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政治學習:商品和商品經濟學習重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感謝您對高中政治學習方法欄目的關注,小編特意在此發布了此文“高中政治學習:商品和商品經濟學習重點”在2013年也會更多的為您發布更好的文章,感謝您對的支持與關注,希望此文能給您帶來幫助。

本文題目:高中政治學習:商品和商品經濟學習重點

第一課商品和商品經濟

一、識記

1、商品經濟的含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就是商品經濟。

2、貨幣的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A、價值尺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觀念上的貨幣;原因在于貨幣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B、流通手段(必須是事實在在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C、貯藏手段(必須是事實在在的足值的貨幣,即必須是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金銀首飾不能充當);D、支付手段(用于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E、世界貨幣(必須是黃金或白銀;鑄幣和紙幣都不行;但現在,美圓或歐圓也具備世界貨幣的某些職能)

(注)對于流通手段,貨幣的讓渡與商品的讓渡是同時進行的,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對于支付手段,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是不同時的,可先支付貨幣或后支付貨幣。

二、理解

1、商品的含義:商品: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

(注)物品要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必須用于交換。

2、商品與物品、勞動產品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商品一定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產品和物品不一定都有使用價值,也不一定有價值。

(2)聯系: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商品是勞動產品的一部分;勞動產品包括商品,勞動產品是物品的一部分;物品包括勞動產品。

★3、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1)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

(注)A、價值是商品的共有屬性,是商品交換的基礎;B、價值是商品的特有屬性,只有商品才有價值;C、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社會關系;

D、商品的價值不是自我表現的,是通過交換價值表現出來的。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E、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只有商品才有價值。

(2)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質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較)

★(3)關系:對立統一的關系;

(注)A、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的使用價值離不開價值,否則就不是商品,價值是使用價值交換的基礎;價值也離不開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價值賴以存在的基礎。

B、作為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誰都不可能同時占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因此必須讓渡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必須讓渡價值。

★4、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區別,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1)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個別勞動時間是指個別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并不是由某個計算中心計算出來的。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1)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的產品數量:如2雙鞋/一小時;二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如2小時/一匹布

(2)關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個別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價值總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

個別勞動生產率

(補充)不管是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還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使用價值)就越多;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

★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總結】2013年為小編在此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中政治學習:商品和商品經濟學習重點”,今后還會發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您在學習愉快!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70865.html

相關閱讀: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一政治知識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