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時事政治: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你還在為沒有合適的高中政治學習方法而苦惱嗎?別擔心,看了“高中時事政治: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后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高中時事政治: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對我國2012年農村工作既有巨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也蘊藏著豐富的理論內涵。下面,從不同角度進行理論分析。

一、經濟生活角度

1.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既要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又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需要發揮農民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同時要加大政府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政策對農村教育、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對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2.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持續加大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持續加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3.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擴大內需特別是國內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立足點。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奠定了基礎。同時,發揮消費特別是國內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必須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切實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4.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茖W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可持續。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必須堅持科教興農戰略,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5.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礎。因此,要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準確把握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變化,采取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市場穩定,保持價格合理水平,并健全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儲備制度。

6.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推動農業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要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突出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著力抓好種業科技創新。要不斷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使農業科技的貢獻率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文件中關于"加大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持續推動農業穩定發展"、"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 "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切實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等措施,是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職能的體現,既有利于經濟發展,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是全新全意為人民服務,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文件中關于切實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完善農村基層自治機制等問題,有利于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3.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面對當前的農村經濟形勢,文件要求各級黨委,必須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 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強和改善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推進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4.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由于我國目前科技進步在農村經濟增長貢獻率所占比重過低,使農業產業和農產品缺乏競爭力,也影響了綜合國力的提高。因此,必須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三、生活與哲學角度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在實施之前還要制定藍圖、目標、行動計劃和行動步驟等,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一號文件,部署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科學謀劃農業農村發展,是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表現。

2.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文件強調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有利于發揮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

3.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進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解決好主要矛盾,有利于帶動次要矛盾的解決。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是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必須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發揮農業科技對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用。

4.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在重視整體的同時,不能忽視局部的作用。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完善新型農業科技資源組合模式,必須重視解決好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對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

5.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和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以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要著眼長遠發展,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打破部門、區域、學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力爭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占有重要位置。

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從過去"支農",到后來"支農惠農",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強農惠農",再到這次一號文件的"強農惠農富農"等,都體現了這一點。

四、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加強教育科技培訓,全面造就新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有利于促進新農村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2.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加強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提高涉農學科(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高涉農專業生源質量、實行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深入推進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等計劃、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鼓勵涉農行業興辦職業教育等等,都有利于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質量,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

通過閱讀“高中時事政治: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這篇文章,小編相信大家對高中政治的學習方法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學習輕松愉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88748.html

相關閱讀:高中政治知識點:國際組織概觀
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知識點總結:時代主題
2016年1月5日時事政治(國內)
高一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巧記政治常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