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小農經濟)“一鋤、一鐮(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個主要勞力加上一些輔助勞力,一旦和土地結合,就可以到處組織起簡單再生產!币韵赂髡f法中對這段話最正確的理解是()A.小農經濟具有穩定性 B.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C.小農經濟非常脆弱 D.小農經濟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2、史料記述,徐德瓊(1822-1873年),名瑞珩,號榮村,廣東香山人。上海開埠后第一批來滬闖蕩的商人。1851年,他以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一屆世博會,引起轟動,一舉摘得維多利亞女王頒發的金、銀獎牌各一枚。徐德瓊“坊”“市”界限,形成街市 ④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4、明清時期的商業活動比較發達。以下關于這一時期商業活動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起來,為商業服務的柜坊和飛錢問世B.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C.農業生產的商品化程度較高 D.出現地域性的商人群體5、有的學者認為“從哥倫布遠航美洲使東西兩半球會合之日起,全球化進程已經開始了!碑敃r的“全球化”主要是指(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完全形成 B.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緊密聯系的整體C.世界金融中心開始轉移到美洲 D.美洲和歐洲之間開始出現區域性經濟集團6、標志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是()A.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 B.通過三次英荷戰爭打敗荷蘭C.通過七年戰爭打敗法國 D.通過反法聯軍打敗拿破侖A.小農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B.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C.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瓦解 D.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11、洋務運動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之間的關系:①洋務運動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②洋務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 ③洋務運動與民族資本主義沒有直接的關系 ④兩種企業屬于不同性質的近代企業(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12、1912年到1919年中國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其原因有( )①民族資產階級倡導實業救國 ②各列強忙于戰爭,都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 ③愛國心和利潤的刺激,使民族資產階級樂于投資新式工業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為民族工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13、下列對1958年總路線理解正確的是( )①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會主義的愿望 ③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 ④符合中國的國情 ??1992年比1978年增長比1949年增長國民生產總值24 000億元7.18倍──國民收入17 400億元5.78倍48.6倍以上數據變化最能說明我國()A.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 B.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C.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領先世界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17、洋裝在中國流行,并未取代傳統服飾,而是促進中國服飾的改良,出現了中西合璧的產物。下面哪項是中西合璧的產物( )A、中山裝和旗袍 B、華冠儒服 C、男女禮服 D、列寧服18、引起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的原因有西方列強的侵略②自然經濟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發展之士的推動西方文化的影響A. B. C. D.A、《定軍山》B、《歌女紅牡丹》C、《漁光曲》D、《三毛流浪記》20、從18世紀起,歐洲主要國家因為“紡織機器、采礦、煉鐵設備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發明”,所以“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井且產生各種新問題”。這段敘述從“因為”到“所以”之間,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論述,才能使前因后果關系完整。( )A.新型工廠制度的產生 B.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興起C.馬克思階級斗爭理論的影響 D.傳統精密制造業吸引投資意愿21、有學者指出:“美國思想體系的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會轉變為僵死的教條,而是在每一新的歷史階段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20世紀90年代,美國“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的舉措是(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B.實行自由放任主義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場 D.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2、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下,美國實施了羅斯福新政。與20世紀50、60年代西歐各國采取的社會經濟政策相比較,它們的共同點是( )①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條件③進行社會經濟改革,緩和社會矛盾④積極推行國有化政策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④23、下列不屬于二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新變化的是( )A.國家普遍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B.社會福利政策得以普遍實行C.知識經濟產生并得到發展 D.進入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24、“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這里“特定歷史條件”是指(? )①俄國是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經過一戰,物資極為匱乏?②當時布爾什維克的主要任務是贏得國內戰爭的勝利,鞏固蘇維埃政權?③蘇俄人民擁護布爾什維克政黨的領導,希望打敗國內外的反動敵人?④十月革命后蘇俄具備了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 D.①③④25、蘇聯的新經濟政策主要內容不包括( )A.用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A.經濟權力高度集中 B.用行政命令來管理經濟?C.限制商品貨幣關系 D.否定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27、20世紀30年代,美國修建田納西水利工程,蘇聯修建第聶伯河水電站,兩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運、發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美蘇兩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 ) A.國內擁有大量剩余物資 B.國家投資進行工程建設 C.擁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 D.計劃經濟發揮重要作用28、下面三幅圖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歐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 B.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明顯C.國際自由貿易體制形成 D.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日益形成29、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的水資源多目標開發工程,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假如在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遇到資金上的問題,可以向下列哪個國際組織求援(?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B.世界銀行C.世界貿易組織 D.關貿總協定30、“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一種新的殖民主義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毕铝袑@一觀點的評述中,正確的是(? )①闡述了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其觀點是正確的?②反映了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但其結論是錯誤的? ③折射出了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影響 (1) 圖片① 、② 、③、④ 分別反映了近代中國的哪四種社會經濟形態 ? 并按照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6分)(2) 對圖① 、② 、③、④ 所反映的四種經濟形態分別作簡要評價。(14分)32、(20分)世界歷史的發展表明,各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列寧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二: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美國總統)挽救了市場經濟!_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 ——《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曾說:“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幍乃悸繁容^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請回答:(1)材料一中所說的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為什么說它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突破?(2分) 材料二中的“他”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來挽救危機?(4分)他所開創的市場經濟新模式與以往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什么?(2分)(2)結合材料三,中國共產黨人吸取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6分)上述三則材料反映各國對各自經濟發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處?縱觀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過程,你能得出什么啟示? (4分) 歷史 《答案和評分標準》新疆兵團農二師某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97788.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