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天山神秘大峽谷_中國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由地理網資料整理

  天山神秘大峽谷位于天山山脈南麓,庫車縣域以北70千米處。乘車離開庫車縣城,沿217國道獨庫公路往北,看到路的左側是雀兒塔格山(維語意為“荒涼的山”),右側便是庫車河。快到阿格鄉一帶時,周圍的山巒地貌呈現出越來越濃郁的紅色,山體的褶皺也越來越清晰和奇特。到離庫車縣城約70千米處,即可看到公路左側有一深邃的峽谷,這便是著名的天山神秘大峽谷。

  大峽谷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當地人稱之為克孜利亞(維語意為“紅色的山崖”)。這里山體高大,山坡陡峭,峽谷細長,山體由紅色巖石和粗砂礫石組成。谷內山體陡峭險峻,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峽谷隨山勢而變化,忽而寬闊,忽而細窄(最寬處有50多米,最窄處只有0.4米,僅可容一人側身而過)。峽谷內溝谷縱橫,峰巒疊幢,形態奇異,使人產生無窮的想象。

  進入峽谷必須徒步。在峽谷內,觀察流水沖出的部分整齊切面,可知大峽谷的巖層主要是沉積巖,后經天山山脈斷裂和地殼運動作用,巖層發生了一系列波狀彎曲,在峽谷側壁上可以看到明顯的褶曲和斷裂線。從大峽谷的褶皺特征來看,大峽谷的褶皺都有兩個以上的褶曲組臺,褶皺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褶曲形成的力學背景和構造條件。根據大峽谷中的地貌形態,巖層可以分為直立褶曲、傾斜褶曲、倒轉褶曲等,其中以傾斜褶曲最多見。據專業人士介紹:大峽谷的形成大約發生在距今兩億年左右,這個時期地殼發生過劇烈的變動,該地區的地殼反復上升或下降,表現出明顯的沉積旋回和巖相變化。大峽谷內的巖相變化中,有些巖層厚實,有些巖層較薄,平面解理比較明顯,這也充分反映了巖石形成過程中外界環境(主要是外力作用)對巖層形成的作用和表現。據資料分析,天山神秘大峽谷內沉積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陽輻射引起的氣候、水文、生物等自然過程對地表巖石的作用。沉積巖的層理構造是搬運作用在沉積過程中一層一層沉積下來的,先沉積的物質在下面,后沉積的物質在上面。不同時期的沉積物的顆粒大小、成分、顏色等性質不同。大峽谷的沉積巖層中的組成物質主要有石英、白云母、黏土巖、砂石等。沉積巖的顏色主要取決于組成巖石的礦物顏色和混入雜質的顏色。大峽谷中巖石的顏色為褐紅色,主要原因是這種巖石含有較多的鐵礦質。

  在距離谷口大約1.5千米的地方,有一處近年才發現的阿艾石窟。阿艾石窟的發現頗有戲劇性:1999年5月,阿格鄉的采藥人阿布來提·買買提準備入峽谷去采集絕壁上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麻黃草,這個季節山里氣候溫和,是一年中最適合采藥的時候,當他登上一處山崖,把手伸向這株草藥時,卻忽然向下墜落。大難不死,當他反應過來時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洞窟,借著洞外射入的金黃的光線,他驚訝地看到自己的面前全是華美的壁畫,這就是阿艾石窟。石窟的洞口位于距離地面40多米的山崖上,原先進入石窟,必須從洞口懸垂下來的一條繩梯攀登而上,現在已經修建了一條石階到洞口。石窟不大,窟內只能容納10人?邇缺诋媽倜黠@的漢文化大乘佛教思想,并且內容龐雜,呈現出多元化信仰的傾向,在中國的石窟遺產中極為罕見。

  從阿文石窟再往前,行走更加艱難,要再前行十幾千米才算出峽谷。穿出峽谷向西北方向行十幾千米是庫車的鐵礦和煤礦工程帶。這里也是古龜茲的冶金中心。

  天山神秘大峽谷是我國罕見的自然風景奇觀,谷內游程曲折,峰回路轉,泉水丁冬,鳥鳴啁啾,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和如春,奇情異趣,引人入勝,堪稱天然佳境。現在大峽谷已開發成著名的旅游勝地。峽谷內現已命名的景點已有40多處,比較顯著的有“神犬守谷”“顯靈洞”“玉女泉”“一線天”“懸心石”等。天山神秘大峽谷正以其獨特的自然奇觀,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游客前來觀光探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17215.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