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這是我國官方公布的陸地面積數值,也是現行教科書對我國陸地面積的表述。然而,近些年來不斷有人對此數據提出新的觀點,甚至公布研究結果。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嚴肅的學者和專家,提出了審慎的看法。筆者認為,對于這個關乎國家陸地面積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要從法律角度加以認識,使用我國政府在《中國統計年鑒》上公布的數據。屬于學術范疇的研究和討論應當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不能把不成熟一些觀點隨意公布在報刊上;以個人身份公布關乎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不僅是錯誤的,也是違法的。
一、“960萬平方千米”是約定成俗的法定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有關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數值的由來,曾世英先生在《我國國家面積數值亟待統一》⑴一文中指出:“眾所周知,我國國家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這是新中國建立時敬愛的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的!
吳傳鈞主編的《重負的大地??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載:“這個數據還是沿用解放前根據小比例尺地圖手工量算出來的。當時的地圖質量不一定很精確,……960萬這個數字充其量只是個提供參考的數字……”⑵
靳爾剛、蘇華在《職方邊地》一書中披露:“另據傳說,我國的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是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召開之前,周恩來總理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作戰部用兩天時間速算出來的⑶!贝送猓髡邔撩娣e“官方”統計數字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960萬平方千米”數據的來歷,說法不一。但“960萬平方千米”數據作為中國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已經約定成俗,被我國官方文件和我國中小教科書沿用至今,《中國統計年鑒》也依此數據向社會發布。由此可見這個數據的權威性。
2006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理》第四章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務院批準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以公告形式公布。在……教學等活動中,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由此可見,“960萬平方千米”既是約定俗成的,又是我國依法公布的重要的地理信息數據。
二、國家陸地面積的量算、審核和公布應當依法進行
國家陸地面積的量算只能借用地圖進行,不可能用實地測量的方法得到。曾世英先生針對“刊物上省、市、自治區面積的分歧和混亂,影響國家面積數值的統一”的問題,曾明確指出:“這在學術上是不科學的,政治上是不嚴肅的。”為此,曾先生商請國家測繪局測繪科學研究所國土部就中國地圖出版社最近(指當時)出版的采用等積投影法繪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試量了全國的面積,同時也量算了省、市、自治區的面積(1993年數據)。這個數據后來雖然沒有公之于眾,但卻具有積極的意義。
過去的地圖因為陸地邊界和省際邊界都存在問題,尤其是省際邊界還沒有從法律上確定,只是沿用傳統的邊界。傳統的邊界缺乏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效力,因此運用這樣的地圖量算的結果必然法律效力不足。“2002年底,完成了縣級以上陸地行政區域界線勘定,在我國歷史上首次法定了縣級以上陸地行政區域界線。實現了我國行政區域界線由過去的無序、被動、粗放型向法制、科學、規范化管理方式的根本轉化……”⑷賦予地圖邊界的法律效力和地圖量算的法律效力,在“依法治國,依法辦一切事情”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
用地圖進行國家陸地面積的量算,除了人為的計算誤差外,其誤差還來自于地圖本身的精度,地圖的介質伸縮系數大小。每一次量算陸地面積的數值可能不同。因此,國家陸地面積的量算需要在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下進行,其結果需要在專家廣泛論證的基礎上,由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向社會公布。
2002年8月2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六章第三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積、長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由國務院測繪主管行政部門審核并與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商后,報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公布!
2006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理》第四章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對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實行統一審核與公布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第二十三條規定:“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包括:(一)國界、國家海岸線長度;(二)領土、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面積……
第二十四條規定:“提出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建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議材料。對需要公布的……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出審核意見,并與……會商,報國務院批準……
國家陸地面積是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需要依法進行建議、量算、審核、批準并向社會公布。
三、中國陸地面積與各省區面積的關系
對于各省、市、自治區面積之和不等于我國陸地總面積的問題,許多細心人是知道的,為此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各省、市、自治區的面積是約數,而我國陸地總面積也是約數所致。各省、市、自治區的面積采用不同量級單位的約數,不同量級單位的約數相加,其結果必然是很大的約數。我國陸地總面積精確到了10萬平方千米,是個大的約數,而不是精確的數值。
正是這個約數,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筆者查閱了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的《2006中國統計年鑒》⑸在p4“自然狀況”中列“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在p6“土地狀況”中列“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在p432“各地區土地利用情況(2005年)”中列“全國土地調查面積95068.8萬公頃”(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面積),即950.688萬平方公里;又列各省、市、自治區數值,單位均精確到千公頃。
在p927“按區議會地區劃分的香港陸地面積”中列2005、2006年數值均為“1104平方公里”。在p981“按堂區劃分的澳門面積”中列2005年數值為“28.2平方公里”。在p1006“面積和人口主要指標”中列臺灣省2005年面積數值為“3.6萬平方公里”。
《2006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土面積”、“土地總面積”或者“全國土地調查面積”就是地理教科書中的“中國陸地面積”。此年鑒統計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面積,其數值之和為954.40122萬平方公里,不同于所列“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盡管《2006中國統計年鑒》各省、市、自治區面積數值之和不等于總面積數,有科學錯誤,但仍然要以此為準。因為這是中國政府發布的法定數據,也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數據。引用任何與之不同的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面積數值和中國陸地面積數據都是違法的。
再查閱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⑹各省、市、自治區的面積,發現各數據的精確程度不一。其精度有到千平方千米的,有到萬平方千米的,有到十平方千米的,也有到平方千米的,而我國陸地總面積精確到了10萬平方千米。對省、市、自治區的面積相加,總面積為967.4467萬平方千米(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面積),這個數也是不精確的,且與《2006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不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中所列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面積數據只能作為一般參考,不能作為法定依據。此資料來自于國家民政部,但在內容的編排上,避免了用表的形式列舉總面積和省、市、自治區面積。這種處理方法顯然是有目的的。
曾世英先生曾經從不同的書籍對各省、市、自治區面積統計中,“發現問題更多”。國外的數據情況暫且不論,國內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辭!芬玫臄祿灿谐鋈。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由于連國土面積和各類土地資源統計數字都不能確定,或者確定了,但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公諸于世,……對于這些我們只有思,只有想,而沒有回答資格。我們似乎從勘界的角度說:這是因為我國的省、縣兩級陸地行政區域界線、沿海省際間灘涂及毗鄰海域和島嶼沒有全面劃定,不得已而為之,才欲言又止、采取了一些權宜的方法!苯鶢杽、蘇華先生在《職方邊地》一書中,以政府官員高度的責任心和學者的身份審慎地指出了問題所在,并指出“我們只能思,只能想,而沒有回答資格”。
我國的陸地面積和省、市、自治區面積,都是傳統的數據或是對傳統的數據的修改數據,是在傳統界線(地圖上的界線為權宜界線)的基礎上量算的,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也缺少嚴格意義上的科學依據。在我國政府沒有公布新數據的情況下,《中國統計年鑒》上的陸地面積和省、市、自治區面積作為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權威性應當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霸凇虒W等活動中,需要使用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編輯和作者應當依法引用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17219.html
相關閱讀: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