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3.4、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點
3.4.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屬性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對立統一關系。這種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們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矛盾具有客觀性。
矛盾雙方的對立關系就是矛盾的斗爭性;矛盾雙方的統一關系(包括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轉化)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著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所以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2、對立統一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身都包含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3.4.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要求:(1)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2)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內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復雜事物的諸多矛盾、同一矛盾雙方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見3.4.4)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是馬克思主義矛盾問題的精髓,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和哲學依據。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類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個性。
【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事物發展的無限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事物的共性指導下,研究事物的個性。要善于從事物的個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
2012高考指南:熱門專業 高校收費標準 招生辦聯系電話 估高考分選大學 高考錄取安排
1 2 下一頁 尾頁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4559.html
相關閱讀: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一政治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