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宗法制得以維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緣關系,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材料是( )
A.孔子說:“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B.《說文解字》載:“宗,尊祖廟也!
C.《左傳》載:“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D.《左傳》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2.秦始皇確立的皇帝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所繼承。下列能體現此制度特點的是( )
①“法令出一” ②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訣于上” ③ “別黑白而定一尊” ④ “主獨裁于天 下而無所制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兩個“制”分別是指( )
A.分封制和郡縣制 B.宗法制和郡縣制
C.分封制和王位世襲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權制
4.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笨たh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C.制度法令的統一 D.依據才干政績任免官吏
5.《明史》載:“(內閣)地居近密,而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边@段材料的主要含義是( )
A. 明朝的內閣大臣就是丞相
B. 明朝內閣承擔了宰相的職能
C. 明朝宰相雖無其名卻有其實
D. 明朝的宰相幫助皇帝處理政務
6.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曾先后出現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制度。這些變革反映的趨勢是不斷強化( )
A.中央集權 B.監察權 C.對農民的控 制 D.專制皇權
7.中國有一副傳統對聯:十年寒窗無人識,一舉成名天下知。和這副對聯相關的古代選官方式是( )
A.察舉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舉制 D.世官制
8.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說:“貴族政體 和民主政體,在(中國)古書上,亦未嘗無相類的制度……”他所指的“貴族政體”是指( )
A.秦朝皇帝制 B. 西周分封制 C. 明代內閣制 D. 元朝行省制
9.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這段材料說明( )
A.列侯所獻的酎金有問題
B.漢武帝貪財暴虐
C.漢武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D.漢武帝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10.“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是宋代極為流行的俗語,它體現的有關宋代的社會現象是( )
A. 中央集權 B. 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C. 文人政治 D. 強干弱枝
11.“雖無相名,實有相職。雖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辈牧
所指的制度應該是 ( )
A.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內閣制 D.元代的行省制度
12.學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學就本單元內容分別擬定
四個選題準備開展研究,這四個選題的題目明顯不恰當的是 ( )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立者——大禹》
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
13.西周實行的宗法制在秦漢以后仍然有重大影響,其中的一些原則逐漸演變為封建的宗法制度。這些原則包括( )
①嫡長子繼承制 ②貴族世襲爵位制 ③父權家長制 ④三綱五常的倫理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14.“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境形成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睂Υ瞬牧系睦斫猓_的是 ( )
A.承認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
C.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
15.羅馬人存在這樣的觀念:一個民族無論去何處,總要攜帶自己的法律。這反映了羅馬人( )
A.法律意識濃厚
B.維護私有財產權 C.喜歡打官司 D. 經常犯法
16.《雅典政制》有這樣的記載:有一次,一個名叫呂錫馬庫斯的人犯有死罪,
行刑吏準備執行。在他正坐著等死的時候,優美里德斯救了他。優美里德斯依據
法律提出,公民未經陪審法庭判決不得處死。到了陪審法庭舉行審理的時候,呂
錫馬庫斯被判處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來
杖之人)的綽號。這一記載反映出陪審法庭是當時雅典的 ( )
A.權力機關 B.司法機關 C.行政機關 D.立法機關
17.古希臘民主制和羅馬法共同的本質特點是( )
A. 都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都極力維護奴隸制度
C. 都特別保護男子的政治權利
D. 外邦人均無政治權利
18.“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
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
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這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 ( )
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 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人人平等
19.法國學者費奈隆對雅典民主制度進行評價時說:“民眾支配雅典,演說支配民眾。”對此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
①全體雅典公民對國家大事都享有決策權②民主制促進了雅典雄辯術的發展③公民在演說誘導下做出的判斷未必正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 ①③
20.當前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英國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過,布朗首相可以( )
①強迫投反對票的議員退出議會 ②率全體內閣成員辭職
③呈請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 ④呈請女王做出最終裁決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 ②③④
21.俾斯麥在1890年因與德皇意見不合而被罷免,依據《德意志帝國憲法》,德皇這一做法( )
A.屠戮功臣 B.不合法 C.合法 D.說不清
22.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2008年11月4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擊敗共和黨對手麥凱恩,當選第56屆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首位黑人總統。這不能說明( )
A. 美國已經不存在種族歧視的社會現象
B. 美國總統由選舉產生并實行任期制
C.美國政治選舉是兩黨激烈爭奪的戰場D. 美國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在法律上獲得與白人相同的政治權利
23.英國的漫畫家為某—歷史事件創作了題為《瑪
麗安娜女郎(法國的象征)終于挑好帽子了》漫
畫。圖中的房間里衣物凌亂,女郎站在鏡子前面,
終于選好并戴上了象征第三共和國的三色帽。這
幅漫畫的喻義是 ( )
A.法國資本主義思想與封建思想斗爭激烈
B.法國的共和制度經過長時間的變動才確定下來
C.法國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時裝,可以隨時改變
D.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最終在法國確立
24.1840年的鴉片戰爭使“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重大轉變”,這主要是因為( )
A. 長期閉關鎖國的政策被打破
B. 中國次被西方國家打敗
C.專制制度受到強烈沖擊
D. 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
25.在《南京條約》的下列條款中,對中國民族經濟危害的是( )
A.割香港島給英國 B. 開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進出口關稅由雙方協定 D.賠款2100萬銀元
26.在江蘇鹽城市鹽都縣,發現了一枚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秘密鑄造的太平天國大錢。這種大錢,在我國尚屬首次發現,屬于試鑄錢,并未大量鑄造,存世量極少,現已見到的僅此一枚,鑄造工整、精美,設計很有特色 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
太平天國幣 楊秀清秘鑄的太平天國幣
①楊秀清已不再滿足于當東王 ②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使他們不能長期保持團結③反映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腐敗 ④反映了太平天國“有錢同使”的平均主義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27.馬克思說:“推動了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國運動)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边@說明( )
A. 太平天國運動反對鴉片戰爭中清政府的賣國行為
B. 鴉片戰爭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C. 清政府的腐敗統治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
D. 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的社會矛盾,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28.下列
關于《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資政新篇》繼承了《天朝田畝制度》反封建的主張
B.《資政新篇》繼承了《天朝田畝制度》廢除私有制的主張
C.《資政新篇》改變了《天朝田畝制度》在改造社會方案上的落后性
D.《資政新篇》改變了《天朝 田畝制度》所倡導的社會模式
29.“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了阻力!碧岢鲞@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 )
A.《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革命性
B. 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清朝的封建統治
C.《資政新篇》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D. 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30.民主和法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
化.制度化等 政治原則開始于(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中國
二、主觀題(本題共3個小題。31題18分,32題12分,33題10分,共40分):
31,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 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來源:學#科#網]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郡邑 ,廢侯衛而為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三:知封建(分封制)之弊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弊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饨ㄖ,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
———摘自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材料四 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缚抵郏旘T所過,莫不潰散。
——摘自朱熹《朱子語類》卷128
材料五 元朝大政委于中書省,今冀 、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里”,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遺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对•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成不逮元”。
請回答:
(1)材料一主要敘述了哪一歷史現象?(2分) “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作者對郡縣制的基本態度是什么?(2分) 材料三是怎樣評價兩種政治制度的?(4分)
(3)材料四中北宋“盡奪藩鎮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指哪些?材料四的作者對此看法如何?(4分)
(4)依據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朝設置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元朝為什么實行行省制?(4分)
32,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說:“我們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過來也影響了我們!毕铝惺且唤M有關政治建筑的材料。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許多露天劇場,目前遺跡尚存的就有酒神劇場和埃庇 道魯斯劇場等。雅典露天劇場依山修建,一層層看臺一般可以坐一萬多名觀眾,多的可以坐四萬多名觀眾,底層看臺前面鋪成的一大塊平面是演員的表演地。表演場地的后面有供演員化裝和貯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這種露天劇場充分利用了聲學和光學原理。場地雖大,可是坐在劇場不同地方的觀眾都能清楚地看到和聽到演員的表演。
材料二 明清故宮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在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圍,顯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歷,故宮因火災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嚴,顯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內廷建筑則庭院錯落,自成體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寢,分工明確,不得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材料 三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議會大廈是英國的政治中心。它不僅外表雄偉壯觀、內部裝飾華麗,而且其建筑結構和內部設計也能充分地體現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憲政體。據說英國國會開會時,國王應坐在上議院的國王寶座上,但首相和議員需從下議院經過,議會機構的全部特質建立在這樣一個事實上,即議會下院是長方形而不是半圓形的結構。因為長方形的會議廳更適合政黨體制。對個人來說,所謂“左”、“右”立場很容易改變,但穿過發言席的行為需要慎重考慮。
材料四 美國國會大廈俯瞰著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對歷任美國總統來說都是一個需要小心應付 的地方。美國的開國者們因為長久的自治傳統。
… …使他們對一個坐擁大權的政治首腦懷有極大地憂慮,……因此他們想方設法地約束總統權力。不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約束,甚至在憲法中加上了彈劾權 ,對犯有“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的總統和其他行政官員進行彈劾,并予以 罷免。這是一項很嚴肅的行為,需要多數眾議院議員提出彈劾,三分之二參議院議員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罷免。在美國歷雖然只有三位總統面臨過彈劾,而且除尼克松 辭職外,無一人被罷免,但國會山上的這座白色建筑讓每一位總統的心頭都懸著“達摩克里斯”之劍。
請回答:
(1) 當時雅典公民到劇場看戲時,為什么國家還向公民發放“觀劇津貼”呢?(1分)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征?(2分)
(2) 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明清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1分)從19世紀末期到20 世紀初期該制度受到了怎樣的沖擊和挑戰?(2分)
(3) 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概括英國現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4分)
(4) 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回答美國總統與國會之間有何關系?(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不列顛財產每日都處于危險狀態之中:我們的人每日都可受到侮辱;我們的君主已經在他所派的代表律勞卑身上受到侮辱;我們的產業可能被癱瘓;我們的稅收可能每年遭受四百至五百萬英磅的損失。(因此,備忘錄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請不列 顛政府施展保護(英商的)威力,(我們認為)如果直接和中國政府接觸,將會比通過廣州那批低級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來源:學科網]
材料二 史學家黃仁宇說:在西方與中國針鋒相對前夕,清朝已未戰先衰。史學家戴逸認為:“中國社會已落后于西方,但歷史經常被迷霧籠罩著。18世紀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可當時中國沒有人認識這一歷史真相,只有歲月推移,迷霧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瘡 才逐漸暴露”。
材料三 《那一次,我們挨打了》
目錄
前言 后鴉片戰爭時代,別扭的姿態和夢中的自慰
章 大英與大清,不是冤家不碰頭
維多利亞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國對中國:單相思很久了
……
請回答:
(1) 材料 一反映了哪些歷史信息?其實質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黃仁宇和戴逸的觀點有何共同點?這與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有何關系?(2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是如何滿足其“單相思”的。(4分)高一次月考歷史試題答案
1-5 BAADB 6-10DCBDC 11-15CDBAA
16-20BBACB 21-25CABDC 26-30DDBBB
英國資產階級迫不及待地要求政府保護其商業利益,與清政府進行接觸。(2分) (每答對任意兩點即得滿分)實質:是英國出于其殖民 利益,需要不斷擴大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和原料掠奪, 因而不能容忍中國的“禁阻”。(2分)
(2)都指出了鴉片戰爭前清朝國力衰弱。落后的清王朝成為英國侵略擴張的“理想”對象。(2分)
(3)向中國輸入呢絨、棉紡織品和金屬制品;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發動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4分)
英國資產階級迫不及待地要求政府保護其商業利益,與清政府進行接觸。(2分) (每答對任意兩點即得滿分)實質:是英國出于其殖民 利益,需要不斷擴大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和原料掠奪, 因而不能容忍中國的“禁阻”。(2分)
(2)都指出了鴉片戰爭前清朝國力衰弱。落后的清王朝成為英國侵略擴張的“理想”對象。(2分)
(3)向中國輸入呢絨、棉紡織品和金屬制品;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發動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1674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