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1學期高三零試卷選擇題每題40分)圖1為我國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 圖中湖泊位于我國( )A.地勢第二級階梯 B.暖溫帶C.內流區 D.人口稠密區2. 與蘭州----酒泉鐵路沿線相比,寶雞----成都鐵路沿線( )A.光照充足、風沙較大 B.草原廣闊、日溫差大C.氣候濕潤、多內流河 D.地表崎嶇、森林茂密圖2為西藏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讀圖,回答第3~4題。3.西藏地區)A.河湖稀少B.降水量西北多東南少C.地勢東南高西北低D.城鎮主要分布在谷地4.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原因是)A.光照 B.熱量C.灌溉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3為地球上五個不同地區(都位于沿海)受氣壓帶和風帶影響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5.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屬氣候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6.圖中③⑤兩地共同的氣候特征是( )4是黃河中游局部地區圖及該地區土壤侵蝕研究統計圖。讀圖回答7~8題。圖47.該區域( )A.自然帶差異由熱量決定 B.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C.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 D.位于我國二三階梯8.據圖分析( )A.人口密度越高,侵蝕強度越大 B.侵蝕強度僅與人口、植被有關C.生態惡化使區內人口大規模外遷 D.侵蝕嚴重促使該區調整農業結構圖5為北京市泥石流多發區與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第9~10題。圖59.甲、乙兩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達( )10.北京市的泥石流災害( )C.強度與地質構造和地形地貌有關 D.可通過加強監測和預報避免損失圖6為世界某區域圖,讀圖,回答第11~12題11.圖中①地( )12.圖示區域( )B.間歇河的流量每年的1月份較大C.鐵礦石輸出港位于太平洋沿岸 D.西岸的洋流是從低緯流向高緯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讀圖7回答第13~15題。13.在7、8月份,倫敦比北京)A.氣溫高,日較差大B.降水多C.正午太陽高度角小D.日出晚,晝短夜長14.英國)A.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B.西部海岸線曲折,珊瑚礁發育好C.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D.多數河流短,含沙少,無結冰期5.途經該區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歐洲的海輪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歐洲西部地區氣溫升高、濕度降低C.進入到北冰洋海域,使當地能見度變好D.在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圖8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6~17題。16.該游牧活動)A.需要穿越熱帶雨林B.隨著雨季南北移動C.向南可至南回歸線D.易受颶風災害侵擾17.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圖9為溫帶某景區導游圖。讀圖,回答第18~19題。18.在圖示景區的主要自然景觀中)A.峽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徑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19.在景區服務設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廳、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圖10表示的四個平原地區均是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生產區。讀圖回答20~22題。 甲 乙 丙 丁圖1020.四個平原中屬于水稻主產區的).關于四個平原上農業生產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B.乙-土壤肥沃,雨熱同期C.丙-草場茂密,光照不足 D.丁-河流眾多,黑土廣布22.關于四個平原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B.乙-機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場適應性強1913年10月10日,建有船閘的巴拿馬運河開通,極大縮減了大西洋與太平洋間的航程。讀圖11,回答第23~24題。23.運河上修建船閘,可以( )B.抬高水位,利于發電C.克服水位落差,利于航行 D.減慢水流速度,減少流量24. 影響該運河航運的自然條件主要為( )B.全年潮濕悶熱 C.多地震和火山活動 D.航運的運輸需求小圖11西藏和黑龍江是我國沼澤濕地分布最多的省區。25~26題。 表1占全國沼澤濕地面積比(%)1990年1995年2000年黑龍江22.1320.9717.67西藏24.1725.5526.7525. 黑龍江省和西藏自治區沼澤濕地成因的相似處是( )A. 降水豐富,集中于夏季 B. 氣溫低,蒸發微弱C.冰雪覆蓋,有利于下滲 D.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26. 關于兩地濕地變化的原因和影響,不正確的敘述是( )A. 黑龍江濕地大幅減少主要由于農業開發 B. 濕地減少加劇了黑龍江的洪澇災害C.西藏濕地面積增加與全球變暖有關 D. 旅游業開發是西藏濕地增加的原因之一讀圖12,回答第27~28題。27.圖示區域( )有高大山脈氣流28.戈達瓦里河河口與高韋里河河口的直線距離約為( )圖13為黃河三角洲及周邊地區略圖。讀圖,回答第29~30題。29.煙臺比濟南( )春季升溫慢秋季降溫慢D.日出早,白晝時間長30.該區域河流( ) 讀圖14,里海地區略圖,結合有關材料,分析回答31~33題31、圖中A山脈是亞歐兩洲的重要分界線,它的成因主要是( )A、板塊張裂、巖漿噴發而成的火山B、板塊擠壓,地殼隆起而形成的褶皺山C、地殼運動,巖層斷裂而成的塊狀山D、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的相互碰撞而形成的高大山脈32、關于里海東側廣闊的平原地區的農業敘述,正確的是( )A、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畜牧業發達B、降水豐富,適宜水稻生長C、氣候干燥,陽光充足,適宜棉花生長 D、影響本區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地形33、據報道:在哈薩克斯坦里海沿岸地區,一些油井因里海水面上升被淹沒,造成嚴重的環境災難。里海水域的珍貴魚類鱒魚、黑子魚等 大量死亡,其死亡的原因是( )A、吸入有毒物質死亡 B、因缺氧而窒息死亡C、因缺乏食物死亡 D、因海水鹽度升高而死亡34、圖15為我國西部某區域7月均溫(℃)等值線圖,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兩地距海遠近不同? B.甲地為盆地、乙地為高原C.高山阻擋了水汽輸送?D.兩地緯度的差異較大讀圖16“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35~8題。35. 圖中區域的最大高差可能為(? )A. 4843米 B. 2843米C. 3800多米 D. 4000多米36. 圖中河流(? )A. 均為降水補給B. a河流落差大于b河流 C. a為內流河,b為外流河D. b河流總體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37. 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有(? )A. 擴大農業灌溉規模B. 大力開發地下水資源C. 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分配水資源D. 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38. 若在該區域發展旅游業,可供開發的資源有 (? )①山地冰川景觀②沙漠景觀③喀斯特景觀④草原牧場⑤壯族風情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⑤6月21日,國務院批準設立三沙市,下轄西沙、中沙、南沙諸群島及海域。是中國地理緯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總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閱讀圖17,回答39~40題。9.三沙市(? )A.所屬省的簡稱是粵 B.組成島嶼大部分是火山噴發形成 C.盛產柑橘等亞熱帶水果 D.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40.甲國和乙國(? )A.甲、乙兩國都是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B.甲國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乙國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C.甲國氣候終年炎熱多雨D.乙國位于太平洋板塊上,地處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Ⅱ卷 問答題(4題,60分)41.(13分)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稏|北振興“十二五”規劃》提出,把東北地區基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新興原材料及能源保障基地和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12月1日哈爾濱至大連高速客運專線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此鐵路縱貫黑吉遼三省,共設23個車站。圖19 (1)與a—c河段比較,說出a—b河段特殊的水文特征及其出現的時間,并寫出成因。(4分)(2)概括“哈大高鐵”運營對東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2分)裝備制造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技術裝備的各制造工業的總稱。包括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3)簡述東北地區建設成為裝備制造業基地的有利區位條件。(5分)(4)據圖19分析甲城市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自然原因。(2分)42.(17分)讀圖20 我國湖南省區域圖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湖南是一個農業大省,素有“魚米之鄉”和“湖廣熟,天下足”之美譽。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一位,雜交水稻的研發和生產基地,用占全國3%的耕地生產了占全國6%的糧食。全省現有水稻加工企業1100多個。袁隆平院士“兩會”中提議將長沙打造成“國際稻都”。材料二:“張家界地貌”即指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全世界發現僅此一處。峭立的巖峰、蒼茫的林海、秀麗的山溪、幽深的洞壑……“三千峰林八百水”匯聚成神奇美妙的世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首批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2分)(2)洞庭湖7~9月與6月相比,湖水面積有何變化,并解釋這種變化的自然原因。4分)(3)分析長沙打造“國際稻都”的優勢區位條件。(4分)(4)寫出張家界地貌形成的地質作用,并概括其作為旅游資源的價值。(2分)()據圖出省的資源優勢說明該區域適宜發展的工業部門及其理由(5分)435分)讀圖21,回答下列問題。圖21(1)天津市天津一中屆高三上學期零月考(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6888.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