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說明: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將所選答案填涂于答題卡相應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題2分,多選、不選或錯選均不得分。)讀圖1,回答1~3題:1.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A.季風水田農業 B.混合農業C.商品谷物農業 D.種植園農業.與乙地區農業相似的地區是 A.剛果盆地 B.四川盆地C.盆地 D.墨累—達令盆地.提高丙地區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機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資源C.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合理開墾4.序號①代表的工業企業可能是A.電子裝配 B.石油加工C.鋼鐵冶煉 D.蔗糖生產5. ②類工業部門為主形成的工業地域可能是 A.鞍山鋼鐵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C.德國魯爾工業區 D.美國“硅谷”?讀圖3,回答6~7題6.下列描述可能與實地情況相符的是A. ①地附近的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 B. ②地坡度最陡C. ③地分布有茶園 D. ④地分布有梯田7.該考察線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圖4為90°E附近海平面某月氣壓示意圖(單位:hPa)。讀圖,回答第8~10題。8. 據氣壓值推斷,該月最有可能是C. 7月 D. 10月9. 甲地在該月盛行A. 西北風 B. 西南風C. 東北風 D. 東南風10.甲地該月的氣候特征是A. 寒冷干燥 B. 酷寒烈風 C. 溫和濕潤 D. 高溫少雨圖5為長江全年補給水源示意圖,回答11~12題!。x圖判斷 A.b是雨水補給,a是冰雪融水補給B.a是地下水補給,c是冰雪融水補給C.a是雨水補給,b是冰雪融水補給D.a是冰雪融水補給,c是地下水補給讀圖“我國某區域圖”,回答~題。. 圖中A地區近年來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葡萄酒釀造業原料生產基地,該地區有利于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是 A.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 ?B. C. 冰川融水豐富,灌溉便利 ?D. 平原廣闊,黑土肥沃. 圖中A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圖中B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溫帶草原,而現在已變成一片漠,其人為原因是 A. 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的結果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結果 C. 農業由耕種向畜牧轉變的結果 ?D. 過渡開墾和放牧對植被破壞的結果?裝方式:如圖7。測量日期:12月21日。測量地點:校園內P點。測量結果:在手表顯示12∶58時角β最小,為52°56′;A為量角器中心O點的陰影,AB⊥PA。據此回答16~題。A.B.C.D.A.B.C.D.圖8為“我國東北部地區1、7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卮18~19題。18.下列關于圖中等溫線與甲、乙、丙、丁四地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地形因素影響,1月-18℃等溫線向北凸出B.受緯度因素影響,7月22℃等溫線向北凸出C.甲地海拔高,1月氣溫高于丙地D.丁地緯度高,7月氣溫低于丙地19.關于圖示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氣溫日、年較差小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長,封凍期短C.山地垂直地帶性顯著,基帶為溫帶草原帶 D.平原面積較大,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圖9為甲、乙兩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20~21題。20.甲地某高度上,北坡為針葉林,南坡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為A.南坡為向陽坡 B.北坡為向陽坡C.南坡為迎風坡 D.北坡為迎風坡2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兩山位于南半球B.甲山位于地中海氣候區,乙山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C.甲乙兩山自然帶的遞變規律是由熱量差異造成的D.甲地緯度高于乙地圖10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徑流量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22~23題。22.圖中搬運能力最弱的時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23.甲地徑流峰值顯著滯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發旺盛 B.河道彎曲 C.地勢起伏 D.濕地調蓄圖11為“某發達國家年溫度變幅與云量覆蓋度統計坐標圖”,讀圖完成24~25題。24.圖中所示,云量覆蓋度與冬夏溫度差之間的大體關系是A.正相關 B.負相關 C.等量 D.遞增25.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國家的氣候逐漸變得A.變暖 B.變冷 C.冬暖夏涼 D.冬寒夏熱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26. 根據圖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分)(1)指出圖中黃河谷地積溫等值線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分)?(2)西寧地區有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簡述歌謠反映出該地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分)(3)請分析該地水電站選址的主要有利自然條件。(3分) 資料一:能源是保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質基礎。增加能源生產、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加強能源合作已成為各國發展中的重要內容。資料二:我國能源消費構成表(單位:%)年份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核能、風能198072.223.84.0199076.218.75.1200069.224.46.4200970.321.97.8(1)初,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運營,俄羅斯每年向中國輸送1500萬噸原油。簡述其對中、俄兩國的意義。(3分)?(2)歸納1980-2009年間我國能源消費構成的特點。(3分)(3)目前我國東北地區除引進常規能源外,也大力發展風能,簡述該地區大規模發展風能的主要區位因素。(4分)28.讀圖13,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2)分析布瓦凱市降水特點及其原因。(4分)?(3)科特迪瓦境內河流眾多。但布瓦凱市只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為主要水源,有近100萬人缺水。分析布瓦凱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并提出解決該市缺水問題的工程措施。(3分)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至此我國共有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喀什六個經濟特區?κ步洕貐^地處亞歐大陸中心,邊境線長達98 2公里,有多個國家與之接壤。材料二:圖14為新疆南部地區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圖材料三:圖15為M古城遺址附近古河床沉積物剖面圖。(1)簡述當地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根據古河床沉積物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可以推測M古城地區河流徑流量最大的時期是 (填序號),判斷的理由是____ 。(2分)(3)試分析南疆地區發展綠洲農業的自然條件。(5分)30.讀圖16回答下列問題。(8分)(1)分析該區域滑坡、泥石流多發的自然原因。(4分)??(2)從氣候、水文和生物角度,概述拉市海濕地的生態效益。(4分)普通高中?學年第一學期三明一、二中聯合考試高三地理試題(參考答案)26. (9分)(1)等值線向西凸出數值由東向西積溫逐漸降低;原因是地勢自東向西逐漸抬升(分)(2)晝夜溫差大(天氣多變);地勢起伏大植被呈現出垂直分布規律(分)(3)降水豐沛,水量豐富;位于一二階梯交界處,水流落差大,水能豐富;位于峽谷地段,利于建壩。(分)加強了中、俄經濟合作,促進了兩國經濟發展。(1分)(2)以煤炭為主(或煤炭比重大;或煤炭一直占70%左右);(1分)石油、天然氣比重波動較大;(1分)水能、核能、風能所占比重逐漸上升。(1分)(3)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要量大;東北常規能源逐漸減少;當地風能資源豐富;風能清潔無污染可再生;開發技術成熟等(答出4點給4分)圖16圖15圖14圖13圖8圖7圖6圖5圖4圖3圖2福建省三明一中、二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4326.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