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政治知識網絡的總結和學習技巧總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識點是零亂的,不利于記憶和掌握,把他們串起來,形成一個體系,彼此聯系起來,就有助于知識的掌握了,而且知識本身就是有內在聯系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并運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思維方法)作為“紅線”把知識“串”起來。(每框題、每節、每課和一本書)
1、運用“是什么、(性質、本質等)、為什么(原因)、怎么樣(意義或危害)、怎么做(手段和措施)、怎么體現的(在具體材料中)”的思考問題的邏輯層次來聯系知識。比如“國家的宏觀調控”一框。就包括“為什么需要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的含義和目標是什么”以及怎么樣進行宏觀調控?三個層次;“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一框則是按照“經濟效益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怎么樣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層次展開的。
2、經濟常識教材的知識組合方法一般是按照“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歸納(個別---一般)與演繹(一般---個別)相結合的邏輯展開的。比如:先講什么是“使用價值”、“價值”,再講二者的干系,這是分析與綜合的運用;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前,先講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經濟常識第二課第二節的三個方框就是按照“演繹法”展開的。
3、注意矛盾分析法(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的運用。比如第一課第一節,先把商品一分為二:使用價值和價值,然后具體分析二者的內涵,最后,確立“價值”應該是重點掌握的對象。第三課地二節“企業的經營者”,先一分為二地也就是全面地的分析企業的經營者有三個方面,然后具體分析這三個方面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重點分析廠長(經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應該具備的素質。
4、經濟常識的8課內容,前兩課是基礎理論,后6課是我國具體。后6課是按照“生產(3、4課)、分配(5、7課)交換和消費(7課)以及對外經濟關系(8課)的順序展開的。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政治知識網絡的總結和學習技巧總結”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8287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