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政治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經濟生活易錯知識點回顧

一、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量既可以指價值總量,也可以指單位商品價值量;勞動生產率既可以指社會勞動生產率,也可以指個別勞動生產率。要進一步理解,讀下表:

鋼筆制造業

該部門一個工人原來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

個別勞動生產率再提高一倍

一定時間內

8小時

8小時

8小時

使用價值量

8支

16支

32支

勞動生產率

每小時1支

每小時2支

每小時4支

單位商品價值量

1元(價格)

0.5元

0.5元

商品價值總量

8元

8元

16元

根據表格,總結出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如下:

①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

②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即使用價值量越多。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關系;

③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意味著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在價值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減少。所以,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關系;

④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意味著這個商品生產者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所以,一個商品生產者創造的價值總量與他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關系;

二、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價值總量之間的關系: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個別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

三、跟蹤訓練: 1、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 ) A 正比 反比 B 正比 正比 C 反比 正比 D 反比 反比 2、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生產商品的使用價值的數量就會------,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商品的價值總量就會-------。 ( ) A 減少 降低 不變 B 增加 不變 增加 C 增加 不變 減少 D 增加 降低 不變 3、某企業依靠技術進步,率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結果該企業 ( ) ①生產成本降低,價值減少,利潤增加 ②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③在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條件下,同一時間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 ④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外匯會因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動。如果一個星期以來100美元由兌換713元人民幣而變成703元人民幣。這說明 ( )

A 外匯匯率降低,外幣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上升

B 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下降

C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上升

D外匯匯率降低,外幣幣值上升,人民幣幣值下降

5、近幾年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討論成為國際上十分關注的話題。人民幣升值給我國經濟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

①有利于中國進口,不利于中國出口,會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一定沖擊②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 ③有利于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④不利于增加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⑤銀行儲蓄將大幅增加,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⑥同樣多的人民幣可以兌換更多的外幣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6、近年來,我國彩電、VCD機等商品的價格大戰此起彼伏。主動挑起價格大戰的往往是那些生產規模較大、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大企業,而中小企業則只是被迫應戰。一個企業要有能力主動挑起價格大戰,就必須進行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使 ( )
①單位時間內生產產品數量增加,提高效率 ②單位產品的勞動時間減少,從而降低成本 ③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④單位產品勞動時間增加,價值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假定一件上衣的價格是40元,現在生產上衣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假定生產上衣的原材料的價格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如果供求關系和紙幣的發行量不變,則1件上衣的價格為20元 ②如果供求關系和紙幣的發行量不變,則一件上衣的價格為40元 ③如果供求關系不變,紙幣的發行量增加1倍,則1件上衣的價格為40 ④如果紙幣發行量不變,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則1件上衣的價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某地鞋業生產出現了三種情況:①某鞋廠勞動生產率率先提高,該行業勞動生產率未變;②制鞋行業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某鞋廠勞動生產率未變;③某鞋廠與本行業勞動生產率同時提高。在上述三種情況下,該鞋廠每雙鞋的價值量依次產生的變化是 ( )

A提高、不變、降低 B降低、提高、不變

C不變、不變、提高 D不變、降低、降低

9、假如生產一件服裝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8小時,售出后收入16元,某服裝公司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倍,則該公司 ( )

①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可以獲得額外收益 ②生產每件服裝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③在8小時內生產的服裝數量增加兩倍,價格總量不變 ④在8小時內生產的服裝的單位價值量減小一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假設生產一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2小時,某企業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比同行高出一倍),該企業生產一雙皮鞋的價值量是 ( )

A.半小時 B.1小時 C.4小時 D.2小時

11、(10分)2008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08年版第八套人民幣,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一角的鑄幣共6種不同的面額。針對人民幣的發行問題,甲乙兩位同學展開了討論。甲同學認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資金不足,人民幣是我國政府發行的,所以只要通過對發行人民幣來解決就行了。乙同學認為,人民幣發行多了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人民幣發行越少越好。

請運用所學經濟知識簡要分析上述兩位同學的觀點。



12、信息產業部日前公布了截止到10月份的一組官方數據,其中顯示我國目前的電話用戶總數已經突破了9億大關,達到90213.0萬戶, 固定電話用戶為37068.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則為53144.7萬戶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用戶規模均保持世界首位.目前,我國網民人數已達超過2億人,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寬帶上網人數7 700萬人。2008年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完成銷售額1.88萬億元人民幣。各項數據集中說明了我國的信息產業獲得了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請你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簡要分析我國信息產業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原因。


13、(12分)材料一:見表1-1 我國居民的恩格爾系數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鎮居民

38.2%

36.9%

35.7%

34.1%

農村居民

47.1%

46.7%

45.2%

44.6%

材料二:見表1-2 我國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鎮居民

7280元

7860元

8703元

9472元

農村居民

3253元

3366元

3476元

3822元

材料三:由于食品價格上漲,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類消費支出達2710元,增長12.1%,比2006年高出7個百分點。據測算,受糧食、油、肉、禽、蛋、魚、鮮菜等價格上漲的影響,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購買者7類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戶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支出的10.2%,給低收入戶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困難。

據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內在聯系?(3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幾年來我國城鄉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的原因。(6分)



易錯知識點回顧參考答案

1—5:ADBAC 6—10:ADDBD

11、(1)人民幣屬于紙幣。紙幣是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國家發行紙幣以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限度。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影響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社會主義現代代化建設過程中面臨資金不足問題,不能通過多發行紙幣來解決。(5分)

(2)紙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如果紙幣發行太少,就會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樣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紙幣的發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4分)

(3)甲、乙兩位同學的觀點都是片面的。(1分)

12.(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并為消費創造動力。(2分)我國的信息產業取得飛速發展。從根本上講是因為近年來,我國信息產品的生產能力大大增強、生產水平大大提高,能夠生產出充分滿足人們需要的各種信息產品,并帶動和促進了人們的信息消費(2分)。

(2)消費對生產有巨大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2分)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行為才算真正完成。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發展。信息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其迅速發展與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消費緊密相關。信息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刺激和推動了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2分)。

13、(1)材料一反映了2005年至2008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都有所下降。(1分)材料二反映了2006年以來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1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出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消費結構在改善,但城鄉差距較大。(1分)

(2)材料一、二的內在聯系是:材料一種恩格爾系數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材料二中人均收入的增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消費結構隨著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0367.html

相關閱讀:國家財政
國家財政導學案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征稅和納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