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2015~2014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 語文試卷2014.1(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本試卷共6頁。答題紙共5頁?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跈C讀卡和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請交回機讀卡和答題紙。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題。①這是古城里的一條小街,過去這里顯然駐扎過守城的軍隊,有一排排的營房為證,F在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頗成氣候了,秦磚漢瓦,雕梁畫棟,雖沒有皇家氣象,卻也稱得上是美輪美奐。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還立有一個牌坊,上書一副對聯,“市井里巷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共寫千古大文章”。此聯內容很好,有巧奪天工之妙。但對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見,不如將“大文章”改成“風情畫”,尚可差強人意。②我上初中的時候,在杭州西湖看到過那副著名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當時我心中引發了強烈的震動。那時正看著《說岳全傳》,熱血沸騰著,一看這對聯真是絕了,其,真可以說是獨步天下。③我還曾在廣西看到過一副詠竹楹聯,一目之后就永遠忘不了,我以為那是最好的詠竹楹聯。內容是:“一寸在土已有節,”。由于年代久遠,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來了,但這副詠竹聯卻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銘。1.文段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已頗成氣候了,秦磚漢瓦,雕梁畫棟B.卻也稱得上是美輪美奐C.此聯內容很好,有巧奪天工之妙D.不如將“大文章”改成“風情畫”,尚可差強人意2.第②段中空格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回味之無窮,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對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對仗之工整,回味之無窮C.回味之無窮,對仗之工整,含義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義之深刻,回味之無窮,對仗之工整3.第③段中的詠竹聯最恰當的下聯是A.萬丈凌云無止心B.萬丈凌云猶心虛C.萬尺凌云仍虛心D.萬尺凌云志永存4.下面文段中加點詞語的注音和書寫正確的一項是2015年12月,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與世長辭。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發唁電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緬懷之風。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瑕疵,但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個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懷表現得淋漓盡至。曼德拉摒棄了非此既彼、你死我活的斗爭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徑解決分歧,這是曼德拉留給全人類的弭足珍貴的政治遺產。A.唁(yàn)電與世長辭 B.緬(miàn)懷淋漓盡至C.瑕疵(zī)非此既彼 D.摒(bìn)棄弭足珍貴5.為下面一則新聞擬定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嫦娥三號”順利登月后,2015年12月15日23時40分,“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完成第一次互拍。這是中國國旗在地外天體上第一次“留影”!皟善鳌被ヅ某晒Γ瑯酥局版隙鹑枴比蝿杖〉脠A滿成功。A.中國“嫦娥三號”順利登月B.“玉兔號”和“嫦娥三號”完成第一次互拍C.中國國旗在地外天體上第一次“留影”D.“嫦娥”拍下月面第一抹“中國紅”?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①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吳錄曰:粲生數歲,孤城嫗見之,謂其母曰:“是兒有卿相之骨!睂O河為縣長,粲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粲為曲阿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雖起孤微,與同郡陸遜、卜靜等比肩齊聲矣。孫權為車騎將軍,召為主簿,出為山陰令,還為參軍校尉。②黃武元年,與呂范、賀齊等俱以舟師拒魏將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風,諸船綆紲①斷絕,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或覆沒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緣號呼,他吏士恐船傾沒,皆以戈矛撞擊不受。粲與黃淵獨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為船重必敗。粲曰:“船敗,當俱死耳!人窮,奈何棄之?”粲、淵所活者百余人。③還,遷會稽太守,召處士謝譚為功曹,譚以疾不詣,粲教曰:“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于天外,潛鱗于重淵者哉?”后數往請,譚卒欣然與謀。粲募合人眾,拜昭義中郎將,與呂岱討平山越,入為屯騎校尉、少府,遷太子太傅。④赤烏中,遭二宮之變,孫權欲廢太子孫和,而立魯王孫霸,朝中官員各執一方。粲抗言執正,明嫡庶之分,違忤孫權,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霸之黨人楊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數以消息語陸遜,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下獄誅。壽評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喪身,悲夫! (選自《三國志?吳書?吾粲傳》,有刪改)【注】①綆紲(gěng xiè):繩索。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窮,奈何棄之 窮:貧窮B.譚以疾不詣 詣:往,到C.粲抗言執正 抗:違抗,不順從D.由此為霸、竺等所譖害 譖害:進讒言傷害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河深奇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 若屬皆且為所虜 C.其大船尚存者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D.何必隱形于天外 其間旦暮聞何物8.給下列文句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粲)遷為長史,治有名跡 B.皆以戈矛撞擊(大船)不受 C.譚卒欣然與(吾粲)謀D.又數以消息語(于)陸遜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吾粲幼時就表現不凡,后來被孫河賞識,奏請朝廷任命,而走上仕途。B.吾粲任職后,治理有方,名聲政績毫不遜于同道,后來不斷得到任用。C.在會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夠禮賢下士,“三顧茅廬”,最終請出了謝譚。D.陳壽認為在宮廷斗爭中,吾粲“抗言執正”,因正直而喪身,是可悲的。第二部分(123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35分。10.請結合上文第②段的內容,說說吾粲的性格特點。(4分)?11.請用斜線(/)給下面畫線部分斷句。(5分)《世說新語》中講了一個“肝腸寸斷”的故事,其原文是:“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遂黜其人! 12.在橫線處填寫出詩文原句或相關文學常識。(8分)①在《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繪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圖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詠而歸!雹谇f子在《逍遙游》一文中,借助“大鵬直上”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扶搖直上”。③在《曹劌論戰》一文中,曹劌認為作戰要善于抓住時機,應在敵軍“再而衰,三而竭,”之時,出兵作戰。④(朝代)大詩人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用“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兩句,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覺悟。⑤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有一次文人雅集,史稱“蘭亭集會”。文人們在集會上“一觴一詠”,“暢敘幽情”,最后由大書法家 為之作序,總述其事,是為《蘭亭集序》。⑥初唐詩人王勃在《》一文中,用生花妙筆,寫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⑦《阿房宮賦》是“賦”中名篇,杜牧借秦皇的悲劇,警告唐朝統治者,如果“后人哀之而不鑒之,”。⑧在《游褒禪山記》一文中,王安石認為,“,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13.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①~③題。(18分)唐詩的意象是跳脫的、疏離的、并置的,意象與意象間的空間較大;而宋詞的意象大多是緊密的、蟬聯的、鏈接的,其間的空間較小。我們來看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①。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我們從中不僅可以體味到意象的綿密,而且還能看出,這綿密的意象,與詞人的內向細膩的性格有關。他們喜歡“思量”,喜歡這樣曲曲折折反反復復地忖度,他們注力于某一點,一往而不復一往而情深。這種遞進層深之筆,都是宋人情懷幽深的表現。(取材于鮑鵬山《天地詞心》,有刪改)【注】①轡: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①下列對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寫詞人所見所感,因為戰亂,詞人遠離家鄉,盡管看到春日美景,仍離愁難解。B.下片寫行人想象思婦登樓遠望的情形,但行人遠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見,更添愁情。C.全詞的意象具有綿密、蟬聯、鏈接的特點,表現的情感是細膩動人的,“遞進層深”。D.作者認為宋詞的意象具有綿密的特點,與詞人的性格有關,與幽深的情懷也有關。②下列詞句中與“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用了同一種修辭手法的兩項是(5分)A.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B.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C.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D.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E.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③古代詩詞中常用到疊詞,或摹形,或摹聲,或摹色……,用來表達思想感情。請選取自己熟悉的包含疊詞的詩詞句(上文中的疊詞句也可作為例句),說一說運用疊詞的好處。150—200字。(10分)?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題。美國人尼古拉斯?卡爾寫了一本書叫《淺薄》。他提出了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在盡情享受互聯網慷慨施舍的同時,是否也正在犧牲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卡爾認為,互聯 網雖帶來了不勝枚舉的好處,但也帶來了碎片化的問題。超級鏈接鼓勵我們在一系列文章之間跳來跳去,導致精力的分散。我們在網頁上的每一次點擊,都標志著專 注思想的一次中斷,是注意力的一次瓦解;ヂ摼W讓我們變得對“掃描”和“略讀”越來越得心應手,而我們正在喪失的是專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卡 爾在書里引用了一些大腦結構方面的研究成果,認為人的大腦是高度可塑北京市朝陽區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70455.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