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化學概念教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化學概念是將化學現象、化學事實經過比較、綜合、分析、歸納、類比等方法抽象出來的理性知識,它是已經剝離了現象的一種更高級的思維形態,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是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因此化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的理論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化學教育理論研究方法的重大進展指導并促進化學概念的學習與教學研究。這些研究從不同側面和層面揭示了化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的規律,為化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的系統研究提供了基礎。認真總結化學概念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不僅有利于建立科學的化學學習理論,而且為建立科學的化學學習理論提供依據與基礎。本文主要是以分析國內化學概念教學研究狀況,并對國內外化學概念教學研究的幾個方面進行簡單對比。國外的化學概念教學研究狀況是以《美國化學教育》(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簡稱JCE)雜志為主要依據;國內部分主要也是通過文獻法,通過查閱了中國期刊文獻,對其研究進行分析總結。
  
  1.國內化學概念研究
  
  從1996~2003年的中國期刊文獻可以看出,國內對化學概念教學的研究日趨重視,為了便于分析,根據研究的側重點不同,我們分為以下幾類進行討論:(1)關于化學概念教學的經驗性研究(2)關于化學概念教學的理論性研究(3)關于化學概念教學的現代研究。
  
  1.1化學概念學習的經驗性研究
  
  長期以來,在一線教學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一部分教育心理學工作者試圖揭示化學概念的本質、化學概念學習的規律。他們通過對教學的觀察與經驗總結,提出了一些概括性的概念學習與教學意見。同時吸收借鑒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中關于知識獲得的認識,二者相結合提升為化學概念教學的依據,為“怎樣教”提供指導。其特點是“應該這樣做”,而沒有說明“為什么這樣做”的原因,其本質是認識論的、經驗式的。由于這些結論多是從經驗中總結得出,從某些側面反映了學生化學概念學習中的規律。因此,許多結論對化學概念教學確實有指導性意義。
  
  大量的中學化學教學雜志中的相關文章集中了這方面的研究,分析這些研究可以看到,有以下幾方面主要共識,認為化學概念教學中不同的概念應該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1)運用直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概念(2)善于解剖概念,把握概念內涵外延。(3)弄清概念異同,防止模糊概念。(4)概念教學要注意階段性。(5)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同化理解新概念。(6)弄清概念間的關系,逐步編織概念網絡。(7)練習鞏固,強化理解。
  
  1.1.1運用直觀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正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形象思維多于抽象思維,對抽象概念的學習一般離不開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講授概念時要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做到從直觀入手,通過觀察、感受、分析、抽象概括而引出概念。一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去認識化學概念,如講授“分子”時可以從糖溶于水、氨氣擴散、濕衣服晾干等日常生活中親身感受,說明分子的客觀存在,再用比喻方法描述分子的大小,就可把摸不到的分子深深印在學生腦海里。二是利用實驗、模型、掛圖、錄像、多媒體等直觀教具認識概念。如開始學習化學時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概念的傳授,即可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拿一根蠟燭,加熱熔化和點燃兩種現象加以對比,先讓學生指出其不同之處,再加以總結、歸納、得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結論,學生會對這類概念理解得透,記憶得深。有關物質的性質、變化、實驗技術等方面的概念,例如,初中化學中催化劑、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化合、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質量守恒定律、溶解、結晶以及高中化學中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煤的干餾、酯化反應、電解等,這些概念都是通過實驗的途徑引出的。
  
  1.1.2善于解剖概念,把握概念內涵外延
  
  化學概念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因此概念教學應讓學生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外延,掌握概念的實質。在教學中經常采用下列3種解剖方式:一是咬文嚼字理解概念,如催化劑中的“改變”二字,就隱含著“加快和減慢”兩層意思。二是剖析詞語含義。如溶解度的概念,講解時把定義的4個句式分解開來,即:其一是在一定溫度下,其二是指在100g溶劑中,其三是指達到飽和狀態時,其四指在上述情況下溶解溶質的克數。三是強調關鍵字詞,從而濃縮概念,顯現概念實質。如催化劑的概念,可向學生強調“一變、二不變”這一關鍵。又如在講電解質概念時對定義中的溶、熔或能導電、化合物這些字、詞要給予強調。
  
  1.1.3弄清概念異同,防止模糊概念
  
  在化學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間既有本質不同的一面,又有內在聯系的一面。所以教學中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進行對比,使學生弄清概念的異同,防止模糊概念。例如,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純凈物等概念的比較,首先尋找聯系點:單質、化合物、氧化物都是純凈物。再尋找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征: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又如“氧化劑”與“還原劑”,它們的聯系點都是指反應物,并存在于同一個反應體系中。不同點是還原劑得到氧,氧化劑失去氧。還有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等,都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運用對比的方法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概念。無機化學中所學的同位素、同素異形體與有機化學中的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無機化學中的“根”與有機化學中的“基”,縮聚反應與加聚反應等,進行這類概念的教學,可采用類比法,通過類比,使學生真正找出其區別的根本所在,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末頁共3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669967.html

相關閱讀: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