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片言可以明百意-閱讀題中重要詞語含義理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曹寶順

  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能否在上下文語境中迅速地領悟詞語的含義,是衡量閱讀水平高低的一把標尺,也是高考現代文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呢?

  借助語境推斷詞義,F代文試題考查詞語的含義,往往不是詞典中所詮釋的“規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體意義。因此,我們要學會根據上下文的語境來理解句中的“重要詞語”。

  如2012年高考廣東卷《歷史的先見》中,有這樣兩段文字:“①第一是要有負責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夢想,而是搜集各種事實的根據,加以嚴格邏輯的審核,而后構成的一種有周密系統的精神結晶!谄浯问浅胸撠煹乃枷攵,還要能對負責的思想去負責。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則一旦得到以后,就應該負一種推進和擴充的責任!逼渲械14題為:作者認為,知識分子“還要能對負責的思想去負責”。請指出兩個“負責”的不同意思。答題時,切忌望文生義,需要認真閱讀文本,借助語境得出答案。第一段中第二句話解釋了首句的“負責的思想”指的是什么,由此可以提煉概括出第一個“負責”的具體含義:搜集各種事實的根據,加以嚴格邏輯的審核。再看第二段,第二句說到“負責的思想”既然不易得到,而“一旦得到以后,就應該負一種推進和擴充的責任”,可見,第二個“負責”指的是“對負責的思想即真理進行推進和擴充”。

  把握情感理解詞義。文章中一些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表述的情感比較復雜,替代了一些必要的內容,換句話說,詞語的意義不僅有詞語本身的意義,同時也蘊涵作者的感情、態度等。閱讀文章時,要注意這些詞語包含的含義。這就需要分析詞語出現的段落的意思,分析具體的描寫所闡釋表達的思想意義,然后根據具體的實例理解作者的觀點。

  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選用張海迪的《心靈的篝火》,第18題為:作者為自己的小說取名“絕頂”,結合這篇前言,說說作者所理解的“絕頂”包含了哪幾層內涵。此題通過對“絕頂”的理解考查學生能否把作者通過“絕頂”所傳達的思想情感挖掘出來。梳理全文內容,其中有關段落有:“①我堅信,我在這本書里所描述的關于攀登雪山峰頂的一些艱險,到那時也許就不存在了,人們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瑪峰。②我寫這部長篇也是一種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③精神攀登的路途異常艱苦,我有時也畏懼,害怕路途遙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見我的主人公在遠處等待,等待我給他們一個結局!蓖ㄟ^文中的描述可知,“絕頂”首先指人類攀登的極限——珠穆朗瑪峰。由山的“絕頂”,作者聯想到自己小說創作的“絕頂”,困難重重,難以抵達。最后“絕頂”延伸到人類精神的巔峰,巔峰無止境,而人類的這種精神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

  利用上下文辨析代詞,F代文中的代詞運用非常靈活,指代的范圍極為廣泛。要辨析代詞的意義,應該從代詞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遠地從上句到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體對象,從而理解它的指代義。辨析那些非代詞類詞語的指代義,也應該利用上下文。一般說來,在這類詞語的上下文里,一般會有闡釋這些詞語的句子,找到了這些闡釋性語句,答案也就出來了。

  例如這樣一段文字:“在詩人的最重要的幾部文學著作之間的長長間隔里,我們都不難發現他怎樣匍匐到土地上,與莊園里的農民,特別是孩子和農婦們打成一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他做他們所做的一切,身心與土地緊密結合。他可以融化在它們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币笾赋鑫闹挟嬀句子中的“它們”指什么?我們聯系上下文語境,再根據由近及遠的原則就不難得出答案,“它們”指的是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和事物。

  總之,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必須把詞語放到語言鏈中結合語境來理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90311.html

相關閱讀: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