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測 試
一、選擇題
  1 戰國后期,獨強于天下的諸侯國是……………………………………………(  )
    A.秦國   B.韓國  C.燕國  D.楚國   答案:A
  2 秦國滅掉韓國是在 ………………………………………………………………( 。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19年 D.公元前215年答案:A
  3 公元前215年率軍北擊匈奴的秦軍將領是 ……………………………………( 。
    A.蒙恬  B.李斯 C.商鞅  D.屠雎  答案:A
  4 秦朝時期,史祿負責修建的水利工程靈渠溝通了…………………………………( 。
    A.湘水和離水 B.長江和湘水  C.黃河和海河 D.漢水和離水  答案:A
  5 秦朝的地方行政機構依次是 ……………………………………………………( 。
    A.郡—縣(道)—鄉一里      B.郡一鄉一縣(道)一里
    C.縣(道)—郡一里廠鄉      D.郡一縣(道)—里一鄉  答案:A
  6 秦王朝中央執政機構中負責監察的官員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答案:C
  7 秦朝“九卿”中的治粟內史,主管………………………………………………( 。
    A.國家財政  B.禮儀教育 C.皇室財政   D.宮廷修建  答案:A
  8 秦王朝中央執政機構中的太尉 …………………………………………………( 。
    A.協助皇帝助理萬機B.主管軍事C.協助丞相負責監察D.主管教育 答案:B
  9 我國封建政府正式宣布廢除“挾書律”是在 ………………………………( 。
    A.秦始皇時  B.漢武帝時 C.漢惠帝時  D.光武帝時  答案:C
  二、非造擇題
  10 閱讀下列:
  一:博士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捕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材料二:“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均摘自《史記?泰始皇本紀》
  請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觀點?其論據是什么?
 。2)材料二是如何反駁材料一的觀點的?對此提出了什么措施?
  (3)你如何評價材料二的觀點和措施?
  參考答案:
(1)觀點:實行分封制有利于統治的穩固。論據:商周時期都因分封而統治長久;分封的諸侯王可以削弱地方特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反駁:李斯認為分封制是造成戰亂的原因。措施:建議焚燒秦以外的史書和《詩》《書》、百家著作。
 。3)對分封制的否定是正確的,焚書也可以起到鞏固中央集權的作用,但摧殘了文化,
  
11 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親王朝的“朝議”制度?
  參考答案:秦朝時,丞相、御史大夫與諸卿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供皇帝用作裁決的依據。大臣議政,可以集思廣益,本來不失為在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但秦始皇晚年,推行極端的君主專制;行蹤詭秘,君臣懸隔,身為丞相的李斯都無法與皇帝相見,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12 關于秦朝修筑長城的歷史影響,有人認為它主要是積極的,但也有消極作用;有人卻認為它主要是消極的,但也有積極意義。你同意哪種看法?
  請根據你的理解,闡述你同意這一看法的理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807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