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教材分析
(1)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及其科學內涵。
了解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要求。
能力目標
能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評析不同發展觀。
對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具有宏觀駕馭能力,能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的理念。
培養自主創新的精神,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
樹立和諧思想觀念。
增強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
(2)重點
闡明科學發展觀的涵義,明確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難點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4)教學建議
本框題教學內容是貫徹新課程標準4.13規定的“闡明科學發展觀的含義;說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要求。
高一學生知識積累量不斷增多,開始關注國家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但由于社會閱歷的不足,對于本框題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經濟術語理解起來會有一些困難,需要教師選取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完成本框題的學習,實現本框題的三維目標。
本框題內容總體較為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為此,布置學生課前自學教材,進行社會調查,搜集數據資料,形成感性認識。教師選擇、整合典型材料,設計教學環節,制作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新課導入設計
導入一
多媒體:組圖??經濟增長;環境惡化、資源浪費
問題:有人說“經濟發展了,社會就進步了”,結合材料反映的問題,你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該走一條什么樣的發展道路?
導入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2631.html
相關閱讀:國家財政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征稅和納稅
國家財政導學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