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滿分100分。 第I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小題,每題1分,共60分,注意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1.從“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到“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反映了中國古代( ) A.分封制的廢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內閣制的形成2.《禹鼎》銘文記載:噩侯反叛伐周,厲王命禹出征,生獲其君。這反映了( )A.分封制趨向衰落,尚能維護王權 B.宗法制度開始瓦解C.封國實力削弱,周王權力加強 D.周王鑄鼎顯示權威3.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始皇稱帝是“一場革命”,“始皇帝”為“新制度的第一人”!靶轮贫取弊钔怀龅奶攸c( )A.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B.皇權至高無上C.官員直接由皇帝任免 D.書同文,人同倫4.史書記載,結束了三國分裂局面的晉武帝司馬炎共有兒子26人,但太子司馬衷卻天生癡愚。晉武帝想廢太子,另擇繼承人,皇后勸說:“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于是晉武帝沒有更換太子。由此可見,晉武帝選太子是依據A.世襲制的父死子繼原則B.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原則C.君主制的集權獨裁原則D.禪讓制的尚賢原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國許多知識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們實現這一理想的主要途徑是A.參加科舉考試 B.等待朝廷察舉C.投筆從戎戍邊? D.投作官吏幕僚再現歷史場景,弘揚民族精神”是歷史影視劇的主題,若要再現鄧世昌帶領中國海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悲壯場景,應選擇的素材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義和團反帝斗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毕铝心軌蚍从20世紀中國“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和“奮起救亡,勇于變革”的史實是A.《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楊成武將軍在《開國大典和開國大典閱兵式》中寫道:“開國大典和開國大典閱兵式,給我留下了莫能淡忘的壯觀圖景……”開國大典除了給個人留下壯觀圖景外,它還標志著A.國民黨統治在祖國大陸的徹底結束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C.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完成了祖國的統一 A.中國社會出現了嚴重混亂 B.紅衛兵的出現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階級斗爭已發展到黨內 D.“文革”期間中國的民主與法制橫遭踐踏28.我國能夠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的各項條件中,最主要的是A.改革開放使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B.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C.中國早已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D.英、葡接受“一國兩制”的構想 .2004年2月19日,新華社重新編發了鄧小平20年前的一篇重要文章。文章指出,“港人治港”必須“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篇文章體現了的重要政策是 ?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B.“一國兩制” C.建立市場經濟體制 D.港人治港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境形成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展”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C.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西賽羅在其《論共和國》中闡述:“國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維護正義,物質目的就是保護私有財產。國家是人民為了正義和保護私有財產,通過協議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边@種法治觀表現在《十二銅表法》中,最確切的認識是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B.野蠻的習慣法消除? C體現了一定的奴隸制民主 D廢除了貴族對法律的解釋權顧準在《希臘城邦制度》一書中描述:“梭倫政制……按照希臘的政治概念,這是一種金權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彼脑u價針對的是梭倫改革中的 A.廢除債奴制 B.實行財產等級制C.設立陪審法庭 D.建立四百人議事會 恩格斯說:“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毕铝斜硎龇隙鞲袼拐摂嗟氖茿.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 B.羅馬法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有力支柱C.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 D.羅馬法維護了羅馬的共和制秦漢時期和羅馬帝國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的重大發展和成熟時期。這里的文明“發展”和“成熟”的含義分別是?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羅馬法律建設形成完備體系 B.世襲制度被徹底廢除,羅馬法律建設形成完備體系 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羅馬開始頒布成文法 D.世襲制度被徹底廢除,羅馬開始頒布成文法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史上的決定性轉折點。”這里“轉折點”指的是A.《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權力 B.國家權力的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 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史學界把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模式劃分為三種:英國模式、德國模式、法國模式。與英國“相互妥協,漸進改革”的現代化進程特點相比,法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呈現的特點是A.政局動蕩,曲折復雜 B.政局穩定,和平斗爭C.捍衛統一,平定內亂 D.社會改革,王朝戰爭《共產黨宣言》之所以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A.它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B.它是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 C.它是第一國際領導共產主義運動的綱領D.它最早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由直接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最高權力機關——公社委員會;所有公社職員對選民負責,接受選民監督等。這些做法給我們留下的經驗主要有無產階級專政原則 人民民主原則 人民公仆原則? 工農聯盟原則A. B. C. D.55.馬克思說:“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受人景仰。”因為巴黎公社( )A.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B.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第一次偉大嘗試C.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D.標志著無產階級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歷史舞1964年第二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際緊張局勢和沖突的一個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腦會議號召不結盟國家要“通過有效行使反對霸權的國家主權來鞏固它們的獨立”,“拒絕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壓力”。材料強調不結盟運動國家?A.把斗爭矛頭主要指向了霸權主義的美國?B.不滿美、蘇兩國對第三世界的激烈爭奪?C.從反帝、反殖發展到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 D.認識到發展民族經濟與爭取國家獨立的重要性 A.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B.整個人類社會開始向社會主義階段過渡C.在俄國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D.不再參加帝國主義戰爭59.由于蘇聯的解體導致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前國務卿貝克曾說:“蘇聯的崩潰產生了一個世紀才有一次的機會在全世界推行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念。”貝克的話反映了A.蘇聯的消失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B.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自二戰后達到最高峰C.美國企圖規劃未來的國際秩序,建立美國統治下的世界D.當今世界不得不贊成美國領導下的世界單極格局某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指出:“世界正從根本上發生改變……這些根本性變化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地緣政治權勢與地緣經濟實力正在同時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從西方向東方轉移!辈牧现饕从吵 A.當今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運動的潮流方興未艾 C.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格局中舉足輕重D.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日益加強.閱讀下列材料: ? 請同答:(1) 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中秦漢和唐朝政治制度“大變動”分別指什么?(2)據材料二說明唐朝中央行政體制的特點。(3) 請用明清時期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 (4)綜合上述材料,說明唐朝到明清時期政治制度變化的特點。62.(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欽定”法律,皇權置于法律之上。這遺風流傳至今即權大于法,有法不依,擬法不嚴,徇 ——史仲文《中國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薄爸腥A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人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材料四 中國人民把政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確確實實有了一個集中行使立法權和行政權的最高權力機關。這是理論與實際一致的一種制度。 ——張瀾在政協上的講話 材料五 我們的制度之河北省棗強縣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9898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