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爭分奪秒,頑強拼搏腳踏實地,不驕不躁,長風破浪,直濟滄海,我們,注定成功!逍遙右腦為大家推薦《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化學鍵的形成,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或吸收。()
一、化學反應的熱效應1、化學反應的反應熱(1)反應熱的概念: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2)反應熱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3)反應熱的測定測定反應熱的儀器為量熱計,可測出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根據體系的熱容可計算出反應熱,計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實驗室經常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2、化學反應的焓變
(1)反應焓變
-1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稱為“焓”的物理量來描述,符號為H,單位為kJ·mol。
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用ΔH表示。
(2)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系。
對于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焓變,其數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3)反應焓變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ΔH>0,反應吸收能量,為吸熱反應。
ΔH<0,反應釋放能量,為放熱反應。
(4)反應焓變與熱化學方程式:
。1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化學方程式稱為熱化學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倩瘜W式后面要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固態(s)、液態(l)、氣態(g)、溶液(aq)。
。1-1②化學方程式后面寫上反應焓變ΔH,ΔH的單位是J·mol或kJ·mol,且ΔH后注明反應溫度。
、蹮峄瘜W方程式中物質的系數加倍,ΔH的數值也相應加倍。
3、反應焓變的計算(1)蓋斯定律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律稱為蓋斯定律。(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并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和。θ(3)根據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計算反應焓變ΔH。對任意反應:aA+bB=cC+dDθθθθΔH=[cΔfHm(C)+dΔfHm(D)]-[aΔfHm(A)+bΔfHm(B)]
一、化學反應的方向
1、反應焓變與反應方向
放熱反應多數能自發進行,即ΔH<0的反應大多能自發進行。有些吸熱反應也能自發進行。如NH4HCO3與CH3COOH的反應。有些吸熱反應室溫下不能進行,但在較高溫度下能自發進行,如CaCO3高溫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應熵變與反應方向
熵是描述體系混亂度的概念,熵值越大,體系混亂度越大。反應的熵變ΔS為反應產物總熵與反應物總熵之差。產生氣體的反應為熵增加反應,熵增加有利于反應的自發進行。
3、焓變與熵變對反應方向的共同影響ΔH-TΔS<0反應能自發進行。ΔH-TΔS=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ΔH-TΔS>0反應不能自發進行。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自發反應總是向ΔH-TΔS<0的方向進行,直至平衡狀態。
二、化學反應的限度
1、化學平衡常數(1)對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生成物濃度的系數次方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的系數次方的乘積之比為一常數,該常數稱為化學平衡常數,用符號K表示。(2)平衡常數K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即反應限度),平衡常數越大,說明反應可以進行得越完全。(3)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有關。對于給定的可逆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互為倒數。(4)借助平衡常數,可以判斷反應是否到平衡狀態:當反應的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Kc相等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2、反應的平衡轉化率
(1)平衡轉化率是用轉化的反應物的濃度與該反應物初始濃度的比值來表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07978.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