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看待當前國際金融經濟亂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編者按】西方主權債務危機四伏。美債上限鬧劇平息后,主權信用評級被調降,歐債危機頻頻告急,希臘瀕臨債務違約,葡、西、意岌岌可危。金融危機陰霾再次籠罩全球,“二次衰退”恐懼蔓延全球,投資者清倉出逃,股市跌宕起伏。當前美歐政府債務危機是金融危機后的后遺癥,是私人債務向主權債務蔓延的結果。毫無疑問,西方債務危機惡化宏觀環境,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上升,不確定性劇增,但全球性“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遭遇大危機與大衰退后,世界進入“后危機”混亂期,環境異常復雜,形勢混沌不清,信心脆弱多變。尤其是,全球經濟呈“雙速”復蘇,具“西方不亮東方亮”特征,發達經濟低迷不振,出現U型軌跡,新興經濟在高風險下依然保持較好增長勢頭,全球經濟呈現“東高西低”發展態勢。

評論觀點:如何看待當前國際金融經濟亂象?

當前國際金融形勢不同于三年前。一是起因不同。與上次由次貸—銀行危機迅速釀成全球金融危機不同,當前美歐債務危機應該是金融危機之延續,是美歐私人債務向主權債務蔓延的必然結果,是一場風險性危機,具有“病去如抽絲”頑癥,呈現結構性問題與長期化趨勢,需要相關國家采取標本兼治措施,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生活方式,整頓財政紀律,轉變發展模式。故此,解決西方主權債務危機將是一個痛苦、艱難、長期調整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是性質各異。在上次危機中,金融機構迅速去杠桿化,致使市場流動性枯竭,需求恐慌性萎縮。故此,各國政府聯手“砸錢”,增加流動性,抑制危機蔓延,效果很明顯,使世界經濟免于陷入“大蕭條”。當前,流動性不足僅限個別政府,金融機構與企業流動性寬裕,是主權危機而非流動性危機,不投資只是對市場無信心。據統計,目前標普500企業賬面現金高達1萬億美元,西方銀行的“有毒”資產大多被剝離,杠桿率明顯降低,私人負債減少。美國的對沖基金平均杠桿率只有1.1倍,銀行系統杠桿率由危機前的30倍降到15倍。故此,當年遭瘋狂拋售引發金融海嘯的急風暴雨式慘劇不至于重演。后危機時代,美歐公司和個人偏好存錢,避免高負債,去杠桿化是造成消費與投資不足,影響經濟長期低迷的關鍵因素。

三是世界經濟陷入“二次探底”概率較小。世界經濟基本面未變,新興經濟體擴張依舊,全球進入由新興經濟牽引的新時代。近期,全球市場驚恐異常,主要是受西方債務危機的拖累,是典型的信心危機。全球經濟增速普遍放緩,但復蘇勢頭不會逆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認為,全球經濟風險上升,但仍在復蘇軌道,只是增長不夠強勁。最近,IMF報告認為,受美歐經濟復蘇乏力影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分別增長4%,比之前調低0.3和0.5個百分點,其中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55378.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