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級高一新生分班考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K:39 Ba:137 S:3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自第十一屆奧運會以來,開幕式都要舉行隆重的火炬接力儀式;鹁娴目扇嘉锸嵌⊥ (化學式為C4H10),它燃燒時,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見。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丁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丁烷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構成C丁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24∶5 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2.物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的性質是( 。.可燃性B.不穩定性C.揮發性D.還原性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 B. C. D..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炭層時,發生的反應為 C+H2OCO+H2,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置換反應 .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6. 能將氯化鈣、、三種溶液別出來的是A. 氯化鈉溶液 B. 苛性鈉溶液C. 硝酸銀溶液 D. 碳酸鈉溶液 7.最近推出了一種廉價環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燒時發生如下反應:X+3O22CO2+3H2O,則X甲醚的化學式是.C3H6O2 .C2H6O .C2H4O .CH4O.廚房中的物質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鹽l-、OH- C.K+、H+、NO3- 、CO32- D.Ag+、NH4+、NO3-、OH-11.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A.酸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酸與堿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因此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反應C.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12.今有氯化鋇、碳酸鉀、硝酸銀和鹽酸等四種溶液,他們兩兩混合,生成沉淀的反應有A.3個 B.4個 C.5個 D.6個13.學習化學的目的是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列說法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B.天氣悶熱時,魚塘的魚會接近水面游動,原因是溫度高壓強小,氧氣的溶解度小C.夏天,銅制眼鏡架表面出現的綠色物質[主要成分Cu2(OH)2CO3],D.敞口放置的酒精沒有燃燒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酒精的著火點14.有4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可通過實驗方法將它們一一鑒別開來,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可能是A①④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15.工廠擬選用下列物質含硫酸的廢水物 質NaClCaCO3Ca(OH)2NaOH市場參考價(元/kg)1.21.82.011.5花最少的錢中和量的廢應選擇 NaCl B.CaCO3 C.NaOHD. Ca(OH)2A.AgNO3 和Cu(NO3)2 B. Cu(NO3)2和Fe(NO3)2C.AgNO3 和Fe(NO3)2 D. Fe(NO3)217.你認為下列實驗方案中,可行的 A.按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順序可以分離CaCl2、CaCO3的混合物B.向某種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是鹽酸C.用鎂在密閉容器中燃燒,除去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D.將pH試紙潤濕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試紙上,測定其pH18.下列裝置 1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示意圖(“○”與“o”分別代表不同元素原子),該反應可能為( 。.氫氣的燃燒B.水的電解C.甲烷的燃燒D.一氧化碳的燃燒 (1)(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利用上述A、D裝置的組合可以制取的一種氣體是 。 實驗室用該組合制取此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若在實驗過程中,經過長時間收集,仍未收集滿該氣體,可能的一種原因是 。實驗室若用塊狀固體和液體無需加熱制取氣體, 。23.(分)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判斷:(1)試樣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一定沒有 。(2)取溶液適量,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沉淀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一定有 。(3)。2)實驗后的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此該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一含有NaCl,你認為此結論是否正確 (填“是”或“否”)。(4)對于是否含有NaCl,你認為應對()作如何改進 (若(3)填“是”,此空不作答)。.2NaOH+Cl2↑+H2↑。因飽和食鹽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電解時會引起爆炸。為除去NH4Cl,工業上常利用電解后的堿性廢液、Cl2與NH4Cl反應(其中Cl2與NH4Cl化學計量數分別為3、2),使NH4Cl轉化成N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5.(18分)化學調研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探究中和反應,請你參與以下探究:(1)甲組同學取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用酸度計測得該溶液的pH (選填“<”、“>”或“=”)7,同時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如下圖所示).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邊滴加邊攪拌.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酸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 (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溫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增大.由此可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屬于(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乙組的同學改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該方案(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丙組同學用另外一瓶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時,當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時,發現有少量的氣泡冒出,小組同學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變質的原因是 (4)丁組同學借助酚酞試液來判斷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記了滴加酚酞試液.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組的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們得出了“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是: 程式為:HCOOH CO↑ + H2O。下圖是制備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并檢驗反應產物結束時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起始時應檢驗 ,以防止爆炸;(2)裝置D中盛放 ,檢驗 ;(3)寫出C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結束時應先停止 處加熱;27.(4分)某固體混合物由碳酸鉀和硫酸鉀組成,現取一定量的該固體于燒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攪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燒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經分析,該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夠溶解,且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則原混合物中所含碳酸鉀的質量為 g;反應后,燒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杜橋中學2015級高一新生分班考試化學答題卷選擇題均涂在答題卡21.(1) (2) 22.(1)a ; b (2) , (3) (4) 23.(1) (2) (3) (4) 24. 25.(1)(2),理由是(3)(4) ,理由是: ……………………………………裝…………………………………………訂…………………………………………線…………………………………… 姓名 考試號 班級 姓名 考試編號 試場號 座位號 △濃H2SO4B.制取并收集CO2氣體C.確認CO2和NaOH已發生反應D.形成藍色噴泉A.比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浙江省杜橋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試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22546.html
相關閱讀: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