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 1 3—20 1 4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質量檢測歷 史 試 卷(滿分:1 OO分;完卷時間:90分鐘)提示:答案請填寫在答題紙指定的位置 一、選擇題(以下各題都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本大題共24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 1.2015年福州屏山地鐵站考古現場發掘出西漢時期閩越國宮殿遺址專用品“萬歲”當(圖1),還發現三口漢代水井。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漢初福州地區仍實施分封制 B.“萬歲"瓦當是我國出土的最早青瓷 C.瓦當上的字體是當時流行的楷書 D.漢代使用水排獲取井水 2.秦漢時期戰爭與先秦時期相比,北方地區戰爭次數大幅下降,而 四川、江西、云南卻由原來的6次、1次、2次分別增至36次、8次、11次。這反映出秦漢時期 A.江南經濟發展迅速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C.政治中心遷往南方 D.國家長期分裂,戰亂不已 3.“東漢都城洛陽的中心有草市,市場內高聳的會館對門是一家瓦肆,樓內人們杯觥交錯!币詵|漢時期的史實為判斷依據,這段描述中錯誤有 A.二處 B.三處 C.四處 D.五處 4.晉代文學家左思在《詠史》詩中寫道:“世胄(世家子弟)躡(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而唐代詩人劉禹錫則在《烏衣巷》中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 B.宰相制的終結C.科舉制的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實施高三歷史一1一(共8頁)5.下列圖示與解析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6.有學者認為鴉片戰爭帶來了中國社會的蝴蝶效應:《南京條約》的簽訂結束了廣州十三行壟斷貿易的時代,推動了上海的崛起,中國進出口重心轉移到長江中下游。廣州與周邊地區的衰落,引發了失業問題。失業問題又直接引發了 A.太平天國運動 B.民族工業興起 C.新思想的萌發 D.維新變法運動 7.從1 9世紀70年代到甲午戰爭前,中國民族資本新開設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礦企業有50余家。1895--1913年,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新建工礦企業有549家,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潮。形成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務運動的興起 B.“實業救國”呼聲高漲 C.抵制日貨運動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8.1929年《大公報》刊登一則《離婚法論》賣書廣告,稱:“本書共二十余萬言,有學說、有法條、有判例、有軼聞,足為解決離婚問題之圭泉,足供改進法律之參考。"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 A.西方法律開始傳人中國 B.北洋政府加強法治建設 C.大公報屬于政論性報刊 D.婚姻觀念中法律意識增強 ’ 9.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在設計《辛亥革命在福州》展覽時,計劃分為四個板塊:①《辛亥革命的社會背景與革命前夕的福州》②《黃花崗上的英烈》③_______④《中山蒞榕、八閩生輝》。下列符合第三板塊主題的應該是A.《四川保路風云激蕩》 B.《武昌首義福州光復》C.《約法頒布民國榮光》 D.《提倡國貨福州先行》高三歷史一2一 (共8頁)l 0.1 9 1 9年l 2月陳獨秀在《實行民治的基礎》中寫道:“我們現在要實行民治主義,是應當拿英美做榜樣。”l920年9月他在《談政治》中提出:“若不經過階級戰爭,若不經過勞動階級占領權力階級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遠是資產階級的專有物。"這表明陳獨秀A.堅持資產階級民主派立場 B.成為五四運動領導人 C.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 D.倡導成立中國共產黨11.1986年,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的一部電影(圖2)轟動海內外。臺灣領導人蔣經國在看過這部電影后不久,調整了大陸政策,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這部電影表現了A.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七七事變 B.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C.中共在敵后戰場的英勇抗戰D.中國軍隊取得抗戰的首次大捷1 2.老照片是塵封的歷史。圖3和圖4共同見證了新中國A.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組成 B.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 C.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 D.依法治國方針的確立l 3.1953年中共中央通過的一份決議指出:領導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由低級到高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點到面;就能夠引導農民群眾——在開始是一部分,隨著將是大部分,而最后將是全部——跟著我們走向社會主義。”此決議目的是 .A.動員農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動農業合作化運動C.鼓勵農民加入人民公社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4.據日本《每日新聞》援引美國方面的解密資料稱,1967年8月,日美防衛高層在東京舉行秘密會談,協商美國若與中國發生核戰爭,將把核武器帶人日本小笠原,讓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對此將給予配合。日美這一會談的背景是 A.古巴導彈危機 B.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C.《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 D.中國原子彈、氫彈的成功爆破高三歷史_-3一 (共8頁)l 5.20世紀70年代,中國迎來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我國外交關系新突破的關鍵因素是A.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的解凍 D.“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 l 6.1993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團結奮進》,總結了過去的一年。社論寫到:“這一年年初,鄧小平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精神對如何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的道路繼續前進,作出了明確而有力地回答",這個回答是A.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B.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l 7.“我將根據公民大會及500人會議通過的法令規章投票。至于無法可循的案例,我將盡我所能作最佳判決,不偏不倚。"這段誓詞的宣誓人任職于古代雅典的A.公民大會 B.五百人會議 C.陪審法庭 D.十將軍委員會l 8.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為慶祝某一事件,給自己加封了一個新頭銜“幾內亞之主,及對埃塞俄比亞、阿拉伯半島、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與貿易之主宰!边@一事件是 A.達.伽馬船隊抵達印度海岸 B.哥倫布船隊達到美洲大陸 C.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 D.葡萄牙成為“海上馬車夫" 1 9.圖5中曲線代表四個國家: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其中代表英國的是 世界工業生產的相對份額(1750-1 900年)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世紀中期,英國大法官布雷克頓的名言“國王在萬人之上,但卻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廣為傳頌。這表明當時英國已經 A.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B.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 C.確立了司法權獨立的原則 D.產生了法律高于國王的觀念高三歷史 一_4一 (共8頁)2 1.美國記者約翰?里德寫道:“他站在那里,扶著講臺,眨著眼睛巡視人群,……顯然沒有注意長時間的歡呼,這歡呼持續了好幾分鐘。當歡呼聲靜下來后,他只簡潔地說了一句話:我們現在將開始建立社會主義秩序!晾天動地的歡呼聲便再次響起!迸c這一場景直接相關的是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巴黎公社的誕生 C.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 D.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22.以下言論是蘇聯(俄)領導人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其中屬于斯大林的是A.商業的發展……在有千百萬小生產者存在的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B.必須使我國各地區毫無例外地都布滿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 C.一切就這么簡單,玉米就是靈丹妙藥 D.在國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23.1948年,一批輸往歐洲的物資上貼有標簽(圖6 )。與此直接相關的歷史現象是 A.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簽署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C.《北大西洋公約》的締結 D.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成立 24.1963年美國、英國和蘇聯簽署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但法國和中國拒絕簽署。這一事件反映了 A.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B.冷戰格局的加劇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兩格格局的形成 二、非選擇題(第25題1 6分,第26題1 8分,第27題20分,共計52分) 25.(1 6分)中國歷代王朝都重視通過戶籍或其它制度實施對民眾的管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居延是中國漢唐以來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在此出土的漢筒殘卷記錄了這樣的內容: 三塢燧長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區,直三千;田五十畝,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居延漢簡甲乙編》(二四?一B) (注:①燧:最基層的哨所。②公乘:爵位。③直:值。)(1)據材料一,歸納漢簡記錄的主要信息。該材料可作為研究漢代歷史哪些領域的史料?(5分)材料二 明代手工業者一律編入匠籍,隸屬于官府,世代相襲,實行輪班或住坐為國家服高三歷史 一5一 (共8頁)役。明初規定:輪班匠須一年或五年一班輪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個月。住坐匠則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則須月出銀一錢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輪班匠一律征銀,政府則以銀雇工。清政府決定廢除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為民”。 ——摘編自范文瀾《中國通史》(2)據材料二,說明明清時期工匠地位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其影響。(6分)材料三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爾哈赤創立時既管理軍國大政又有監督和任免大汗的權力。順治、康熙、雍正幾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對八旗制度進行了調整和改革。 (3)據材料三,概括清代前期強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這體現了該時期政治制度的本質特征是什么?(5分)26.(1 8分)國家財政收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英關稅、土地稅及其在財政收入所占比率》(單位:白銀萬兩) (1)據材料一,比較1490—l602年間中英兩福建省福州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純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3518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