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2013學年高三綜合測試(二)文科本試卷共41小題,滿分300分?荚囉脮r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12、某史籍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皆侯矣!睂@一舉措解讀正確的是 A.背景:漢景帝無力平定七國之亂 B.內容:廢除嫡長子繼承王位的傳統C.結果:尾大不掉,事與愿違 D.意義: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1A. B. C. D.14、美國1787年憲法第一條第二款:“……眾議院人數和直接稅稅額均應按本聯邦所轄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數目指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丝诘膶嶋H統計應于合眾國國會第一次會議3年內以及此后每10年內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進行!睉椃ㄖ嘘P于選舉人口統計的規定A.體現三權分立的原則 B.協調各州之間的矛盾C.保障公民的自由與平等 D.改選眾議員每十年進行15“學生、平民和城市精英被迫從中國沿海地區向內地的云貴川撤退,造成促進‘心理統一’的強大壓力,并加強了過去聯系微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認同感”。(《中國的近代化》)這主要強調A.國民大革命調動了各階層人民革命熱情 B.土地革命調動各階層人民積極性C.日本侵華戰爭刺激了中華民族意識覺醒 D.抗日戰爭使中國文化中心發生轉移16漢代冶鐵技術取得重大發展。鑄鐵柔化處理技術和煉鋼技術在漢初不普及,但漢武帝后卻得到迅速推廣,工藝也更為成熟。其主要原因 A.鹽鐵官營政策的推行 B.民營手工業的發展 C.水力鼓風冶鐵工具的發明 D.鐵農具的廣泛應用17下圖是某同學在學習工業革命時的筆記,內容出現了疏漏。請結合所學,a、b處應該補上的內容是 A.交通運輸業 機器制造機器 B.交通運輸業 階級產生分化 C.服務業 機器制造機器 D.冶煉業 城市化進程加快18《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記述“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廣州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系。這里擁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環球貿易航線!陀^上造就了一個時期里著名的中西貿易中心和廣州歷史上令世人矚目的經濟文化的輝煌時代!睆V州成為這一時期中西貿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民間貿易的興盛和發展 B.三角貿易的形成C.閉關鎖國局面被打破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拓展19爾什維主義和改革運動》中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先于飲食、住房、醫院、學校和服務行業……工業化加上類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辈牧先娼沂玖恕八勾罅帜J健盇. B.C. D.20、《文明史綱》一書中寫道:“(19世紀上半期)單單城鎮的發展就導致其人文和物質條件的迅速惡化!毟F、乞討、劫掠、懈怠、玩忽職守、傳染病和犯罪,所有這一切都因勞動人民迅速集中到貧民區難以言狀的混雜狀態而增多了,而且往這里涌來的人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下列對此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A.圈地運動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忽視了社會公平 C.政府腐敗忽視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 D.城市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貧困加劇21上海、哈爾濱不同年代擇偶標準差異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上海、哈爾濱不同年代擇偶標準差異表(單位:%)項目年代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會關系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23.515.513.9學歷11.712.625.3 A.封建婚姻觀念逐漸消退 B.民眾的擇偶標準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C.婚姻觀念中政治化傾向逐漸減弱 D.西文文化對婚姻習俗影響日益加深22①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條件 ③進行社會改革,緩和社會矛盾 ④積極推行國有化政策 A.B.C.D.23、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痹谶@里,布羅代爾強調的是A.從文明傳承的角度研究歷史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歷史 C.史學無需窮盡人類的文明史 D.史學是當代人的歷史認識題號答案二.非選擇題38.(24分)參考答案gkstk(1)含義:中國實行海禁;西方新航路開辟。(4分) 聯系:新航路開辟,西方國家侵擾中國東南沿海;為維護封建統治,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分)(2)模式創新:英國實行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或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美國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市場經濟模式。(4分)(3)條件:兩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工業的迅速發展,增強了經濟和軍事實力,為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發展,為世界市場形成提供技術手段;對外侵略擴張,輸出商品和資本,促進了世界各地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發展創造條件。(4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gkstk 積極影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為中國近代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勞動力和市場;中國近代工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4分)(4)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決策,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及世貿組織等。(6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39.圖9廣東省海珠區2014屆高三上學期綜合測試(二)文綜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3515.html
相關閱讀: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