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知識點及易錯點整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中化學知識點!高中化學其實主要就三部分,有機、無機、化學反應原理。化學這門課挺有趣的,除了搞清楚各個化學過程中的邏輯關系以外,常見的結論,規律和套路都是應當記憶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中化學知識點及易錯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一)

金屬性??金屬原子在氣態時失去電子能力強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能力強弱的性質

“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示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屬性是:Cu>Zn,而金屬活動性是:Zn>Cu。

1.在一定條件下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水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2.常溫下與同濃度酸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酸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3.依據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越強,其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4.依據金屬單質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屬在與鹽溶液反應時,通常是先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強堿和氫氣,然后強堿再可能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

5.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例外)。

6.依據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增強。

7.依據原電池中的電極名稱。做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做正極材料的金屬性。

8.依據電解池中陽離子的放電(得電子,氧化性)順序。優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元素的金屬性弱。

9.氣態金屬原子在失去電子變成穩定結構時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屬性越強。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二)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PH的變色范圍

甲基橙<3.1紅色>4.4黃色;酚酞<8.0無色>10.0紅色;石蕊<5.1紅色>8.0藍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①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②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③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①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②配平。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①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②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③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

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

寫出二個半反應: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負極:Pb+SO42--2e-=PbSO4

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

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

為:陰極:PbSO4+2e-=Pb+SO42-陽極:PbSO4+2H2O-2e-=PbO2+4H++SO42-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

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

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價的S)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①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②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③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④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⑤是否發生雙水解。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最大(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

2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26、膠體的聚沉方法:①加入電解質;②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③加熱。

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

29、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30、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鐵的含C量在:2%??4.3%鋼的含C量在:0.03%??2%。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氣體的體積。

高中化學易錯點

1、書寫“名稱”還是“化學式”、“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還是“結構簡式”。

2、書寫“化學方程式”還是“離子方程式”或“電極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電離方程式”。

3、書寫方程式中的物質聚集狀態、特殊的反應條件、產物(如酯化反應的水)寫全。

4、填寫結果時應對準物質。如寫“A”的不應寫成“B”的。

5、實驗填空題或簡答題,注意文字用語要準確:①不用錯別字。②不用俗語。③用語嚴謹。

6、原電池正負極不清,電解池、電鍍池陰陽極不清,電極反應式寫反了。

7、求氣體的“體積分數”與“質量分數”不看清楚,失分。求“轉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8、兩種不同體積不同濃度同種溶液混和,總體積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題目情景和要求。

9、有單位的要寫單位,沒有單位的就不要寫了。如“溶解度”單位是克,卻不寫出,“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無單位,卻加上“g”或“g.mol-1”。摩爾質量有單位(g.mol-1)卻不寫單位,失分。

10、描述實驗現象要全面、有序,與實驗目的相聯系,陸海空全方位觀察。

11、氣體溶解度與固體溶解度表示方法、計算方法混為一談。

12、mA(s)+nB(g)pC(l)+qD(g)這種可逆反應,加壓或減壓,平衡移動只考慮其中的氣態物質(g)的化學計量數。

13、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進行“系數化簡”。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反應條件必須寫,而且寫正確。,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后,得失電子要相等,離子反應電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機化學方程式未用“→”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不寫反應條件,不漏寫物質的聚

集狀態,不漏寫反應熱的“+”或“-”,反應熱的單位是kJ?mol-1。

14、回答簡答題,一定要避免“簡單化”,要涉及原理,應該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5、有機結構簡式中原子間的連結方式表達正確,不要寫錯位。結構簡式有多種,但是碳碳鍵、官能團不要簡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順序不要亂寫,硝基、氨基寫時注意碳要連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連接錯),CH2CHCOOH(少雙鍵)等(強調:在復雜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簡化)。中文名稱不能寫錯別字。酯的n元環是碳原子數加O(或N)原子數

16、解推斷題,實驗題思維一定要開闊、活躍,聯想性強。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話給忘了,不能老是只從一個方面,一個角度去考慮,應該是多方位、全方位進行考慮。積極地從考題中字字、句句中尋找出“突破口”

17、看準相對原子質量,Cu是63.5還是64,應按卷首提供的用。

18、計算題中往往出現“將樣品分為兩等份”(或“從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樣品中的有關的量”,你卻只求了每份中的有關量。

19、化學計算常犯錯誤如下:①分子式寫錯②化學方程式寫錯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錯③用關系式計算時,物質的量關系式不對,以上情況發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錯⑤討論題,缺討論過程,扣相當多的分⑥給出兩種反應的量,不考慮一反應物過量(要有判斷過程)⑦要求寫出計算規范過程:解、設未知量、方程式或關系式,計算比例關系、比例式主要計算過程、答、單位、有的題目還要寫出推理過程,不要省略步驟,計算過程要帶單位。注意題中對有效數字的隱性要求。

小編推薦:

高中新學期物理計劃打算

高一新學期物理計劃打算

高一物理上冊怎樣學

愛智康高中教育頻道分享的高中物理到這里就結束啦,有關高中物理輔導的課程,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學習靠的是日積月累,絕不可以眼高手低。只要大家學習認真,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學好。

高中化學其實主要就三部分,有機、無機、化學反應原理。化學這門課挺有趣的,除了搞清楚各個化學過程中的邏輯關系以外,常見的結論,規律和套路都是應當記憶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中化學知識點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一)

金屬性??金屬原子在氣態時失去電子能力強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質。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能力強弱的性質

“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示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屬性是:Cu>Zn,而金屬活動性是:Zn>Cu。

1.在一定條件下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水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2.常溫下與同濃度酸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酸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3.依據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越強,其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4.依據金屬單質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屬在與鹽溶液反應時,通常是先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強堿和氫氣,然后強堿再可能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

5.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例外)。

6.依據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增強。

7.依據原電池中的電極名稱。做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做正極材料的金屬性。

8.依據電解池中陽離子的放電(得電子,氧化性)順序。優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元素的金屬性弱。

9.氣態金屬原子在失去電子變成穩定結構時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屬性越強。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二)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PH的變色范圍

甲基橙<3.1紅色>4.4黃色;酚酞<8.0無色>10.0紅色;石蕊<5.1紅色>8.0藍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①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②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③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①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②配平。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①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②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③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

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

寫出二個半反應: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負極:Pb+SO42--2e-=PbSO4

正極:PbO2+4H++SO42-+2e-=PbSO4+2H2O

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

為:陰極:PbSO4+2e-=Pb+SO42-陽極:PbSO4+2H2O-2e-=PbO2+4H++SO42-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

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

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價的S)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①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②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③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④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⑤是否發生雙水解。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38.9C。),;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密度最大(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

2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也可同Cu(OH)2反應)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應式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26、膠體的聚沉方法:①加入電解質;②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③加熱。

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

29、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30、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鐵的含C量在:2%??4.3%鋼的含C量在:0.03%??2%。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氣體的體積。

高中化學易錯點

1、書寫“名稱”還是“化學式”、“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還是“結構簡式”。

2、書寫“化學方程式”還是“離子方程式”或“電極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電離方程式”。

3、書寫方程式中的物質聚集狀態、特殊的反應條件、產物(如酯化反應的水)寫全。

4、填寫結果時應對準物質。如寫“A”的不應寫成“B”的。

5、實驗填空題或簡答題,注意文字用語要準確:①不用錯別字。②不用俗語。③用語嚴謹。

6、原電池正負極不清,電解池、電鍍池陰陽極不清,電極反應式寫反了。

7、求氣體的“體積分數”與“質量分數”不看清楚,失分。求“轉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8、兩種不同體積不同濃度同種溶液混和,總體積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題目情景和要求。

9、有單位的要寫單位,沒有單位的就不要寫了。如“溶解度”單位是克,卻不寫出,“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無單位,卻加上“g”或“g.mol-1”。摩爾質量有單位(g.mol-1)卻不寫單位,失分。

10、描述實驗現象要全面、有序,與實驗目的相聯系,陸?杖轿挥^察。

11、氣體溶解度與固體溶解度表示方法、計算方法混為一談。

12、mA(s)+nB(g)pC(l)+qD(g)這種可逆反應,加壓或減壓,平衡移動只考慮其中的氣態物質(g)的化學計量數。

13、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進行“系數化簡”。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反應條件必須寫,而且寫正確。,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后,得失電子要相等,離子反應電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機化學方程式未用“→”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不寫反應條件,不漏寫物質的聚

集狀態,不漏寫反應熱的“+”或“-”,反應熱的單位是kJ?mol-1。

14、回答簡答題,一定要避免“簡單化”,要涉及原理,應該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5、有機結構簡式中原子間的連結方式表達正確,不要寫錯位。結構簡式有多種,但是碳碳鍵、官能團不要簡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順序不要亂寫,硝基、氨基寫時注意碳要連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連接錯),CH2CHCOOH(少雙鍵)等(強調:在復雜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簡化)。中文名稱不能寫錯別字。酯的n元環是碳原子數加O(或N)原子數

16、解推斷題,實驗題思維一定要開闊、活躍,聯想性強。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話給忘了,不能老是只從一個方面,一個角度去考慮,應該是多方位、全方位進行考慮。積極地從考題中字字、句句中尋找出“突破口”

17、看準相對原子質量,Cu是63.5還是64,應按卷首提供的用。

18、計算題中往往出現“將樣品分為兩等份”(或“從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樣品中的有關的量”,你卻只求了每份中的有關量。

19、化學計算常犯錯誤如下:①分子式寫錯②化學方程式寫錯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錯③用關系式計算時,物質的量關系式不對,以上情況發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錯⑤討論題,缺討論過程,扣相當多的分⑥給出兩種反應的量,不考慮一反應物過量(要有判斷過程)⑦要求寫出計算規范過程:解、設未知量、方程式或關系式,計算比例關系、比例式主要計算過程、答、單位、有的題目還要寫出推理過程,不要省略步驟,計算過程要帶單位。注意題中對有效數字的隱性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10010.html

相關閱讀: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