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1)市場經濟基本原理
市場與計劃 市場調節及其弊端
市場配置資源 市場秩序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宏觀調控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的要求
(2)促進國家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 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1)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 跨國公司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對外開放 國際經濟組織
國際經濟合作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知識鏈接】
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
全面小康
社會建設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市場調節
宏觀調控
基本特征
優點與弊端,市場秩序(為什么、怎么樣)
必要性、重要性,含義及目標、手段
含義,特征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
目標和新要求
為什么,內涵
五項措施及重點語句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表現、載體、實質和影響
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意義
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知識整合】
1、 市場調節的優點、局限性及其弊端、危害?
2、 市場秩序(為什么、怎么樣)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4、宏觀調控的必要性、重要性,目標、如何做?
5、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閱讀教材相關知識)
6、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7、為什么實行對外開放?(必要性、重要性)
8、怎樣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熱點訓練與學法指導】
一、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1、中國共產黨如此重視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從經濟學上體現了:
A.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B.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注重社會公平
C.堅決懲治黨內的腐敗現象,加強作風建設 D.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2、材料一:X市2004-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情況(單位: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1-10月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5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03/12.5
注:從2004年起,X市取消了農業稅并且對種糧農戶給予了糧食補貼。
材料二:X市部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農業生產經營狀況
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農村社會事業
村民對村委會的滿意率
農業科技貢獻率
農產品
加工率
勞動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
懂技術的農民
占農民比重
參加各類社
會保險比重
患病就
醫率
30
20
6年
10
5
60
51
運用所學的經濟常識,回答:
(1)表一、表二分別反映了什么現象和問題?(2分、4分)
(2)請你為X市農村改革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
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農村改革發展6個方面的基本目標任務,讓廣大農民清晰地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據此回答3-5題。
3、要實現以上美好圖景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這是因為:
A.農村經濟發展可替代其他方面的發展 B.農村經濟發展能為全面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C.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經濟發展 D.經濟發展自然會促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
4、統籌城鄉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全會釋放的最強烈信號,從經濟學上來講,為此必須:
A. 重視農業的主導地位 B. 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C. 善于抓住重點 D. 提升城市的產業化水平
5、全會制定的方針政策和美好圖景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符合8億農民的意愿。這體現了:
①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④ 中國共產黨得到了最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2008北京卷38)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卮鹣铝袉栴}。
三十年來,實踐上的每一次創造,理論上的每一次突破,事業上的每一次進步,無不閃耀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光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發生了偉大的歷史變革,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圖1 圖2
注:基本建設支出是國家經濟建設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
(1)圖表1反映了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發生了怎樣的深刻變化?(2分)
(2)結合圖表1,分析圖2中數據發生變化的原因。(4分)
(3)運用經濟常識,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如何配置資源的。(6分)
2、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08年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0.27個
百分點;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升降利率是央行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此次利率調整有利于:①刺激居民消費,擴大??需求 ②刺激居民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③抑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 ④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積極應對全球經濟危機
溫家寶在廣東調研時指出,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
到的沖擊越來越大,生產經營困難,(生產成本升高、融資困難加劇、外貿出口受阻)各級政府要努力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1、從《經濟生活》角度看,為什么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危機會殃及世界?(6分)
2、運用《經濟生活》說明,怎樣做才能使我國中小企業擺脫困,實現又好又快發展?(6分)
四、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燃油稅費改革方案”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實施。完成1—3題。
1.我國政府借國際油價大幅回落的契機,穩步推進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堅持多用油者多交稅,少用油者少交稅的“公平和效率”原則,這體現的哲理是 ( )
①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②堅持適度的原則③外因有時會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④善于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燃油稅費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公平、規范、節約、減負”。它的實施將 ( )
①有利于合理調節消費行為 ②有利于理順稅費關系,公平社會負擔 ③從根本上解決石油不足的問題 ④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節約社會資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國務院審議了改革方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務院這樣做,是因為 ( )
A.民意對決策的形成具有決定作用 B.政府的職能就是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
C.人民直接行使對國家的管理權 D.民意是科學決策最重要的信息資源
4、閱讀下列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3年—2007年全國糧食產量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情況
年度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產量(萬噸)
43070
46947
48402
49800
50150
收入(元)
2662
2936
3255
3587
4140
注:①2008年,全國夏糧產量達到12041萬噸,同比增長2.6%。目前秋糧收成也非常好。②2008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528元,同比實際增長10.3%,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材料二:2007年我國及A省耕地面積統計
耕地面積(萬畝)
人均耕地面積(畝)
全國
182600
1.39
A省
3719.3
0.37
注:①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警戒線為人均耕地面積0.8畝。②2001年至2005年間,A省共減少耕地258.45萬畝,糧食自給率不足35%,在為全國內地第一缺糧大省。
材料三:黨的十六大以來連續出臺的5個三農“一號文件”,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多予少取放活為方針,對農民實行免稅和直接補貼,五年共投入了1.6萬億元財政資金,大大促進了農村的發展。
材料四: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要研究了推進中國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包括完善土地制度改革還富于民、發展現代化農業保障糧食安全、打破城鄉二元體制推動城鄉一體化等議題。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2分、2分)
(2)結合材料四,談A省應該如何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10分)
一、1、B 2、(1)材料一說明2004年以來,X市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但城鄉差距較大;由于國家實施了取消農業稅并且對種糧農戶給予糧食補貼等一系列支農、幫農政策的實施,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有較大提高。w.w.w.k.s.5.u.c.o.m
從材料二可以看出,X市農業基礎薄弱、農民生活水平低、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相對落后。 具體表現為:農業科技貢獻率低、農業產業化不足;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農村社會保障基礎差;村委會建設有待提高。
(2)第一,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發展農村經濟,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第二,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幫扶力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探索農村社會保障建設和醫療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第三,堅持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道路。堅持科教興農,普及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四,從根本上優化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環境。加強民主管理,加強村民自治建設,推動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
3、B 4、B 5、A
二、1、(1)圖10表明隨著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商品零售環節由政策定價占主導地位逐漸演變為市場調節定價占主導地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逐步發揮基礎性作用。(2)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經濟職能相應發生轉變,財政支出分配比例發生變化,基本建設支出比重下降并保持適度的比重;市場不能完全解決公平問題,財政用于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自發地進行社會資源的配置。市場不是萬能的,需要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使社會主義國家能夠為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發揮有力的作用。2、B
三、1、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
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
大的威脅。
2、國家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和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健全法律法規,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提高;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企業要轉變發展方式,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競爭能力;調整產品結構,打造品牌等。(6分)
四、1、A 2、A 3、D
4、(1)①材料一反映出:2003—2007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隨著糧食總產量的不斷增加而增加,并且前景良好。②材料二反映出:A省人均耕地面積遠遠低于全國人均耕地面積,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人均耕地面積警戒線,且近幾年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5316.html
相關閱讀: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國家財政導學案
國家財政
征稅和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