世紀以后,城市復興,商品經濟活躍;君主專制:15世紀末,百年戰爭結束后英法成為民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君主立憲制:17世紀以來,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專制王權成為阻礙。(4分)(3)政治制度要應時而變;政治制度的變化要有利于社會進步等。(2分)37. 繼承: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的授權發展:霍布斯認為人民不能反抗國家政權;洛克認為人民有權反抗暴政。影響: 推翻封建專制制度,。高+考$試ο題?庫材料一:材料三:材料二:材料四:?內閣議決的修正清室優待條件五條:1. 大清宣統帝自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稱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權利。2. 自本條件修正后,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50萬元;并特支出200萬元,開辦北京貧民工廠,盡先收容旗貧民。3. 清室應按照原優待條件第三條,即日移出宮禁,以得自由選擇住處,但民國政府仍負保護責任。4. 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兵妥為保護。5.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國民政府所有。關于清帝退位后優待之條件:今因清帝宣布贊成共和國體,中華民國于清帝遜位之后,優待條件如左:第一款:清帝遜位之后,其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上海市靜安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09165.html
相關閱讀: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