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重慶市南開中學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 Word版無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重慶南開中學—學年度1月月考文綜試題歷史(共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本古書記載,上諭文武百官曰:“朕自臨御以來,十有三年矣,中間圖任大臣,期于輔弼,以臻至治。……豈意奸臣竊持國柄,枉法誣賢……朕欲革去中書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據此判斷,這位“上”應該是A.秦始皇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2.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過程中提出了“轉石效應”——改革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一經發動,便如危崖轉石,非達于平地不止,經濟體制改革初見成效之后,浪潮就會沖擊到法律和政治領域。依據上述觀點,在中國近代史上引發“轉石效應”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3.湯因比曾這樣評價一件史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進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爆炸。”并認為:“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這種勝利應該當作是一種驚人的技藝!边@里的“憲法”指的是A.《權利法案》 B.61787年憲法》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4.列寧說:“毫無出路的處境十倍地增強了工農的力量,使我們能夠用與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來創造發展文明的根本條件!边@里的“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以巴黎公社為旗幟,攻打中心城市B.發動二月革命,走資本主義道路C.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有位外國記者報道:“(中國)……有選舉權的公民都集中在會場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賴的人一票,選出領導者。選舉結果公布后,人們歡呼雀躍燃放鞭炮,場面讓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這個“場面”的出現是因為實施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6.有人說:“單邊世界容易產生霸權,兩極世界容易形成對峙,只有多極世界才是穩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撐以上觀點的是①18世紀英國打敗法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②二戰后逐步形成美蘇兩分天下的格局③亞太經合組織建立表明世界開始出現多極化趨勢④蘇聯解體后形成多個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對穩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7.讀上圖《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對三次建交高峰解讀正確的是①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實行”一邊倒”的政策與歐亞社會主義國家建交②70年代中美關系的緩和推動了中國與西方一大批資本主義國家建交③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現與一批新國家的建立有關④新中國采取獨立自主的不結盟政策推動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8.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詔罷各處鐵冶,令民得自采煉,而歲輸課程,每三十分取其二!边@一規定A.推動了家庭手工業的產生 B.有利于民營礦冶業的發展C.使官營手工業被廢止 D.減少了政府賦稅收人9.1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從深圳、珠海到廣州,輕車簡從.探訪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說這是踏著20年前鄧小平的足跡,醞釀新一輪改革。20年前這一“足跡”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不包括A.經濟特區開始建立B.社會主要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建立C.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D.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10.康德指出:““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就是不經過別人引導就不能運用自己的理智!边@說明康德認為啟蒙運動是追求A.人身自由 B.現實幸福 C.思想自由D.人的美德11.在1908年的巴黎秋季沙龍展覽會上,面對一些風格新奇獨特的作品,藝術家馬蒂斯驚嘆道:“這不過是些立方體呀!”這些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A.莫奈 B.拉斐爾 C.凡高 D.畢加索12.毛澤東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下列反映毛澤東思想的文章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新民主主義論》②《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③《井岡山的斗爭》④《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52分)13、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6分)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指出李贄獲罪的原因及時代背景是什么?(8分)(2)哪些史實可以證明近代以來,孔子“總是當著‘敲門磚’的差使的”?(4分)(3)根據材料三、四,說明陳獨秀對儒學的基本立場及原因。(8分)(4)材料五中晚年的陳獨秀對儒學的認識有何變化?從中有何啟示?(6分)14、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6分)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括說明鴉片戰爭后貨幣流通的狀況及其原因。(8分)(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國民政府幣制改革的內容并分析幣制改革的經濟意義。(8分)(3)結合材料三分析二戰后促使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美國因素”。(6分)(4)根據材料四簡要指出歐元的誕生對國際政治、經濟產生的重要影響。(4分)重慶市南開中學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 Word版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17073.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