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桓臺第二中學2014屆高三9月月考(一輪檢測)歷史2013年09月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以及答題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試卷和答題紙規定的地方。第Ⅰ卷注意事項:第Ⅰ卷為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擇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直接寫在本試卷上。1.A.周王怠慢使臣 B.周朝禮制規范C.倡導勤儉節約 D.中原文明高雅【答案】B【gkstk解析】考點: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宴席上的饌品和飲料的種類及擺放的位置都有規矩”能夠說明周朝的對外交往禮儀規范和井然有序,這是周代禮制的典型表現,西周時期以嚴格的禮制作為規范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等級的重要手段,所以B項表述最符合題意,A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 C周朝送肉是為了體現天子的賞賜和厚待而非倡導勤儉節約,D項顯然與題意不符合。2.A.內廷機構不斷放大、外遷與疏遠 B.機構變動頻繁,造成冗官冗政C.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斗爭長期化 D.皇權不受約束,君臣關系復雜【答案】A【gkstk解析】考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規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外朝的設立,到尚書省、中書省的出現說明內侍機構演化成國家正式機構(外遷),其職權進一步擴大;伴隨三省六部體制的正式形成,宰相職權進一步弱化,三省長官較之以前與皇帝關系進一步疏遠,所以A項準確揭示了上述現象的規律,B D兩項屬于表現而非規律,C項與上述史實無關。3.A.分權是加強集權的有效手段 B.監察制度有利于加強集權C.通過人事變革達到加強皇權的目的 D.黃宗羲借以抨擊君主專制【答案】B【gkstk解析】考點:明清批判思潮。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主要強調中國古代帝王通過分割事權以削弱官員的職權,繼而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分權是加強集權的有效手段,所以A C兩項說法正確符合史實和題意,D項說法正確,黃宗羲通過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進程抨擊君主專制,B項材料中監察制度并無明確體現。4.A.世襲制 B.軍功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答案】C【gkstk解析】考點:古代選官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那就是主觀性太強”說明中國古代的某種選官制度存在極大的主觀性弊端,結合所學內容可知,A B D三項選官標準均以客觀標準為主,而C項察舉制具有較強主觀性的特征,即“孝廉”標準難以量化,故答案選C項。5.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答案】C【gkstk解析】考點:宗法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嚴格嫡庶的權益分配,以嫡統庶,以庶輔嫡”說明了宗法血緣親疏對維系政治統治和鞏固具有重要作用,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世官制度也強調血緣關系的重要性,所以A B D三項均符合題意,C項丞相制度并非依據血緣世襲,屬于職官制度,故與材料含義不相符合。6.①羅馬法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羅馬法強調“子女的財產權和婚姻自主權得到保證”③羅馬法制約或消除父家長權、夫權 ④奴隸、平民和貴族之間可以通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gkstk解析】考點:羅馬法7.A.開始根據財產劃分公民等級B.消除了血緣部落的界限C.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確立D.使直接民主發展到頂峰【答案】D【gkstk解析】考點:雅典民主政治8.A.社會變遷 B.階級分析 C.道德標準 D.文明傳承【答案】D【gkstk解析】考點:羅馬法的影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羅馬法中體現和包含了可以適用于全部人類社會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為規范和交往規則”說明作者是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評價羅馬法的積極影響,即屬于文明史觀的視角,故答案選D,A B C三項含義與上述特征不符。9.A.反封建、反侵略 B.政治獨立、經濟自主C.國共合作,民族抗戰D.武裝民眾,農村割據【答案】A【gkstk解析】考點:北伐戰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圖片信息的能力,圖片中文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張作霖”反映的是北伐戰爭時期的推翻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革命斗爭,每一個北洋軍閥背后幾乎都有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而北洋軍閥本身又是舊封建勢力的代表,所以推翻近代中國反動軍閥的統治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質,所以A項準確突出了這一史實特征,B項發生在新中國建國初期, C項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D項屬于土地革命的主題。10.A.美國建立了總統制共和國 B.美國憲法規定實行三權分立C.美國用司法獨立保障民主 D.美國總統權力在最高法院之下【答案】C【gkstk解析】考點:1787年憲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中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終身任職是為了保障美國司法不受行政的干預,真正實現三權分立和權力的制衡,因為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提名,若不能終身任職或受總統干預便不能保障司法的真正獨立,所以此舉是用司法獨立保障民主政治的實現,故答案選C,A B兩項材料均無法直接體現,D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史實。11.A.國王掌握了裁決權 B.實行三權分立的體制C.國王權力受到限制 D.是當時最富強的國家【答案】C【gkstk解析】考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種權力,但也不能用力過大,否則就會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說明要對權力進行約束和限制,使其在一定限度內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所以C項表述最符合材料含義,A B兩項說法不符合史實,英國君主立憲政體以議會為權力的中心, D項材料并不能直接體現,材料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12.A.實行聯邦制,加強中央政府權力 B.實行總統制,賦于行政、軍事大權C.實行分權制,通過制衡約束政府權力 D.實行選舉制,用人民的選舉權制約政府!敬鸢浮緾【gkstk解析】考點:聯邦制的權利結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沒有一種制度上的保證,那么原本期望是為人民效力的聯邦政府,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做到金蟬脫殼,變成一個凌駕于人民之上的怪物”含義是指如果不對政府權力加以約束和限制,政府作為可能會損害民眾的利益,所以材料強調要制衡政府權力,結合史實可知C項表述最符合題意,A項與題意相反,B項與材料無關,D項與權力制衡的特征不符合。13.A.反封建性 B.漸進性 C.普選制 D.法制化【答案】D【gkstk解析】考點:代議制的特點。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材料中不難看出英法美德四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均頒布憲法或類憲法以鞏固革命的成果,捍衛資產階級的統治和既得利益,因此這能體現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過程中的法制化特征,故答案選D,A B C三項也是其重要特點但與材料主旨不符。14.A.中國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使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C.戰后開放的商埠均以沿海為主內地為輔 D.列強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答案】A【gkstk解析】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15.A.領導階級 B.革命性質 C.群眾基礎 D.民族主義【答案】D【gkstk解析】考點:五四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內容不難發現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在領導階級,革命性質和群眾基礎三個方面有著根本性的差異,而在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機及爭取國家的獨立方面二者具有共同點,所以答案選D,A B C三項正好是兩者差異性的主要體現。16.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B.停止內戰,一致抗日C.堅持和平,民主建國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答案】A【gkstk解析】考點: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圖表信息的能力,結合所學可知1927~1937年正處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也即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前期以“工農武裝割據”為指導,后期由于長征和日軍侵華的步步緊逼中國革命力量開始北上轉移,所以這一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題應該是“星火燎原,北上抗日”,答案選A,B項僅僅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的主張, C項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主張,D項是新中國建國初期的革命主張。17.A.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B.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萬隆亞非會議D.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答案】D【gkstk解析】考點: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8.A.全民族團結抗日 B.敵后戰場連戰連捷C.開展新生活運動 D.民主愛國運動興起【答案】A【gkstk解析】考點:抗日戰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抗戰以來,全國人民有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是指全國人民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御辱抗敵,打敗日本侵略者爭取民族獨立,所以答案選A,B項表述不符合抗戰初期中國戰敗的史實, C項發生在抗戰相持階段與抗戰初期時間特征不符合,D項發生在清末民初19.A.階級上,洪代表農民階級,曾代表地主階級B.民族上,洪排滿革命,曾為滿族效力C.性別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張男尊女卑D.學術上,洪破除舊迷信,曾尊孔揚孟【答案】B【gkstk解析】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來做漢奸……”,尤其是文字“滿人……漢奸”突出表明了民族性的觀點傾向,所以結合備選項內容可知B項表述最符合題意,A C D三項內【解析版】山東省桓臺第二中學2014屆高三9月月考(一輪檢測)_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5851.html
相關閱讀: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