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詩意語文 理想底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黑龍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學 劉士友

詩意語文團隊是以2019年臘月董一菲老師聚集起的48位《高中經典篇目同課異構與評點》作者為主的如今已發展到120人的大家庭。我們團隊成員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雖然有千山萬水的阻隔,有東西南北方的差異,但是我們對語文的熱愛,對詩意的追求,對文化傳承的理想已經超越了這一切,雖然從未謀面,但感覺相交甚久。今年七月的南京之行就是最好例證。

詩意語文團隊的南京之行讓這座六朝古都充滿了濃濃的詩意:我們的新書發布會華麗與內涵同在,驚艷全場;董一菲老師的講座唯美與哲思并存,詩意氤氳;張玉新老師的講座幽默與思想共生,亦莊亦諧;吳春來老師和其他六位發言的老師激情與理想交織,回顧成長;十位說課的老師智慧與才華畢現,再掀波瀾。最難得的是二十多位從未見過面的老師,雖然年齡相差接近二十歲,但是卻惺惺相惜志趣相投,好似前世的故交重續今生的情緣。這所有的一切都不足以概括詩意語文團隊。我覺得對這個團隊概括最好的是主持新書發布會的《中國教師報》主編褚清源老師的一句話:發現詩意語文團隊的理想底色。

理想者永遠是這個世界最可愛的人,我覺得他們才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者。理想者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勇氣;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癡情;更有“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的決心。毫無疑問,我在我們團隊里發現了這樣的情愫。這是我們能走的更遠的精神保障,更是我們不變的理想底色。

下面我試著淺析我們團隊的理想底色。

一、志同道合的語文價值取向

古語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詩意語文團隊之所以能聚集起來且迅速的成長壯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語文價值取向大體相同,那就是都受到董老師所倡導的詩意語文的熏陶和感召。文學理論上通常講風格即人。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陳日亮先生也說我即語文。的確如此,由于語文學科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交融的特點,可以說每一個語文老師的風格就是一種語文。董老師溫婉淑雅,蕙質蘭心,她端莊柔美的外在形象和行云流水的課堂教學藝術都完美的詮釋著詩意二字。她,就是詩意語文。

荷爾德林說,人應該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之上。每一個人也都渴望自己的生活狀態是詩意的棲居,所以說詩意不僅僅是對待語文的態度,更是生命存在的態度。而語文課,尤其是中學語文課,正是給我們一生打底色的課程,故而,詩意語文的理念更多的是著眼于學生一生長遠的發展,為他們的生命打上詩意的底色,從而能詩意的生活。我們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才如此的信服詩意語文,這也正是我們走到一起的共同價值觀。

這個團隊,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其他名師工作室較寬松自由的團隊。成員來自全國不同的省份,彼此之間沒有太多的利益瓜葛,可能也不會給你太多的現實利益。雖然大家都很清楚這點,但是我們團隊卻有著超乎尋常的辦事效率。每個人都希望能多承擔些任務和工作,更從來沒有人借故推脫,真的可以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來形容。我想這就接近于超越功利的理想底色了。比如我們編書期間,由于董老師的嚴格要求,幾個題目顯得不太滿意,春來導師率眾救火,更是幾乎以一己之才華在短短兩小時內擬出了十多個賞心悅目的標題。

我們團隊對董老師的詩意語文理念高度信服,對團隊工作幾乎能超越功利迅速完成,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共通的語文價值取向,那就是詩意的教書,詩意的生活,不僅是為自己,也包括自己的學生。

二、自我提升的職業欲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4754.html

相關閱讀: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