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屆高三調研測試歷史.1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馮天瑜著《中華文化史》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表現為‘以民本思嘲 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毕铝醒哉擉w現兩翼思想的是 A.清凈無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 B.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圣人執要,四方來效 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D.反者道之動-----治強生于法2.《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別入諸色”;《新唐書》載:‘組 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長矛)之工,二年?~…教咋 傳家技!边@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營作坊工作 B.職業世襲 C.頻繁地更換工種 D.臨時工人3.如圖,元政府設置了一個東西延伸的帶狀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將兩個大的蒙三 萬戶府重兵駐扎于此。另外,又將秦嶺、漢中、北川的險地劃歸陜西行省,也駐雀 個蒙古都萬戶府?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 A.保障首都安全 B.就近指揮,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 C.實現以北制南 D.以山川形便劃行省界,防止割據4.如果要研究明代設立內閣制的情況,以下哪些古籍應在查閱之列? ①《東京夢華錄》②《明史?職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紀》④《明成祖實錄》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 D.②④5.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科技固然成績突出,但“這些成果技術方面停滯于農業和手工業 的經驗工藝的水平上,在理論上始終貫穿著天人合一的思想,以變幻莫測的道、氣等概 念來建構學術體系,……混有大量的荒誕不經的反科學的成份。”這主要表明中國古代 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強的封閉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國家6.英國漢學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國經典》中說:“自古老的封建帝國 消亡,秦建立專制國家始,中國就再沒有出現過革命,而只是統治者和朝代的更替…… 在西方人看來,第一次鴉片戰爭是從已經存在了大約2000多年的舊事物向將會變革國 計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轉變的出發點”。理雅各的觀點是 A.秦建立專制制度導致中國再沒有出現革命 B.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一場進步和正義的革命 C.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開端 D.秦的專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導致中國的落后7.下列對《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數額單位:萬兩)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讀有 注:工商雜稅收入包括:鹽課、關稅、厘金、官業收入、雜稅等。(其中關稅1841年 約420萬兩;1887年2054萬兩;1911年3617萬兩。) ①農業稅數額變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農經濟逐步解體 ②稅收主體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務及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出現并發展,工商雜稅收入上升 ④中國被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外貿易發展使關稅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而僅撅拾泰西皮毛,…… 遂乃自足!鄙鲜鲅哉搼斒 A.頑固派對洋務派的批評B.洋務派對頑固派的批評 C.維新派對洋務派的批評D.革命派對維新派的批評9.下表是某同學發現的一張某年的歷史大事記,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根據其記載的事件對 這張大事記的年份進行了推斷。其中推斷最為合理的是 A.甲:《中國女報》創刊說明辛亥革命后婦女社會地位提高,時間在1911年以后 B.乙:海牙和平會議上通過的這個宣言表明飛機尚未發明,時間在1903年之前 C.丙:《日俄密約》內容體現了典型的帝國主義特征,時間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D.。好绹l銀行危機波及多國及各國向殖民地轉嫁危機,時間在1929-1933年10.右圖為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發展折線圖。圖中顯示1928-1934年黨員人數大幅度上升,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歷史原因是黨氣人數‘萬’ A.五四運動的發生: B.紅色政權的建立 C.北伐戰爭的勝利 D.抗日戰爭的爆發11.毛澤東是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詞作家。下列詩詞 中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的是一 A.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習 B.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月 C.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州 D.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州12.有人用鄧小平的經典話語來概括改革開放30多年的基本經驗。改革開放頭巧年的基一 本特點應該是 A.“摸著石頭過河” 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C.“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D.“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3.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數應以5040人為上限,因為這個數 字是個人能認識并充分交流的極限。關于他的這一想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造就了古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的特點 B.認可雅典的民主原則,但不滿當時的民主狀況 C.反映了古希臘公民強烈的參政意識 D.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思想有某些類似之處14. 19世紀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說美國“既像一個小國那樣自由和幸福,又像一個大 國那樣光榮和強大”。托克維爾評說的美國精神與形象主要源于 A.分權制衡原則B.共和制度? C.中央集權原則D.聯邦體制‘一15. 19世紀晚期德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突飛猛進與政治民主發展滯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 A.皇權與貴族結盟掌握政權B.經濟發展消解政治改革訴求I C.國家分裂阻礙政治民主化D.對外戰爭影響國內民主進程}16. 1882年,英國舉行了一次國葬,逝者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當時的報紙對此評論} 說:“真正的基督徒能夠像接受天文學和地質學一樣接受他的理論的主要科學事實!薄 逝者是 A.達爾文B.牛頓C.瓦特D.莎士比亞17.斯大林說:“蘇維埃國家在原則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戰敗國人民一類的齲凝辦 法吸收工業化資金。至于借用外債這種辦法,蘇聯卻沒有加以利用的機會,因為資本 主義國家拒絕貸款給蘇聯!彼勾罅謺r期為工業化籌集資金的辦法有 ①推行農業集體化②集中收繳國有企業利潤 ③實行余糧收集制④艱苦奮斗、厲行節約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8.“經濟民族主義的中心思想就是經濟活動要為國家的整體利益服務,在經濟危機(1929- 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國都采取了諸如更嚴格的進口限額和雙邊貿易協定等形式的自 衛措施,以維護國家經濟利益。”據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經濟民族主義色彩的是 A.調整農業,扭轉危局B.美元貶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販,擴大內需D.整頓銀行,恢復信用19.約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當今國際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盤三維空間的國際象棋:頂 部的軍事力量大致是單極的,中部的經濟力量是多極的,底部包括眾多的國家和非國 家行為體(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俄羅斯經濟實力下降,軍事實力并未削弱 B.美國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保持著異常明顯的優勢 C.國際力量分布十分復雜,可以說世界多極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從某些維度看,“單極世界”和“多極世界”都是比較準確的說法20.“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譜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場所和它的特點,它的人物和 它的事件,正如法國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貴族與平民,有它的手藝者和農民,有它的 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軍隊一樣,總之,有它的整個社會。”與此作品所屬流派相 一致的是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滿分60分。其中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第23題 15分,第24, 25題均為10分。21.(12分)王陽明(1472-1529)和馬T?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兩位大哲是同時代人。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人們都喜歡拿王陽明和馬丁?路德作比較。有的西方學者更直接稱王陽明為“中國的路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二 材料一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涕,見孺子入井,自然知側隱,此便是良知!w人心之本體即是明德。私欲障礙則本體喪失。圣賢庸愚,同具此心:茍能致知,皆能明德!切兄,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王陽明《傳習錄》 材料二王守仁進一步發展、完善了陸九淵的心學體系,與程朱理學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王守仁繼承了陸九淵“發明本心”的思想,主張從“本心”入手去認識圣賢之心,以自己的內心為最高權威,反對用先驗觀念強制管轄心靈,體現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材料三當時(1517年)還是維滕堡大學的牧師的路德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到了教堂門口。他的大多數主張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確表明,“上帝之語”并不在教會的說教里,而在《圣經》里,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會的權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會徹底決裂,將教皇的驅逐訓令燒毀;次年,他被召喚出席在沃爾姆斯召開的皇家議會。路德拒絕改變其主張,他說:“除非你們能用《圣經》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說服我!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王陽明的基本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其主張是如何傳承和發展儒學思想的?(5分) (2)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路德的哪些觀點“削弱了教會的權威,’?由此引發的宗教改革運動對歐洲社會帶來了什么影響?(5分) (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王陽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97609.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