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社交媒體上流傳文章稱,香蘭素是一種興奮性毒素,可刺激大腦的獎勵系統,讓食用者覺得添加了香蘭素的產品更加美味。
作為目前使用廣泛的食用香料,香蘭素怎么成了毒素?真的有害嗎?日前,上海香料研究所原所長金其璋作了解答。
據了解,香蘭素天然存在于香莢蘭豆中。人類利用香莢蘭豆莢作為食用香料,已有數千年的文字記載歷史。但由于從香莢蘭豆中提取的天然香蘭素含量低,價格昂貴,19世紀出現了以鄰甲氧基苯酚等為原料合成的與天然結構完全相同的香蘭素!半S著科技進步,香蘭素生產方式不斷完善。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用于食品加香的香蘭素在萬噸以上,除少量來自于天然外,絕大多數都為人工合成!苯鹌滂罢f。
人工合成技術使香蘭素成為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的食用香料之一,但誤解隨之而來,很多人擔心其安全性。
“全球食品科技界對香蘭素的安全性十分關注,根據毒理學實驗積累的大量數據、相關研究結果及暴露量評估,認為合理使用香蘭素是安全的。而且,作為食品添加劑,香蘭素經過了規范和科學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按照相關標準規定使用,并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苯鹌滂皬娬{說。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香蘭素的安全問題進行評價后,建議人體對香蘭素的每日攝入最高限量為10毫克/千克體重。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9)規定,除了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以及對較大嬰兒、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規定了最大使用量外——如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中香蘭素的最大使用量為5毫克/100毫升,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香蘭素的最大使用量為7毫克/100克——食用香料、香精在其他各類食品中則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沒有明確的限量值。
實際上,除了上述規定,生產廠家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大劑量使用香蘭素。因為香蘭素跟其大多數香精一樣,使用量過大的話,不僅不會使食品變得更香,反而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因此,合理、適量使用香蘭素并不會帶來健康問題。“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偏食帶來的過量攝入風險。”金其璋建議,要均衡營養,盡量不要偏食,更不要因為貪戀某一口味而過多食用某一類食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10001.html
相關閱讀: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