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陸皓楠 審題:新田一中高三歷史備課組第I 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24.“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按照他們的地產的多寡來規定的,于是,隨著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敗!边@一評價( )A.梭倫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 D.議事會改革.一位美國記者贊嘆道: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傳奇。他所說的“偉大傳奇”是指( )A.秋收起義 B.井岡山會師C.第五次反“圍剿” D.紅軍長征.下面是一張戰爭示意圖,與此對應的軍事行動應該是( )A.國民黨軍隊對山東發動重點進攻B.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挑起內戰C.渡江戰役D.解放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反攻序幕.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這次“試驗”的結果是 ( )A.發布了革命綱領《四月提綱》B.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圖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現在( )A.商周時期 B.西漢時期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變動主要是( )小農經濟開始解體 B.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商品經濟開始出現 D.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出現馮如制成中國第一架飛機在中國航空史( )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水平已經超過世界先進水平標志著中國民航事業拉開了序幕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世紀70年代,美、英等國發展出一種將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經濟”。有關“混合經濟”的說法正確的是( )國有經濟成分逐漸占主導地位實質上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面調整 其出現使“福利國家”發展受挫反映了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適當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32.下列圖片反映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種經濟,這種( )A.“新經濟” B.互聯網經濟第三產業 D.新經濟政策.毛澤東說:“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迸c此詩句相關的思想是( )A.孔孟之學 B.程朱理學C.明清之際的新思潮 D.陽明心學.17世紀時,人們由舉起人文精神的旗幟到進入理性時代,其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會的黑暗統治B.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C.仁人志士對科學的不懈追求D.人文主義自身的魅力.近代有篇文章回顧中西文化爭論,說:“蓋在昔日,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爭,而在今日已成為思想上之爭。”“今日”是指(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II卷 (非選擇題共52分)40.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日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個戰時盟國的代表,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建立了戰后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材料二 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11月,在法國的倡議下,第一屆西方主要工業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首腦會議在法國的朗布依埃舉1976年的第二次首腦會議,加拿大總理應邀出席,此次會議確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腦會議輪流在各參加國召開,七國集團正式形成。(1998年俄羅斯正式加入,七國集團發展為八國集團)材料三 二十國集團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成員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國,作為一個實體的歐盟,中國、巴西等十一個發展中國家。創立二十國集團的建議是美國等西方七國的財長們于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構成及特點。該體系對戰后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何影響?(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七國集團”成立時面臨怎樣的“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法國為何能倡導并促成西方主要工業國首腦會議的召開?(分)(3)、材料三中“二十國集團”的成立,反映了怎樣的世界發展趨勢?(分)世紀英國經歷了一次近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政治革命,政治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根據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比一切東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這些罪惡的根源,那就是不經議會同意,而妄以國王陛下名義,向人民征稅或征收其財產稅的專斷權力;如今,已由兩院斷定并以國會的一項法案,宣布這權力是違反法律的!洞罂棺h書》(1641年12月1日送呈國王)材料二 洛克認為,在自然狀態里,總會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因此需要政府通過法律來保護人權。于是,人們訂立契約,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權力不能太大,必須依法行事,還必須實行分權。材料三 自18世紀早期,英國喬治一世不再參加內閣會議,而是指定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沃波爾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內閣會議, 由下院多數黨領袖主持內閣會議,就形成為一種政治慣例。他當政期間,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之后進一步完善,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1)材料一中國王與議會的矛盾從本質上反映了什么?結合材料二分析這一矛盾的解決體現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則?(分) (2)據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國代議制民主制度的特點。(分) (3)據上述材料概述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的基本歷程。(3分)2015年新田縣高考文科綜合期末歷史試題答案命題:陸皓楠 審題:新田一中高三歷史備課組29.鴉片戰爭以后,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摧毀了中國自身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故A符合題意。B出現于明朝中后期;C出現于商周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出現是在19世紀60年代以后。故選A35.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題主要把握材料中“今日已成為思想上之爭”A、B兩項都屬于材料中的制造之爭,C項屬于政法制度之爭,而D項則屬于思想之爭。故選D本題考查的是二戰之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形成及多極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答案:(1)構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特點:以美元為中心。影響:在有利于美國經濟擴張的同時,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經濟危機:滯脹;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原因:包括法國在內的歐共體的發展;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3)、經濟全球化;世界政治經濟多極化。45 (1)、資產階級與封建專制之間的矛盾。(2分)自由、法治、分權。(6分)(2)、國王統而不治;政黨政治;內閣對議會負責。(4分) (3)、要求限制王權;提出民主思想加以論證;建立完善君主立憲制。(3分)2015年下期新田縣高考文科綜合期末歷史試題試 題 制 卷 細 目 表題型題 號考 點高考考綱要求分值(分)難度控制ⅠⅡ會選 擇 題24梭倫改革40.9025紅軍長征40.8026人民解放戰爭40.7027十月革命40.6028代田法40.5529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40.5530中國航空事業40.4531混合經濟40.6032新經濟40.6533陽明心學40.6534啟蒙運動40.5535新文化運動√40.60選做題40二戰后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形成及多極化、全球化發展趨勢250.5541民族融合和民族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120.5545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150.50總分:100分,其中必修85分,選修15分。湖南省新田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測試(教師命題比賽)歷史試題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45468.html
相關閱讀: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