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四知識點-柳永詞兩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四知識點:柳永詞兩首》,供大家學習參考!


《柳永詞兩首》是高二語文必修4中第二單元的要學習的課文。這兩首詞分別是《望海潮》和《雨霖鈴》,那么在這兩篇詞中我們要學習的知識點有哪些,要掌握的古詩詞分析的技巧是什么呢?

  1、《望海潮》是描寫北宋時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詞。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詞作以鋪敘見長。首先,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總領全篇,概括介紹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然后分別從“形勝”“都會”和“繁華”三個方面鋪開敘述:“煙柳畫橋”之中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人煙阜盛;“云樹”“堤沙”之外驚濤拍岸,洶涌壯觀;都市街衢,珠寶遍陳,普通人家,披羅著錦,滿目奢華景象。過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寫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飄香的景象,后敘羌笛橫吹、菱歌互答的歡愉場景。由民眾忘情山水之樂引出官員宴飲之樂,一路鋪敘下來,但又不是平鋪直敘,很見裁減功力。

  這是一篇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便寫了這首詞。詞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后,經過真宗、仁宗兩朝的休養生息,確實呈現了繁榮的景象,但收筆也流露了粉飾太平、獻寵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謁詩的遺風。

  2、《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詞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其一,用哀景寫悲情。詞作開篇用“寒蟬”“長亭”“驟雨”等意象,烘托離別時凄冷沉郁的氣氛。

  其二,以無情襯有情。離人難舍難分,而無情的舟子卻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淚相向,“無語凝噎”。

  其三,以想象未來之景訴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離別后行人消失在煙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極目遠眺,一片茫然,不覺悲從中來!傲汲矫谰啊痹瓰闅g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歡樂之情頓然消失,而沉入到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里也是“樂景寫悲情”。

  關于這兩首詞的解題:

  “望海潮”詞調始見于《樂章集》,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觀潮勝地。一百零七字,雙調,上闕五平韻、下闕六平韻,一韻到底。

  “雨霖鈴”原于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馬嵬兵變后,楊貴妃縊死,在平定叛亂之后,玄宗北還,一路戚雨瀝瀝,風雨吹打皇鸞的金鈴上如《明皇雜錄》里寫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边@也便是詞牌《雨霖鈴》的來歷。當然,后世坐雨霖鈴之人頗多,柳永既是代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6066.html

相關閱讀: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