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三政治學科寒假作業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鑒于大家對十分關注,小編在此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政治學科寒假作業答案”,供大家參考!

本文題目:高三政治學科寒假作業答案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CDDCA 6-10 ABDDB 11-15 BBADD 16-20 CABCB 21-25 CCCBD

26-30 DACCD 31-33 DBD

二、簡析題

34.(1)①文化的實質是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發展和傳播健康的網絡文化,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2分)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傳播和發展健康網絡文化,有利于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推動社會民主政治建設。(2分)③文化可以影響人,傳播和發展健康網絡文化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給人以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2分)④文化塑造人生,傳播和發展健康的網絡文化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分)

(2)①文化對人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凈化網絡文化環境,有利于以優秀的文化影響人,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分)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不是消極被動,無目的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青少年只有主動感知和學習優秀文化,抵制腐朽和落后文化的侵蝕,才能真正做到健康成長。(2分)

35.⑴①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精神,推動各民族文化和睦相處。(2分)

②發揮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推動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推動世界文化發展。(2分)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尊重差異、理解個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分)

④秉承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睦近交遠,以和諧精神善待他人,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分)

⑵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在湄公河流域水資源利用和保護上堅持與其他國家相互幫助、協力推進,既有利于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也有利于維護中、老、緬、泰四國的共同利益。(1分)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區域合作,順應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1分)

③我國主張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國際新秩序,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我國積極參與湄公河流域區域合作,有利于維護該流域的航行安全。(1分)

④我國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國高度重視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為促進區域的和平、發展與合作發揮重要的作用。(1分)

36.(1)①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榮創造條件。( 2 分)②實現民族共同繁榮的關鍵是民族地區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發展經濟,還要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2分)還要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區域自治制政策等(2分)。

因此命題觀點是片面的。

(2)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要加強民族團結就要開展有利于民族團結的各種活動增進各民族人民團結的感情。②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各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要維護民族團結必須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增強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③要增強民族團結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④要增強民族團結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教育公民樹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⑤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加強民族團結必須建設和諧文化。(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得6分)

三、綜合探究題

37.(1)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體現了這一點(2分)

②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涌現出一大批又一批黨的優秀兒女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少數腐敗分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就體現了這一點。(2分)

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經過艱難曲折已經成為偉大的 黨、光榮的黨、成熟的黨就體現了這一點。(2分)

(2)有利于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有利于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充分發揮財政在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加強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可得6分)

(3)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2分)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2分)弘揚中華民族精神。(2分)(若從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得超過6分)

高三年級政治學科寒假作業(七)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CCCBA 6-10 CACDD 11-15 CCCBA 16-20 DCCAD 21-25 DAAAA

26-30 DBABC 31-33 CDA

二、簡析題

34.(1)①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利是農業的“重要條件”、“基礎支撐”、“保障系統”。沒有水利事業的發展,就沒有農業農村協調發展。②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事物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要重視關鍵的部分。洪澇災害頻繁,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明顯短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有利于減少洪澇災害的危害,加強薄弱環節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的整體發展。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著重把握重點。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有利于正確把握農業農村發展的重點,切實有效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每點3分,答出2點即可得6分)

(2)①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綜合運用宏觀調控手段,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③充分發揮財政的作用。財政支出重點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傾斜,確保資金總量、增量提高。④積極研發農田水利建設先進技術,依靠科技進步,提升水利建設發展水平。⑤企業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效結合起來,依靠技術進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⑥廣大居民要增強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樹立科學消費觀念,積極促進現代化水利發展。(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得6分)

35.(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國家六大部委領導直面食品安全問題是基于屢禁不止的食品安全問題。②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強調既要嚴格的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又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監管執法責任,共同保障食品消費安全體現了這一點。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發現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立即采取措施嚴厲整頓表明認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每點2分)

(2)①在自己的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和實施;積極進行社會調研,了解市場上食品質量情況,廣泛聽取和反映群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②通過行使提案權,審議相關議案以及表決相關決定,推動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出臺。③就全面加強食品安全整治對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質詢、監督。(每點2分)

36.(1)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體現了這一點。②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黨的優秀兒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少數腐敗分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體現了這一點。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經過艱難曲折已經成為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成熟的黨”體現了這一點。(每點2分)

(2) ①“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深入研究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經驗”,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從而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③“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最終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屬。(每點2分)

三、綜合探究題

37.(1)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三俗”文化扭曲社會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決抵制。②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抵制“三俗”文化有利于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③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抵制“三俗”文化是堅持黨的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的要求。④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抵制“三俗”文化,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每點2分)

(2)①矛盾雙方是即對立又統一。作為傳統文化,它對個人、社會的影響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所以在此問題上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②矛盾有主次之分。作為傳統文化,其對個人和社會的積極影響是主要的,消極影響是次要的,所以在此問題上我們要又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觀點。(每點3分)

(3)①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公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提高社會公德意識。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應重視量的積累。公民提高自身公德素養,應從平時做起。(每點2分)

高三年級政治學科寒假作業(八)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DBDCC 6-10 AAADB 11-15 CCADA 16-20 BABDB 21-25 DCCDA

26-30 DBBBD 31-33 CBA

二、簡析題

34. (1)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或: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堅持全面的觀點看問題(2分)。我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是堅持全面觀點看問題具體表現。(2分)

(2)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動力。黨通過自身實踐的總結,不斷推動自身對文化建設的認識不斷達到新的高度。②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檢驗和發展真理。在文化建設方面,我黨的認識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不斷達到新的高度。(每點4分)

35.(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②實踐決定認識,實踐的不斷發展要求我們的思想認識也不斷前進。(每點3分)

(2)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蘋果公司科學地預見到市場發展的趨勢,認識到“第二曲線”代表企業發展的方向和長遠利益,成功實現了企業轉型。②事物的發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應正確對待新事物的成長。蘋果公司毅然改變產品結構,實現公司的起死回生。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蘋果公司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推出創意非凡的新產品,成為最有價值的企業。(每點2分)

36. ①人民群眾是實踐主體、歷史的創造者。(2分)

為此必須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 2分)

才能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2分)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2分)

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2分)

在我國,人民群眾是現代化建設的主體,我們的各項工作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才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分)

三、綜合探究題

37.(1)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們對出行工具的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若回答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亦可)。(3分)②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人們對出行工具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3分)

(2)①物質決定意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政府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騎車環境。(3分)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政府要大力開展綠色出行及交通文明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綠色環保意識和交通文明意識。(3分)

(3)①當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牢牢抓住未來10年的戰略機遇期。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不斷進行科技攻關,保持持續進步狀態。③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既要靠市場來推動,又要靠政府來扶持,兩者缺一不可。④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與創新。⑤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關鍵是依靠科技進步。

(每點2分,答任意3點即可)

【總結】2013年已經到來,新的一年也會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三政治學科寒假作業答案”能給您帶來幫助!下面請看更多頻道:

更多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67764.html

相關閱讀: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