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48×1=48分)本卷共48個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反映我國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的史料是A.《國語》中記載的“防風后至,禹殺而戮之” B.《越絕書》中記載的“禹穴之時,以銅為兵”C.《左傳》中記載的“茫茫禹跡,劃為九州” D.《禮記》中記載的“天下為家大人世及以為禮”2.秦始皇開始使用的“皇帝”稱號和夏、商、周的“王”稱號相比,本質的不同是A.具有神化君權的特點 B.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C.是古代政治發展的產物 D.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建立的表現3.“君主近臣,代起執政,品位既高,退居閑曹。”這種情形以漢武帝為例的話,下列哪一項的敘述是正確的?A.尚書被中書取代 B.重用近臣,攘奪相權,朝廷始分內外朝,丞相屬外朝C.以三公決策,輔政武帝 D.將相權一分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權4.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 宰相職權范圍擴大 B. 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 君權對相權的制約 D. 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這里的“官”隸屬于 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A.反映皇權和相權之爭始終貫穿于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之中B.反映的趨勢是皇權逐漸加強,相權逐漸削弱,最終被廢止C.反映的發展趨勢易形成暴政,壓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中央權力的進一步集中7.下面四幅圖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皇權勢力不斷變化的總趨勢,正確是 A B C D8.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致信英國女王,表示相信英國政府是受到英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的欺騙而走上歧途,懇請她制止鴉片貿易。這表明林則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實現禁煙 B.希望擴大中英正常貿易 C.開展禁煙得到了英王認可 D.對英國的政治了如指掌. 《大公報》載文說: “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 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該文發表的歷史背景是 A.甲午戰爭爆發 B.中華民國建立 C.抗日戰爭爆發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代中國資本主義是A B C D12.“國”字傳統寫法是“?”,但在右圖中卻寫為“?”,并認為是當時民眾的一個新創意。這個創意表達的思想觀念是A.人民主權 B.三權分立C.分權制衡 D.責任內閣13.下面關于五四運動的對聯,其中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是 A.“學生含冤,屬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風雪”B.“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C.“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D.“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14.對1924-1927年大革命性質的正確表述是A.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C.革命統一戰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 D.中共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15.“長征簡直是將革命劃分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條分界線。”“如果沒有長征,中國今天就不是共產黨的天下。”這兩段話所指的是A.肯定長征鍛煉了革命力量 B.長征使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C.長征使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得到確立 D.長征的勝利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一定的基礎16.毛澤東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薄斑@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边@個轉折點的主要標志是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渡江作戰與解放南京? C.三大戰役的勝利? D.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17.下圖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方參會代表的人數,此圖最能說明的問題是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B.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數很多C.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派別很多D.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來自各行各業18.某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 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D.中共八大召開19.周恩來說:“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團結與平等的歷史傳統 B.民族共同繁榮的經濟任務C.雜居融合的現實國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20.與“共同綱領”相比,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顯著特點是 ①規定中國國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②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③在中國首次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 ④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21.“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報”“大鳴”“大放”“大辯論”“大串連”。以下關于“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的判斷,正確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義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則C.它是直接民主的體現 D.它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有益探索22.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在談話中提出:“國家實現統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并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這一主張A.蘊涵了“一國兩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實行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C.提供了港澳回歸的法律依據 D.直接推動了“九二共識”的達成23.1997年,中國成功收回了香港的主權。對此,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說:“日益強大的中國驅散了日不落帝國的最后一道殘陽!蹦銓@個評論的看法是A.正確。香港回歸標志著英國殖民帝國歷史的最終結束B.正確。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C.錯誤。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根本原因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D.錯誤。英國依然是世界上一流的殖民帝國和政治大國24.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封鎖 B.促進世界多極化的發展C.加強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 D.推動不結盟運動的興起25.日內瓦會議后,毛澤東就外交問題指出:“關門關不住,不能關,而且必須走出去!边@里,“必須走出去”的戰略意義在于 A.緩和中蘇關系惡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權力C.重建中美間戰略伙伴關系 D.發揮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26.《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評論說:在1955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利用了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是 A.“求同存異”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另起爐灶” 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27.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于戰爭狀態時,締約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后,兩國未再簽訂類似條約。這主要是因為 A.雙方的戰爭威脅消失 B.蘇聯的政治經濟改革C.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28.20世紀80年代末,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強調在國際事務中“決不當頭”,“有所作為”。這一戰略提出的主要國際背景是 A.蘇聯已經解體 B.兩級格局瀕于瓦解C.中美關系好轉 D.世界多極化正在形成29.下列的我國外交活動,對應圖片的解釋不科學的是A.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美蘇爭霸結果 B.它的基礎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C.這是一國兩制的推動產物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形成的關鍵30.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說:“我們環繞著大海(愛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環繞著水塘。”這說明古希臘文明勃興的最重要的客觀條件是A.山巒 海洋 B.河流 山川 C.河流 森林 D.海洋 森林31.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同聲贊譽梭倫是“優良的改革家”,是因為梭倫A.推翻王權,以貴族制取而代之 B.確立了集體領導的任期制和選舉制C.實行改革,將國家引上民主的軌道 D.確立“陶片放逐法”,最終確立民主制32. 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睂Υ死斫獠粶蚀_的是A.羅馬沒有法律 B.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組成部分C.羅馬法面前不能保證人人平等 D.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利益33. 羅馬帝國瓦解了,但羅馬人卻把他們的文明留給了歐洲人。這一文明包括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拉丁字母、《漢謨拉比法典》?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A.國王已經有名無實,權力被剝奪 B.國王受法律約束,只能依法行事C.以法律為標志的國家權力取代專制王權 D.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統治已經成為定勢36.“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云南省個舊市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44611.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