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中學2015—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三3月考試語 文 試 題本試卷分第I卷(閱讀題)和第II卷(表達題)兩部分。考生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I卷 (閱讀題,共70分)甲 必考題(45分)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傳統教育的文化生態分析①中國文化精神的結構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價值觀、世界觀、教育原則等,是中國文化機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國的文化機制從根本上決定著中國教育的內在機制。所以,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必須將其置于中國文化的整體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認識其規律和內涵。從文化生態入手審視古代傳統教育,不僅可以更為準確而深刻地把握其傳統生成、發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趨勢,也對當前我們實現傳統教育現代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國古代傳統教育中,教育目的作為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受中國文化精神生態的滋養最深,唯有從古代傳統教育的文化生態出發,才能深刻理解古代傳統教育的目的。中國古代傳統教育的目的.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概有“明倫”說、“成人”說等,而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神在傳統教育中的折射。②“詩書教化,所以明人倫也!边@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倫,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標準之意。孟子認為,人倫有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惫糯鷤鹘y教育的本質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倫、懂得那個時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促使大家成為遵紀守“倫”的社會成員,促進社會的和諧。從古代傳統教育的文化生態去分析!懊魅藗悺钡慕逃康暮蛢r值取向無疑受到中國文化精神特別是倫理精神的深刻影響。③中國古代社會系統框架是以家族為中心的系統體系,所以,在本質上決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血統文化。以此為出發點形成了宗法專制的社會結構,而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正是理解傳統教育中的教育目標的關鈕。④因此,正是在這文化的影響下,傳統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個體的自我、全面發展,不是對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的追求,個體也不是為了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而有價值和意義,而是為了封建倫理綱常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的培養更多體現在倫理道德培養上。集中在等級、專制、集權等服從大一統價值觀念,強調群體價值,這也是與中國文化的宗法集體主義和倫理類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的倫理型文化環境中,傳統教育中突出“明人倫”,則為順理成章之事!俺扇恕闭f,即立足于“人”的成長,是中國古代關于傳統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論述。百家爭鳴時代,儒家以培養“君子”、“圣賢”為目標,道家以培養“真人”、“圣人”、“仙人”為弟子標準,佛家以培養“菩薩”、“佛”這樣高境界的人為教育目標;這些都共同揭示了當時傳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品德高尚、有學問的人“士”和有至高無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賢作為最終目的,認為凡人必須以圣賢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智者們所設計的母語教育,都以“君子”“賢人”“圣人”為培養目標。(節選自《人民論壇》2015年第23期)1.下列關于“古代傳統教育目的”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傳統教育的目的,它作為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受中國文化精神生態的滋養極深;因此要深刻理解它就必須從古代傳統教育的文化生態出發。B古代傳統教育目的大概是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標準,立足于“人”的成長等;一定程度上說,這些教育目的是中國文化精神在傳統教育中的折射。C.古代傳統教育的目的在一脈相承的血統文化的影響下.不是為了生命的存在以及發展而有價值和意義,而是為了封建倫理綱常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D.古代傳統教育目的從本質上說就是使人懂得五倫以及那個時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促使大家成為遵紀守“倫”的社會成員,促進社會的和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很大程度上講.中國文化精神的結構體系決定著教育的價值觀、世界觀、教育原則等,它是中國文化機制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B.中國的文化機制從根本上決定著中國教育的內在機制.如果離開中國文化的整體框架去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就不可能充分地認識它的規律以及內涵。C.孟子認為禮教所規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五個方面。在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的倫理型文化環境中,傳統教育突出“明人倫”則順理成章。D.百家爭鳴時代,儒家培養“君子”與“圣賢”,道家培養“真人”、“圣人”與“仙人”.佛培養“菩薩”與“佛”這樣高境界的人。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文化生態入手審視古代傳統教育,能更準確深刻地把握其傳統生成、發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趨勢。對推動當前我們實現傳統教育現代化有著積極影響。B.詩書教化是儒家的思想核心。站在古代傳統教育的文化生態的角度分析,中國文化精神特別是倫理精神深刻影響了“明人倫”的教育目的以及價值取向。C.中國古代社會系統框架是以家族為中心的系統體系,本質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是由一個血統傳下來的文化,以此為出發點便形成了宗法專制的社會結構。D.百家爭鳴時代,傳統教育旨在培養品德高尚、有學問的人“士”和有至高無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朱熹認為人要以圣賢為奮斗目標,因此他把培養圣賢作為終極目標。二、古詩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張根?字知常?饒州德興人。少入太學?甫冠?第進士。調臨江司理參軍?遂昌令。當改京秩?以四親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時年三十一。鄉人之賢者彭汝礪序其事?自以為不及。 屏處十年?曾布?曾肇?鄒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義?徽宗召詣闕。為帝言?“人主一日萬幾?所恃者是心耳。一累于物?則聰明智慮且耗?賢不肖混淆?綱紀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禍亂之原!彼煺埩T錢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為親賢宅教授。 未幾?通判杭州?提舉江西常平。洪州失官錫?系治兵吏千計。根曰?“此有司失于幾察之過也。今羅取無罪之人?責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氣?”乃罷其獄。 大觀中?命為轉運副使?改淮南轉運使?加直龍圖閣。又以水災多?乞蠲租賦?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貸流民。詔褒諭之。 徙兩浙?辭不行?乃具疏付驛遞奏。大略謂?“今州郡無兼月之儲?太倉無終歲之積?軍需匱乏?邊備缺然。東南水旱?盜賊間作?西?北二國窺伺日久?安得不豫為之計?”因條列茶鹽?常平等利病之數?遂言?“為今之計?當節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賜一第?或費百萬。臣所部二十州?一歲上供財三十萬緡耳?曾不足給一第之用。以寵元勛盛德?猶慮不稱?況出于閭閻干澤者哉。雖趙普?韓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園?邸店?雖不若賜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損之。如金帛好賜之類?亦不可不節也!睍?權幸側目?謀所以中傷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誠?不之罪也。 尋以花石綱拘占漕舟?官買一竹至費五十緡?而多入諸臣之家。因力陳其弊?益忤權幸?乃?根所書奏牘注切草略?為傲慢不恭?責監信州酒。既又言根非詆常平之法?以搖紹述之政?再貶濠州團練副使?安置郴州。尋以討淮賊功?得自便。以朝散大夫終于家?年六十。(選自《宋史 列傳一百一十五》)注:①?通“移”。轉移;轉贈,進士曾布上書他的行,徽宗召宮;实鄞笥^年間,張根任命為轉運副使,改為淮南轉運使,加任直龍圖閣。他水災,求免租賦,發放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流民。兩浙,,于是寫下疏驛站奏。為監信州酒。不久又張根詆毀常平之法,貶為濠州團練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題盤豆驛水館后軒韋莊灘頭鷺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數行天際沒,孤云一點凈中生。馮軒盡日不回首,楚水吳山無限情!咀ⅰ竣夙f莊,唐末詩人,曾因戰亂避禍于江南。盤豆驛,古驛站名,在今河南靈寶。8.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前兩聯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答:9.第三聯為什么要描寫去雁和孤云?請簡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2)、飛湍瀑流爭喧?, 。其險也如此, ! ——《蜀道難》李白(3)、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 ----《離騷》屈原乙 選考題請從11、12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右側方框涂黑。按所涂題號進行評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題進行評分;不涂,按本選考題的首題進行評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馮驥才“離婚!馬上離婚!”這是年輕時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來的一句話。六十歲后她就不再喊這句話了。今天又喊出來,可見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同樣的怒火也在老頭兒的心里撞著,他急速而無目的地在屋子中間轉著圈。轉了兩圈,站住,轉過身又反方向地轉了兩圈,然后沖到門口,猛拉開門跑出去,還使勁“啪”的一聲帶上門。老婆兒火氣未消,面對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聲罵他。墻上的掛鐘當當響起來,已經八點鐘了。他們這場架正好打過了兩個小時。不知為什么,他們每次打架過后兩小時,心情就非常準時地發生變化。她耳邊又響起剛才打架時自己喊的話:“離婚!馬上離婚!”她忽然覺得這話又荒唐又可笑。她開始感到屋里空蕩蕩的,悔意悄悄浸進心中。她想,兩人一輩子什么危險急難的事都經受過來了,像剛才那么點兒小事還值得吵鬧嗎?——她每次吵過架冷靜下來時都會想到這句話。可是……老頭兒總該回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屆高三下學期3月考試 語文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86428.html
相關閱讀: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