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1重視形象化與簡約化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偏摩爾量僅僅是針對系統的廣度性質而言的,系統的強度性質是不存在偏摩爾量概念的。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在講述這個概念時,可以從簡單且易于理解的偏摩爾體積講起,例如,當乙醇與水混合時,混合前液體的體積之和不再等于混合后液體的總體積,即液體混合物的體積不再具有簡單的加和性,這樣也便產生了偏摩爾體積的概念。再如,化學勢的概念,在講這個概念時,我們可以先提出問題:“水為什么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學生定會回答因為高處的水勢能高,這時抓住時機引入化學勢的概念,強調化學物理學中的勢能相似,勢能越高的物體越不穩定,化學勢越高的相和物質也越不穩定。因此,物質和化學反應會從化學勢高的相自發向化學勢低的相轉移,即得到化學勢判據:ΣνBμB<0,讓學生對化學勢有個初步了解。這時可以繼續設問“常溫常壓下的水和水蒸氣”,“哪一個化學勢更高?”,“如果是100℃,常壓下呢?為什么?”,“密閉的鐘罩內有A、B兩杯液體,A杯內是純水,B杯內是蔗糖水,那么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兩杯液面有什么變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使概念形象化,多舉例子,使這些概念更多地聯系已經建立的概念,特別是生活常識。
1.2講練結合,善于總結
物理化學課程的內容復雜,公式多、定律多,為避免學生概念模糊,混淆公式,教師在每節課開始時應復習上節課的重點內容,并順理成章地引出新問題,講解本節課程,在每次課結束時也要有個小結,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清晰的脈絡,也可在此時提出新問題,供學生思考或進行預習。在課堂講授中也要及時總結,經常將一些相關重要內容放在一起總結、比較,找出規律,特別對一些公式的適用條件要弄清,便于學生掌握和復習。此外,在每章講授結束后,應進行全章內容的總結,讓學生明白本章內容能解決物理化學的什么問題,知識的重點、難點,給學生構建好知識結構框架。
1.3合理運用板書和多媒體
近年來,多媒體手段的引入,為物理化學教學的改進提供了廣泛的空間[6]。多媒體教學憑借其形象性和新穎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相對于傳統的黑板板書,多媒體教學也有其不足之處[7]。例如,學生普遍反映如果一節課都用多媒體教學,則講課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思想跟不上,甚至對多媒體產生了抵觸情緒。大量教學實踐活動表明,在物理化學講授過程中只有將多媒體和板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先對各知識點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對于理論性強、公式多的章節應以板書為主。例如,對于涉及重要的計算、公式推導等內容,就適宜采用傳統的板書形式講解,這樣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跟隨教師一步步地思考,從而更有效地激起學生對知識追求和探索的興趣。而對于那些偏重于介紹性的知識體系,則可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主,這些知識采用多媒體講課可以節省時間,而且比較生動、直觀。如在講授界面現象章節時,教師可以適量的加入與那些特殊界面現象有關的圖片,如“毛細管永動機”示意圖、水面上的水黽、自由下落過程中的球形水滴等相關圖片,這些多媒體畫面是知識點的直觀表現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界面的定義?傊,在教學中只有合理運用板書和多媒體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物理化學實驗是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物理化學理論知識及相應的操作技能,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科學創新精神、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提高物理化學的上課質量,必須重視物理化學實驗。針對目前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做了如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2.1合理調整物理化學實驗的實驗內容
長期以來,物理化學實驗的內容比較單一陳舊,實驗項目多為驗證性實驗且實驗內容基本上固定,缺乏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這樣,一方面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也極為不利[9-10]。實踐證明,在開設注重基礎的典型的驗證性實驗的同時,增加探究性實驗和設計性綜合實驗,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不足。對于探究性實驗和設計性綜合實驗,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提出其感興趣的實驗方案,由實驗老師對其實驗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并對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提示,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獨立處理實驗報告,并寫對本實驗的心得體會和改進意見。在物化實驗增設探究性實驗和設計性綜合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2.2改革物理化學實施的組織形式
以往做物化實驗常常是兩人一組或者更多人一組做實驗,這樣組員互相依賴,無法獨立完成實驗過程,導致動手能力強得到的訓練機會越多,動手能力越差得到的訓練機會越少,造成兩極分化的后遺癥。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在實驗分組方面,根據實驗儀器的套數,從學生能力培養的實際出發,可以進行分批實驗,實行單人單組。單人單組進行實驗,可以讓每位學生自己獨立操作,完成實驗的所有環節。要完成實驗,學生必須認真預習、認真操作,這樣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單人單組的訓練,每位學生都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實驗動手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3結語
物理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無止境的,這里只介紹一點我們的意見,這個問題還有待今后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傊,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該課程的特點,采用各種有效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使授課內容容易被理解接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08226.html
相關閱讀: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