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省煙臺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WORD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2015.11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普里馬科夫認為,1917年俄(  )A.無產階級取得政權的進步意義 B.社會主義已由理想變為現實C.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具有必然性 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進步性2.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口號和理論體系進行的,與西方現代文明總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直接的牽涉,但其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卻深深地植史土壤之中!痹撚^點認為十月革命(  )A.僅以馬克思主義為革命的旗幟 B.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沖擊C.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關系不大 D.是俄國社會內外矛盾的必然產物3.下圖反國共產黨黨員數量消長和成分構成變化的基本情況,其中a年和b年分別指(  ) 黨員數量消長 黨員成分構成變化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4.陜(  )A.國共十年內戰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C.解放戰爭時期 D.三大改造時期5.(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國方略6.有學是新中國外交政策從突出強調意識形態的一邊倒’,轉向較多地考慮國家現實利益而開始走向務實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標志。”(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參加萬 C.“干掃干凈屋子再清客”政策D.參7.20世紀80年代(  ) A.平衡兩大陣營成為中國首要的任務 B.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而疏遠美蘇兩國C.中國奉行積極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D.國力增強是中國外交獨立自主的前提8.法(  )A.建立一個強大的單邊主義的歐洲B.建立平等的歐美伙伴關系C.重新確立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的中心地位D.努力構建一個統一的歐洲9.1964年(  )A.把斗爭矛頭主要指向了霸權主義的美國B.不滿美、蘇兩國對第三世界的激烈爭奪C.從反帝、反殖發展到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D.認識到發展民族經濟與爭取國家獨立的重要性10.有學者認為:“伴隨著冷戰的結束,最直接、最明顯的損失是兩個前超級大國建立的聯盟體系的消失!蚴チ藢靵y和暴力的威懾,相應的,世界的未來少了一種確定性!睂Σ牧嫌^點概括最(  )A.結束美蘇“冷戰”不利于國際社會的穩定B.美蘇聯盟體系曾經維護了世界和平C.“冷戰”結束后新的國際力量對比尚未定型D.動蕩的國際局面需要建立單極霸權11.農功既畢,始牽牛車,載其所有,求易既無,遠行買賣,用其所致珍異,孝養其父母!兑讉鳌访枋龅闹袊糯洕闹饕卣魇(  )A.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 B.鄰近地區社會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D.專業商人已經出現12.(  )A.個體分工    B.社會制度 C.生產能力  D.勞動力短缺13.18世紀后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1790年用打谷機,以后使用許多新的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糧食總產量1700年為3.175百萬夸特,1845年為18.665百萬夸特(夸特:計量單位)。對上述材料認識最準確的是(  )A.新農機和新農技廣泛使用B.英國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C.英國政府重視農業的作用D.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業發展15.美(  ) A.海外市場不斷擴大 B.頒布《航海條例》 C.大力發展海軍力量 D.發動鴉片戰爭16.下面是英國各行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變化示意圖,該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  )A.殖民擴張的加強B.自由主義的推行C.工業革命的開展D.外來移民的涌入17.陳旭(  )A.瓦解著自然經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18.(  )A.其性質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B.受C.表明D.反映民族19.1933年2月,實業家方液仙(鎮海方家第五代傳人)聯合二百多家廠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陸商場開設了中國國貨股份有限公司,右圖為1949年1月1日該公司發行的壹仟萬元股票一枚。以下關于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  )A.官僚資本主義企業壟斷國貨市場B.私人資本主義企業聯合經營自強C.私營工商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D.國有企業的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入20.茅盾小說《春蠶》中有(  )輸工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下表為1913~1936年中國按經出口商品%),對下表(  )品種1913191619201925192819311936原料20.124.723.931.335.437.735.8半制成品38.743.237.538.934.832.523.2制成品12.211.014.613.813.313.616.3A.上表反映出該時期民族工業還很弱小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業總體上增長緩慢C.上表反映出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獲得了較快增長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業比較發達22.下(  )A.結婚證書當堂讀,請個前輩來證婚B.文明洋傘小包裹,長統洋襪短腳褲C.辮線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說荒唐D.改良的頭,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腳丫23.1932年,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紐芬蘭、印度、南非等英聯邦國家在渥太華召開帝國經濟會議,簽訂了11個雙邊協定,制定了帝國特惠制。其主要內容是:對成員國間的進口商品,相互降低稅率或免稅;對成員國以外的進口商品,則征收高額關稅。它實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貿易自由化 B.克服經濟發展困難C.擴大進出口數額 D.加強對經濟的干預24.面(  )A.發動農業集體化運動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業國有化政策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25.斯塔夫里(  )A.羅斯福新政的實施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推行C.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6分,第27題16分,第28題18分,共50分。26.(16分)閱日本除了把臺灣奪到手之外,還拿到了中國2.3億兩的?款。這等于日本4年 的財政收入,等于中國3年的財政收入。日本要是拿這筆款發展經濟,用于改善經濟發 展的環境,用于改善國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觀了。但它用來擴軍,85%的賠款都用于擴 軍和相關的?目,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只有一部分拿來建了一家鋼鐵廠。這就導致了日后侵略別國反過來被迫無條件投降的災難性后果,同樣輸得很慘。——袁——金——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1)袁偉時學知識闡明理由。(4分)(2)據材料二上的主要表現。(6 分)(3)材料三中所說的當時“中日之間的不正常狀態”指的是什么?這份聲明產生了怎樣的深遠意義?(6分)27.(16分) ——1946年3月英國首相丘吉爾(1)丘吉爾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說明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的背景,并指出美國“擔負起責任”在歐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動。(6分)28.(18分)閱 ——黃今言19世紀初已構成……種種跡象都表明,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已開始出現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變。?——羅場形成于19世 ——錢乘根據材料一,概括兩漢農村市場興起和發展的主要原因。(4分)(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19世紀江浙為中心的全國統一市場有什么新現象?(3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新現象出現的原因。(4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阻礙中國古代城市商業的因素有哪些?(4分)(4)結合上述材料并結合近代中國的相關史實,談談你對材料四觀點的理解。(3分)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6分;第27題16分,第28題18分。共50分。26.(16分)(1)對中國而言: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對日本而言:戰爭的勝利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進一步擴軍備戰,發動更大規模的侵略戰爭,最終導致日本戰敗投降。(2分)(2)錯誤估計: 日本認為軍事上強于中國,忽視中國人民的斗志。(2分)主要表現: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分)軍事上:國民政府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戰略上相互配合。(2分)(3)不正常狀態:二戰后,日本政府長期追隨美國,采取敵視新中國的政策,并與臺灣方面保持著外交關系。(4分)意義: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新篇章;對于兩國關系的發展和亞洲與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義。(2分)27.(16分)(1)背景:①二戰后,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結束;②美國要稱霸世界,而蘇聯成為其障礙。③美蘇因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矛盾。(4分,兩點即可)行動:在歐洲進行“冷戰”,提出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等。 (2分)(2)評分標準:一等(10 ─8分)緊扣評論對象,觀點明確;②合理引用史實,進行多角度評論:⑧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二等(7—4分)能結合評論對象,觀點較明確;⑦引用史實,評論角度單一;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3~0分)離評論對象,觀點不明確;②引用史實;③論證欠缺說服力,表和平。(2分)導致美蘇兩極對峙,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組建北約,蘇聯則以經濟互助委員會、華約對抗,導致了柏林危機等對抗性事件。(2分)使世界處于核戰爭的威脅下,在人類平。(4分)亞洲則出大損失。(2分)與安全。(2分)兩大集團勢均力敵,彼此不敢輕易動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2分)美蘇之外的力量為了自身安全,努力尋求發展,歐洲共同體成立、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開始復興,這些都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4分)資本主義國家借助(2分)28山東省煙臺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82011.html

相關閱讀: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