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體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點,究竟應當怎樣理解呢?
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選用了怎樣的材料,材料是怎樣組織的,表達方式又是怎樣采用的,語言使用得怎樣,都可以看作是屬于“形”的一類。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很“散”的,(冠華作文網)材料的組織,從表面上看也是“散”的。表達方式,散文可記敘,可說明,可議論,可抒情,而且這幾種方式經常交替出現,雜處于一起。這樣的形式,與一般的小說或議相比,同樣是散的。
散文的“神”,是指蘊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內在的,它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意圖。一般說,一篇散文的“神”總是集中的、凝聚的。
具體地說,散文散的“形”和不散的“神”的統一,以下幾點是不能忽視的:
㈠許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們都從屬于“思想”,是經過“思想”的選擇并能積極地能動地反映“思想”的。
㈡許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們都按照“思想”的紅線組織在一起,它們的排列有著緊密的聯系。
㈢要選好“形”與“神”的“結合點”。為使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更突出,更完美,因而更有教育意義和審美價值,就應當在寫作時重視對材料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并選擇形象加以表現,散文的藝術魅力才能顯示出來。若選用這種文體,就應在寫作中符合上述要求。
例文精選:轉折
林中的通幽曲徑,因為那些曲曲折折的轉彎才更富詩意與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電影,往往是情節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猶有余香。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東西因轉折而顯得愈發美麗。
一本書因轉折而精彩!讹h》中的女主角思佳麗由一位嬌弱的千金小姐因時代的變動以及身體內自尊的血液而轉變成了堅忍而真正美麗的鏗鏘玫瑰,這樣的蛻變真實而精彩,這樣的轉折使《飄》成為一部掩卷難忘的經典之作。《呼嘯山莊》中,男主角希刺克利夫,由一個單純、愛意綿綿的少年轉變成了一個因愛而泯滅了人性的復仇惡魔,這場因愛而起的悲劇攝人心魄,因為這轉折突然而精彩,這樣驟變的人性更是突出了愛在他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記。更多的如希區柯克、歐?亨利那種出人意料的結尾處決定性的轉折更是蘊藏著無窮的魅力。這些作品的轉折,我想無論是美好或驚艷,都會令我們最大限度地體會到作者的用意,從而獲得思考,它們無疑是精彩的。
文學作品中的轉折多半是虛構的,人生中的轉折卻是真實的。雖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終卻成為鑄造生命奇跡的一塊塊基石。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許多先賢都是在經歷了如許苦痛的轉折之后,更深刻地體味了人生的大義所在,依靠驚人的生命力延續了生的意志,寫下了一篇篇傳世經典,造就了一番番奇功偉業。就是在這些轉折中,先哲們的堅忍和坦蕩,使他們的人格和思想在歷史長河上空凝聚成了一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這些轉折,激發了更多人更多的感喟……
記得林清玄說過:“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個門框,那里就是惟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轉個彎,去尋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們的生活之路一定不是平坦筆直的。有的轉折也許是不情愿的,就如自己孩提時得知要離開居住已久的城市遷往北京時,心中的那份不快一樣,不愿意離開相處已久的親朋,對每一條街道,甚至是街邊的陌生人都有一分不舍,畢竟沒人愿意面對離別。到了北京后慢慢地適應了,認識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新的精彩。這樣的轉折,乍看不美好,似乎是一種結束,如今想來,反倒覺得是一個起點。
生活中的轉折,快樂或痛苦。我們都應該微笑著面對,生活本來就有起有落,我們也應該如此看待生活。愿一個個轉折為你我交織出一條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點評】這是篇文辭優美的議論性散文。作者充分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旁征博引,體現了知識面的廣博;由書本人生轉入現實人生,開闔有度,體現了思維的嚴密。從文章中不難看出古典文學和外國名著對作者的積極影響。有了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文章也就寫得揮灑自如了。
更多內容進入高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71875.html
相關閱讀: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