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列寧指出:俄國革命的國際環境、軍事形勢、無產階級政黨在蘇維埃中獲得多數,再加上農民起義和人民轉而信任布爾什維克黨,這一切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鞍盐溲b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的“國際環境”主要是指( )
A.俄國軍隊前線出擊失敗
B.國際工人運動風起云涌
C.資本主義爆發經濟危機
D.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
解析: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國際環境”。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引起了革命,“一戰”為十月革命的爆發創造了條件。
答案:D
2.朱自清在《論標語與口號》中說,標語、口號用在戰斗當中,是有現實性的必要的。與標語“打倒戰爭!打倒沙皇專制政府!臨時革命政府萬歲”相關的“戰斗”是( )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蘇聯解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由“沙皇”可以排除A、D兩項,由“打倒沙皇專制政府!臨時革命政府萬歲!”可判斷這應是二月革命中出現的標語。
答案:B
3.列寧17歲時因參加學生運動而被捕,沙皇政府的警官問他:“我不明白,你為什么要造反?年輕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墻,你不是在用腦袋往墻上撞嗎?”列寧藐視地回答:“是的,一堵墻,不過已經腐朽了,一推就倒,我們可以從上面跨越過去!蔽闹械摹耙欢聣Α北煌频故窃( )
A.《四月提綱》發表后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解析:從“列寧17歲”“沙皇政府的警官”可知,當時處于沙皇專制統治,沙皇專制統治被推翻是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中,因此答案為B。
答案:B
4.下列發生在俄國的歷史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 ②列寧發表“四月提綱”、蹆蓚政權并存的局面結束 ④十月革命勝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二月革命后推翻羅曼諾夫王朝,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寧發表“四月提綱”,提出要奪取資產階級的政權;“七月事件”結束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隨后進行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答案:A
5.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曾設想俄國二月革命后,社會主義革命有和平發展的可能,后來卻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這主要是由于( )
A.臨時政府下令逮捕列寧
B.七月事件發生
C.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武裝起義
D.外國武裝干涉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七月事件的影響的識記能力。
答案:B
6.俄國十月革命與二月革命相比較,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布爾什維克黨起了領導作用
B.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C.工人階級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D.以暴力革命為主要形式
解析:俄國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而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兩者主要的不同在于革命的任務、目的和性質。而選項中只有B項能體現出這一主要不同。
答案:B
7.十月革命能體現出的特點是( )
①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單獨取得革命勝利 ②走的是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蹆蓚不同性質的革命緊密相連、苓M行了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嘗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十月革命能體現出在經濟相對落后的俄國進行革命可以單獨取得勝利;走的是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嘗試應是巴黎公社,排除含④的選項。
答案:B
8.列寧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其表現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條在落后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
B.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C.指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的推動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解析: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第一次在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進行的無產階級革命,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革命”這一觀點的發展。
答案: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33006.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