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一中—學年高一10月月考歷史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秦朝是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封建國家,“中央集權”的含義是( )A.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行個人獨裁專制 B.全國的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須聽命于中央 C.贏政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三公D.皇權空前加強,實行君主專制2.在“秦并天下”之初,秦王宣布“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隨之建立了不同于周代“王制”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權制度和郡縣制度。與周代的王制、分封制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 ) ① 沿襲了周代嫡長子繼位制度 ② 打破了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度 ③ 沿用周代的“家天下”的統治觀念 ④ 確立“君權神授”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中國歷史悠久,憑著相當完整的官僚體系,才能維持整個國家的運作,其運作模式基本上是專斷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運作是通過協商,而具有“集體領導”的性質A.秦漢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C.宋代三司制 D.元代中書省制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戰國時秦國以王為首,統一后秦王稱皇帝B.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掌決策權,隋代實行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制C.唐代決策、審議、執行權分離,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利牽制體系D.明初廢除丞相,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A.削奪王國的封地 B.奪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D.繼承西周的分封制 7.我國歷史上的縣制和省制最早分別開始于A.夏商宋朝 B.春秋戰國元朝 C.秦朝明朝 D.秦朝元朝8.秦漢以來我國中央和地方關系演變的趨勢是: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權力,防止割據 ③強化對地方管理的控制 ④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漸趨嚴密(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 東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減食與子,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惫抟虼吮慌e薦為孝廉。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B.科舉制C.編戶制D.察舉制10. 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 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適應 D.階級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11. 某學者描述中國史上的一種制度是“雖無相名,實有相職,既有相職,卻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實。”這種制度是指( )A.漢代內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內閣制度12.下列關于清朝軍機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中央最高行政決策機構 B.皇帝挑選親信重臣擔任軍機大臣C.軍機大臣只是跪奏筆錄 D.軍機處的設立者是雍正帝 13. 公元前5世紀,雅典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代的執政官是( )A.梭倫 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 D.氏族貴族14.公元116年的一天,羅馬街頭。長期定居羅馬的小亞細亞(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商人艾哈邁德遭到當地一群無賴的哄搶。艾哈邁德立即投訴法庭。法庭很快開庭審理了此案,無賴們受到嚴懲。這一事件表明當時的羅馬法律( )①承認自由民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②注重維護帝國的社會穩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稱為公民法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5. 羅馬法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下列摘自《十二銅表法》的條款不能反映這一內容的是( )A.第一表:訴訟當事人一方過了午時仍不到庭的,長官應即判到庭的一方勝訴B.第五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C.第七表: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D.第八表:非法砍伐他人樹木的,每棵處以25阿斯的罰金16.雅典民主政治創造了古代希臘輝煌文明,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主要是因為A.公民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利機構 B.雅典公民享有“觀劇津貼”C.雅典草創行政、立法、司法制度 D.十將軍委員會由選舉產生這些機構和制度說明的實質問題是 A.地域決定政治 B.都是為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C.統治階級加強對社會團體的控制 D.經濟模式決定政治手段A.秦始皇——皇帝制度 B.查士丁尼——民主制度 C.明成祖——內閣制度 D.雍正帝——軍機處23.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1660年迎回查理二世與1688年迎立威廉的相同目的是( )A.維護資產階級利益B.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C.恢復君主專制統治 秦廢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而西漢初又出現郡國并存的局面,這反映了 A.歷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B.事物發展的漸進性 C封建主義還不夠強大 D.新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些曲折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是由于A.唐末以來地方勢力過于強大 B.采納了宰相趙普的建議 C皇帝的絕對權威必須維護 D.國家面臨周邊少數民族的壓力26.下列關于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演變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先秦主要實行官位世襲的制度 ②九品中正制屬于察舉制的發展,仍然是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 ③科舉制屬于考試選官的制度、芸婆e制與察舉制從考選對象、內容、程序等方面都帶有封閉性的特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 漢朝、宋朝和元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最相似的是亞里士多德說:“不能認為每一位公民屬于他自己,而要認為所有公民都屬于城邦。”亞里士多德稱贊的是古希臘公民積極參政的政治素養深受海洋文明影響的素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強烈的民主意識30.關于美國1787憲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之前美國是邦聯制國家 ②它是由國會頒布的③它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④有一定的局限性A.①②④B.①④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5分)閱讀下列材料: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必┫嗑U、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玉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可!薄妒酚洝氛埢卮穑海1)文中的“寡人”是誰?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分)(2)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寡人”最擔心哪些人或勢力會威脅到他的統治?針對這些威脅,文中的“寡人”采取什么措施來維護他的統治?(6分)(3)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中,“寡人”們和這些人或勢力的矛盾演變呈現出怎樣的規律或特點?(分)(4)從文中可知“寡人”開創的什么政治制度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你認為這一政治制度有何積極作用?(分)閱讀下列材料:(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別是指什么?(2)材料中“一切公職抽簽與選舉產生”,請舉例加以說明。(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評價雅典的民主政治。(6分)33.(11分)閱讀下列材料:選拔官吏,招攬人才是關乎歷代政權盛衰興亡的大事。選官制度也成為中央集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至唐的主要選官制度有哪些?選官標準發生了哪些變化? (3分)分別列舉唐朝、宋朝、明朝在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方面的一項措施?(4分)(3)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哪兩對基本矛盾?其發展趨勢怎樣?(4分)參考答案:1-5 BBBDD 6-10 CBCDB 11-15 DACDA 16-20 CCDBC 21-25 BBADA 26-30 BBCAD31.(1)秦始皇(嬴政)。(分)“六王咸伏,天下大定”,皇帝等皆可(分)(2)相權(或丞相)與地方割據勢力。(分)措施: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4分)(3)強化皇權,削弱并最終廢除丞相;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分)(4)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或皇帝制度、或君主專制)。(2分)此制度促進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分)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高一10月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39020.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