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南省箴言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歷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時間:30分鐘 總分:50分 考生只交答卷 )一、單項選擇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下列對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已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C、采取民主的方式推選國家最高掌權者 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2、中國古代在中央設“相”的官職以參與國家決策的歷史,至少應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時期3、下列關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準確的是:( )A、反映了中央對少數民族的統轄關系 B、體現了統治者對奴隸的階級剝削C、反映了諸侯與周王的經濟關系 D、體現了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等級關系4、“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痹摬牧戏从车奈髦軙r期的政治制度包括(   )①分封制 ②等級制、劬鲗V啤、茏诜ㄖ艫、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秦始皇統治時期,“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主要表現在( )①全國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軍國大權由皇帝總攬;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調動軍隊的虎符; ④攻伐征戰由皇帝親自帶兵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為解決上述問題,“求其寧息”的措施是( )A、焚書坑儒 B、推行郡縣制 C、修筑長城 D、統一度量衡7、秦朝“三公”的權限中,屬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負責管理全國軍務 ②負責國家監察事務 ③執掌群臣奏章 ④幫助皇帝處理政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北宋初年,為加強中央集權,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 ②由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 ③設通判負責監督 ④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9、閱讀下面的一幅歷史地圖。此圖所反映的歷史內容是( )A、西漢時期監察區的劃分 B、漢初的郡縣制與封國制并存的形勢C、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情況 D、唐朝時在邊境設置軍鎮的情況10、漢朝時選官的主要辦法是( )A、依戰功而授爵 B、自下而上推選的察舉制C、依家庭勢力和聲望而評選 D、由有聲望的大臣到地方挑選11、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則合淮水南北為一;中書省直轄地區卻跨太行山東西兩側,兼有山西高原、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三種不同的地理區域;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對上述關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體現了元朝統治者實行省界犬牙交錯,以北制南的治國理念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軍事行政管理權C、借鑒了秦漢時期的地方管理方法D、體現了肥瘠搭配的劃界原則12、中國古代長期存在著“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和沖突。以下各個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這一矛盾解決的是( )A、漢武帝重用身邊的侍從、秘書任尚書令、侍中等 B、元代設置中書省,其長官行使宰相職權C、宋代設置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D、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13、下列對我國古代自秦漢以來中央和地方關系演變趨勢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強化 B、中央權力越來越大,地方權力越來越小C、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漸趨嚴密 D、中央集權趨弱,地方獨立性增強14、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 ②渝州發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 ③徐州府爆發洪災,閣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   )A、秦、唐、元 B、漢、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15、英國人杜麥斯在《中國札記》一書中,以近乎狂熱的態度呼吁建立起一種向全體英國臣民開放的競爭性的制度,從而提高英國行政官員的水平,并促進大英帝國的團結。杜麥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國( )A、察舉制的實行B、內閣大學士的選拔C、科舉制的推行D、軍機處的設置二、非選擇題(20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此后至東漢末年封建統治者不斷補充健全歲舉孝廉的有關規定,察舉標準為“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宰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后漢書?左雄傳》)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但有高下爾。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惒娇恕恫炫e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二: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猍晉]葛洪《抱樸子?審舉》材料三:隋煬帝能夠在傳統取士科目之外創設足以開啟新局面的新科目,無論如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獎⒑7濉犊婆e制的起源與進士科的起始》材料四:漢代的察舉與唐代的科舉基本一致……皆朝廷統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試進用為特征的官僚選拔制度。——徐連達、樓勁《漢唐科舉異同論》(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代察舉制的基本特點。(2分)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制度在西漢時期的主要作用。(4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察舉制在推行過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處?(2分)對后世有何不利影響?(2分)(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隋煬帝所開設的“新科目”是什么?(2分)在當時有什么有何意義”?(8分)座位號益陽市箴言中學2013年下學期高一歷史月考試卷答題卷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你所選擇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相應的答題欄中)二、非選擇題:(共20分)益陽市箴言中學2013年下學期高一歷史月考試卷高一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你所選擇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相應的答題欄中。)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ACBBCBBABDDC二、非選擇題:(共25分)以上答案僅供參考××××××××××××××××××××××××××××××××××××××××××密封線內禁止答題××××××××××××××××××××××××××××××××××××班級 姓名 試場號 座位號 16、(20分)(1)特點:(2分) 。作用:(4分)        。(2)不足之處:(2分) 。不利影響:(2分) 。(3)新科目:(2分)   。意義:(8分)         。判斷及理由:(4分) 。16、(20分)(1)特點:注重道德修養(孝廉)、自下而上地方推薦(2分)。作用:推動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擴大了官吏來源;鞏固封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4分)。(2)不足:不重視德才,被世家大族把持,按門第標準(2分)。影響:發展成九品中正制(2分)。(3)新科目: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2分)。影響: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把讀書、考試、與做官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擴大官吏來源,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8分)。益陽市箴言中學2013年下學期高一歷史月考試卷gkstk湖南省箴言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試題(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4471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