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政治學習方法:重點知識總結一覽”,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復習經驗:掌握基礎知識為先,堅持背誦原則,重復、重復、再重復,背誦時要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做到 融會貫通。再次是要多做綜合試卷,體會考查知識的重點與難點,檢測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查漏補缺。
1、 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關系]積累和消費具有相互促進的一面:積累主要用于擴大再生產,而生產的發展是提高消費水平的基礎;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也是促進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二者同時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一定時期內,國民收入的總量是既定的,積累和消費兩部分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積累過多,消費委縮,不利于生產發展;消費過多不利于積累,生產發展沒有后勁。
[處理原則]首先,在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部分和消費部分都應當有所增長。其次,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再次,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還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的關系。
[例題示范]如果用“一要吃飯,而要建設”來表達國民收入的分配,它所反映的是一種什么關系?
答:所謂“吃飯”就是指人民生活,“建設”就是指擴大再生產。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既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社會擴大再生產,即要處理好消費和積累的關系。積累和消費是對立統一的┉┉(接上述原理)
2、 正確認識財政赤字
(1)當年國家財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現差額的經濟現象,就是財政赤字。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要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說有害還是無害。一般來說,出現赤字,意味著財政支出要靠借債來維持,可能引發通貨膨脹。但在一定條件下,國家通過一定的財政赤字對平衡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實現經濟增長,保持社會穩定等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近年來我國擴大財政赤字是我國政府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體現。當前,我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市場需求不旺。所以,在這一特定時期和特定條件下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國債與財政赤字,對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緩解就業問題,增加稅收,保持國民經濟穩定增長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說明我國宏觀調控的能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
(3)目前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一些財政赤字來建設,只要能確保資金的投向,不搞重復建設,是不會發生通貨膨脹的。這主要是因為;①現在銀行儲蓄存款比重較大,通過財政債券將一部分儲蓄轉化為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沒有過量發行貨幣。②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供應充裕,價格比較穩定。③目前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完全低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④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良好,不會出現供需的嚴重失調。
3、 財政的作用
[內容]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財政也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如何發揮財政的作用]充分發揮財政的作用,關鍵是大力增加財政收入。財政收入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其次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中,國家集中的財政收入過多,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擴大和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收入過少,會降低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所以必須從經濟發展和社會綜合需要考慮,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 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
[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作用]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具有穩定性,可以使財政收入得到切實保證,使國家職能得到充分發揮);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稅收是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國家通過稅收可以了解和掌握經濟運行態勢,找出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5、 個人所得稅
[含義、范圍]教材第27頁
[顯著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
[計算]結合教材第28頁稅率表,例:某人月收入為6800元,則其個人所的稅應為:
6800-800=6000(元)(應稅部分)
500*5%+1500*10%+3000*15%+1000*20%=825(元)
[意義]增加財政收入,調節個人收入。
6、 農村稅費改革的重大意義
農村稅費改革是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農村繼實行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經營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它依法從分配上調整和規范國家、集體與農民的利益關系,將農村的分配制度進一步納入法制軌道,是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它代表了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農村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它是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村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改善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穩定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加入WTO、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治理亂收費]
近年來,企業負擔和農民負擔都很重,社會反映強烈。企業和農民負擔重,主要重在非稅負擔上。據調查,目前我國許多地區收費與征稅數額相差無幾,有的地方收費數額甚至超過征稅。亂收費嚴重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影響稅收的收繳.造成稅收收入不能及時、足額到位,影響財政收入的增加。亂收費對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將產生不利影響,最終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由于缺乏嚴格管理,亂收費取得的收入有相當大部分被單位和個人侵吞,沒有形成財政收入。這種既征稅又收費、稅費并重的狀況,造成分配行為極不規范,結果使國家財力分散,納稅人負擔很重。
我國政府堅決整治亂收費現象,采取果斷措施制止亂攤派、亂罰款、亂集資等各種形式的亂收費,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
[例題示范] 從2000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在安徽全省和其它省份的一些地區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這項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的成果。200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為農村稅費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要鞏固和發展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稅費負擔,為最終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創造條件。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談農村稅費改革有什么經濟學意義?
答:農村稅費改革是規范農村稅費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必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是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7、 違反稅法的行為與樹立納稅人意識
[違反稅法的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樹立納稅人意識]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納稅人意識。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稅收是實現國家職能的物質保證,在社會生活中,每個公民都享受著國家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享受服務就必須承擔義務;公民在依法納稅的同時,都應該以納稅人的高度責任感,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政治學習方法:重點知識總結一覽”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8334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