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創建化學教學情境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當代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既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同時,激發、引導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的主體意識得以充分發揮,也是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要求、促進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創設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好奇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課堂上最會刺激學生好奇心的方法是設置“問題情境”。設置的問題應是“跳起來摘果子吃”的問題,是學生無法一下子回答出來的問題。認知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在化學學習實踐中被激發,在化學學習方面表現出來,便成為一種需要。這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可能使學生在解決一個化學問題之后又產生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從而推動學生主動地進行化學學習活動。

  二、創設研討型情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化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探索性的發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善于創設問題情景外,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題目作為例題,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探索,對各種可能的思路進行研討,通過彼此相互交流爭論中,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展、深入。即教師嘗試運用“動一議一比一問”的方式組織教學。動—讓學生先獨立探索,自己尋求解題思路;議—討論,交流,對疑難問題各抒己見,不受拘束,毫不保留地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比—把自己的思路同別人的或老師的思路對比,找出差距;問—就是反思,包括總結經驗,提出問題,進行質疑。由此可見,在解題教學時,教師運用“動一議一比一問”的方式組織教學,精心地策劃、組織和安排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在研討的過程中,主體意識增強,他們參與自身發展、在學習活動中實現自己的本質力量的自覺性也提高,從而能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展主體意識。

  三、創設化學實驗情境,促使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化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來看,化學實驗是它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化學科學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是學生獲取和檢驗化學知識的重要媒體和手段。因此,化學實驗在化學這門學科中具有突出的意義,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即“實驗是化學的生命”。同樣,學習化學只有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才能建立起學習化學的科學的思維方法。例如,在“鈉”這一節教學中將鈉與水的反應的演示實驗改為先把兩枚鐵釘分別放入裝有水和硫酸銅溶液的兩支試管,所觀察到的現象是學生已有知識就能解釋,再將兩小粒黃豆大的金屬鈉分別投入盛有水和硫酸銅溶液的兩個小燒杯中。后一組實驗是那么的有趣、精彩,引起學生的陣陣的驚嘆,同時由于后一組現象是己有知識無法解釋,使學生急于知道原因,激發學生探求科學的奧秘。另外,把課本中的驗證性實驗編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邊做、邊看、邊想,再經過分析、歸納、總結,促使他們在切身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同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親自動手、動腦,享受探求化學奧秘的樂趣;瘜W實驗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是化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讓學生“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方法"。3.4.5創設學習環境,體驗成功喜悅。要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成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成功教育就是學生能夠自我教育、自我學習。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痹诮虒W中,筆者首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所能達到的目標,不要離開自己的水平來談成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嘗試成功;其次幫助學生樹立爭取成功的信心—樹立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信念,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為他們的每一個進步鼓掌叫好,并盡力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寬松的環境,幫助學生成功,通過體驗成就感培養學生成功心理,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從“樂學”到“好學”;再次幫助學生在達到成功后確立新的目標,因為成功的本質是不斷發展的。成功教育的目的是通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與自豪,最后達到學生自己爭取成功。這樣,當學生即使去面臨高考挑戰,也不會把它當成一種“精神負擔”,而是處于一種積極的心態,感到是收獲知識的時刻到了。通過創設不同的教育情境,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對于培養學生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成績、增強學生信心和養成良好習慣的教學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20891.html

相關閱讀: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