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效實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二O一三學年度寧波效實中學 高三歷史期中試卷 第 一 學 期(答案請寫在答卷紙上)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1、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故天子諸侯之傳世也,繼統法之立子與立嫡也……立賢之利過于立嫡,人才之用優于資格,而終不以此易彼者,蓋懼夫名之可藉,而爭之易生,其弊將不可勝窮。”這段話意在揭示A、指出嫡長子繼承制的弱點B、嫡長子的出現有其歷史必然性C、嫡長子繼承制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 D、沒有比嫡長子繼承制更好的權力交接制度2、“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這個時代是指:A、春秋戰國 B、漢代 C、秦代 D、民國3、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指出,“古來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統,正統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國家政體并善以此治國者, 不過秦皇、漢武、宋太祖、清圣祖 (康熙) 四人而已”。其中的“國家政體”指A、王位世襲制 B、中央集權制 C、文官體制 D、監察體制4、20世紀初梁啟超指出:“吾中國言民族主義者,當于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于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于國外之諸族是也!逼浯竺褡逯髁x觀念在當時的主要價值是A、協調民族矛盾,緩和社會局勢 B、突破傳統“天下觀”,否定專制C、凝聚社會力量,挽救民族危機 D、追趕世界潮流,推動改良變革5、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共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边@里說的“內部條件”主要是指 A、一戰后,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壓制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共結經驗教訓,正在積極尋找同盟者D、國民黨是中國各政黨中比較革命的民主派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回憶錄中記錄1945年的形勢時寫道:“蔣介石的權力只限于西南一隅……長江以北則連任何一種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沒有。”“假如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那么整個中國就會被共產黨人拿過去。因此我必須采取異乎尋常的步驟!边@可以用來說明①國民政府的消極抗戰 ②國民政府正全力挑起內戰③美國準備推行“扶蔣反共”政策 ④中共是抗日戰爭后期的中流砥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1954年12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以下哪些政策是在中國國家領導人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發生根本轉變以后實施的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②中國首次派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③推進新型區域合作 ④與美國關系開始正常化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13、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吟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為早日結束兩岸分離局面,實現祖國統一,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下列哪份文件闡述了這一構想A、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B、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C、1981年《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報告》14、下列對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評述,正確的是①古希臘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體現出主權在民、集體統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是一種狹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銅表法》是為保護平民的利益而頒布的 ④羅馬帝國之所以能長久統治,跟羅馬法對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有效調節有重要關系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指出:“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性的法律表現,以致一切后來的法律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诹_馬法中,凡是中世紀后期的市民階級還在不自覺地追求的東西,都已經有了現成的了!辈牧媳砻髁_馬法A、鞏固羅馬的統治,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B、是私有制社會法律的總結,推動法學研究C、促進社會穩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展D、為近代歐洲大多數國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礎16、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聯邦主席由普魯士國王擔任,稱為德意志皇帝”。而法國1875年憲法修正案則宣布:“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這兩個規定從本質上反映了A、法德意識形態的對立 B、兩國憲法都彰顯出共和主義思想C、法德代議制形式有別 D、兩國民主與專制力量對比的差異17、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構來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這種代表民意的機構就是議會。下列有關近代西方議會的表述正確的是A、英國“光榮革命”開創了議會制 B、法國總統任命內閣需經眾議院同意C、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對議會負責 D、德意志帝國議會掌握完整的立法權18、約翰?麥克李蘭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會主義理論的成敗,判斷標準是能不能因應它當代世界的事實,而且如果它的當代世界改變,它卻不變,未免奇怪。此外我們不可忘了,社會主義批判的世界,即資本主義世界是會轉化的,與資本主義所取代的那個世界甚不相同!痹谶@里,該學者強調A、社會主義理論來源于社會實踐 B、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必然C、社會主義理論應與時俱進 D、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應該相互借鑒19、俄國歷史學家阿納托利科什金圖二A、兩圖都反映了新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B、圖二反映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圖一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形成 D、圖二反映了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5、按照時間先后排列以下歷史事件①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浦東開發開放 ③指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④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26、鑒于“今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則情意不親”,康有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改易服飾”的主要目的是A、推動社會思想近代化 B、增強民族自我意識 C、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促進社會生活近代化27、《世界知識畫報》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樹和一座古城——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圖:馬六甲河口兀立著一艘西歐人首次橫渡太平洋遠航至馬六甲附近的巨大木船,盡管歷經滄桑,依然保存完好。結合所學知識推測這艘船最有可能屬于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28、1584年,《論西方發現》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黃金、白銀,也肯定能給英國帶來財富。新市場將大大刺激英國工業的發展。英國的雇傭機會將增多,許多流民將成為繁忙的工匠。據此可知 A、殖民擴張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B、殖民擴張給英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C、工業革命急需廣闊的海外市場 D、工業生產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業29、中世紀以來世界金融中心的變遷經歷了從以佛羅倫薩等獨立城市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發展到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金融”,最后到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金融”和以紐約華爾街為中心的“美國金融”。這個變遷過程說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①發端于新航路開辟 ②始終依靠殖民擴張 ③受世界貿易和生產力發展支配 ④呈現由多極化到單極化的趨勢A、②④ B、③ C、①②④ D、①③ 30、下表是中國和歐洲的制造業在世界制造業中所占的比例,對該表所反映的史實理解正確的是時間中國整個歐洲1750年32.8%29.8%1830年23.2%34.2%①歐洲國家的工業革命推動了其制造業的發展②雙方制造業的生產方式不同導致了比例變化③中國局限于手工生產是其制造業落后的原因④說明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小于歐洲主要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31題22分,32題18分,33題15分,共55分)3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840年春英國議會在辯論對中國出兵是否合理的問題時,“反對派以拒絕為支持一種惡毒的、有傷道德的交易而進行戰爭的理由反對政府的政策。” ——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國對華棉制品出口商,曼徹斯特商會主席莫克?維卡在致英國外相巴麥尊的信中說:“是他們自己陷入了錯誤的處境,逼得我們不得不走上為國家所受的侮辱,為個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補償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與正義的觀念,現在我們不去為我們和他們之間商務關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態度,這種想法就太唐吉訶德了!辈牧先 莫克?維卡在信中還說:“當前局勢,可能提供機會,完成兩國關系的改善,隨著關系的改善,我們輸出(棉織品)的擴張程度將是不可估量的! ——《英國紡織利益集團與兩次鴉片戰爭資料》材料四 《南京條約》并沒有結束中國人和歐洲人之間的摩擦。歐洲人感到很失望,因為通商口岸的開放并沒有帶來他們所期望的那么大的貿易擴張。他們認為,補救的辦法是獲得更多的租界。曼徹斯特商會聲稱:“我們同中國的貿易直到買賣權擴展到我們現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五 中國遭受的第三次失敗是最為恥辱的,因為這次是敗在鄰近小國日本的手下!19浙江省效實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868224.html

相關閱讀:貴州省六校聯盟201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題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廣西武鳴高中2014屆高三歷史第二次模擬調研檢測試題
2015綿陽二診歷史(僅試題)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