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古詩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龜雖壽》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請大家以所在地區課本為主。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點擊查看: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及復習資料
《龜雖壽》原文翻譯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高興,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龜雖壽》詩歌賞析“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蛇乘霧,終為土灰。”
《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云,?蛇游霧,云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蛇”和龍一樣能夠乘云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長生之術的蠱惑,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頌說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他說,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一顆勃勃雄心永不會消沉,一種對宏偉理想追求永不會停息啊!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晉時代重兵在握的大將軍王敦,每酒后輒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這首詩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嘆,繼發壯懷激烈的高唱,復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對人生的看法頗有一點辯證的思維,他首先講尊重自然規律,人總是要死的。接著講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而寫的。
最后再談到人在自然規律面前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如果經常注意保養,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壽的。曹操所云“養怡之!,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表達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從這方面來說,它又是一篇絕妙的養生論。南朝鐘嶸寫了一部《詩品》,品評詩人,區分第等,把曹操的詩置于下品?墒,曹操的詩卻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
龜雖壽作者簡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
以上《<龜雖壽>原文及翻譯》由小編整理而成,大家要以理解為主,注意多總結語法現象,積累關鍵詞語,善于抓命題者設置的關鍵點,如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結構等。
《臨安春雨初霽》原文翻譯及賞析
《龜雖壽》原文翻譯及賞析
《蒿里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贈從弟》原文翻譯及詩歌賞析
《小石潭記》原文翻譯及知識點總結
《始得西山宴游記》原文翻譯及知識點總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4757.html
相關閱讀: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