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期末測試(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農村?梢姷竭@樣的現象,一些年屆七旬的老翁,要向三歲稚童稱“叔叔”或“爺爺”。永定俗謂:“白頭哥,坐地叔”(即對平輩的白頭老翁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輩,即使上年紀老者也要喚其為叔)。這一現象反映了宗法制A.強調血緣紐帶B.強調尊老愛幼C.以嫡長子繼承制為特點D.有利于凝聚宗族2.“隨著商業和帝國的發展,生活欲益復雜,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滿足要求。外國人在羅馬可能遭到關押,他的財產可能被沒收,就是一個典型的問題!睘榇,羅馬形成了A.習慣法體系 B.公民法體系 C.萬民法體系 D.自然法體系3.英國《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和法國1875年憲法的共同之處是 ①體現了代議制民主的特征 ②規定了資產階級國家政體 ③資產階級斗爭成果的法律總結 ④賦予全體公民以充分的選舉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①②④4.追求民主一直是人類為之奮斗的崇高理想。下列關于近代社會民主化進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過程 B.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國國情決定的 C.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的斗爭是長期而曲折的 D.政治家是民主化進程的決定力量5.魯迅說:“至于中國所謂的手段,在我看來,有時也應該說有的,但絕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華’。然而,夷又哪有這么愚笨呢,卻先來一套‘以華制華’給你看”。中國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強采取“以華制華”策略的歷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6.“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边@是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的幾句詩,它的創作背景是A.五四運動爆發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C.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D.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7.圖1是1940~1947年中國報刊上“民主”出現頻率統計圖。其中1946年“民主” 出現頻率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戰勝利后,民眾渴望和平民主 B.國共重慶談判,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 C.重慶政協會議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協決議 D.全國規模的內戰爆發,和平民主的呼聲高漲8.參加周來110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豐富多彩的外交實踐、獨具一格的外交藝術和外交風格,在國際社會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蹦茏糇C胡錦濤高度評價的史實是 中美關系正;1953年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中蘇關系解凍 A. B. c. D.魯迅先生曾說:“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币韵隆氨拮印迸c“動彈”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A.鴉片戰爭——開眼看世界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傳播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戰爭——維新變法,救亡圖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解析(31題13分,32題14分,33分13分,總計40分)31、(13分)⑴(3分)⑵(4分)⑶(3分)⑷(3分)32、⑴(3分)⑵(6分)⑶(3分)⑷(2分)33、⑴(3分)⑵(6分)⑶(4分)高三歷史期末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60分)ACBDCBCBBC11121314151617181920AAACCDBCBA21222324252627282930BABBBCCCDA二、材料解析(31題13分。32題14分,33題13分)31、(13分)(1)特點:皇權至上。(1分)弊端:容易產生腐敗;阻礙社會進步。(2分)(2)革命性和民主性:從法律上否定了君主專制,確立了民主共和制。(4分)(3)原則: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2分)根本目的:保證人民當家作主。(1分)(4)認識:從專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完善;必須符合本國國情;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們才能當家作主。(3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32、(14分) (1)政策:重農抑商。(1分) 影響:一方面促進了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另一方面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后。(2分)(2)趨勢:由升到降。(或:1929~1933年失業率提高,1933~1937年逐漸降低。)(2分)舉措:胡佛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1分)羅斯福采用調整恢復工農業生產、以工代賑、保護勞工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等政策,大力干預國家經濟。(3分)(3)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確立計劃經濟體制。(1分) 1985年:實行改革開放。(1分) 1995年: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4)政府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就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反之,則阻礙社會的發展。(2分)33.(13分)(1)精神世界:孔子的儒家思想。(1分) 主張: 仁、仁政、為政以德(2分)。(2)態度:全盤肯定西方文化,全盤否定中國文化。(2分) 主張: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新文學。(4分)(3)領導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發表《新民主主義論》。(2分)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2分)高考(試 ω題⌒庫山東省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37873.html
相關閱讀: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